最新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检测题: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10人间词话十则 含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260826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检测题: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10人间词话十则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检测题: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10人间词话十则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检测题: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10人间词话十则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检测题: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10人间词话十则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检测题: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10人间词话十则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检测题: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10人间词话十则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检测题: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10人间词话十则 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第十单元人文心声10人间词话十则王国维(18771927),初名德桢,后改为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后更为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哲学家,国学大师。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收入其遗书的有42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

2、,但他又脱弃西方理论的局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所以,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的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因此,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被人们认为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一、注音澹澹_ 憔悴_蓦然_ 阑珊_胸襟_ 矫揉_二、解释词义格观致效三、古今异义然二者颇难分别古义_今义_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古义_今义_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古义_今义_四、指出加点

3、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_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 _五、分析句式类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_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_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_六、积累名句有我之境,以我观物,_。无我之境,以物观物,_,_。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_。”此第一境也。“_。”此第二境也。“_。”此第三境也。诗人对宇宙人生,_,_。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答案:一、dnqiomshnjnru二、格:名词,格调动词,推究名词,规格名词,标准动词,抵挡观:动词,观看动词,观察动词,看名词,景观名词,建筑物的一种致:名词,情趣动词,到达动词,达到动词,表达谢意动词,遭到名

4、词,情趣效:动词,仿效名词,功效动词,模仿动词,效力动词,有成就动词,授三、古义:区别今义:离别;辨别古义:有才华的诗人今义:才能出众的人古义:生机今义:不愉快;生命力四、名词活用为动词,接近名词活用为动词,衡量五、判断句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六、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一、基础巩固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由分:区别B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树立:建树C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阑珊:辉煌D无矫揉妆束之态 妆束

5、:妆扮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故物皆著我之色彩B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C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D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3下面的诗句属于“有我之境”的一项是()A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B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D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4对下列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 B“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用通感的手法,把视觉感受变成听觉感受,逼真地刻画出红杏怒放的蓬勃生机,又满含着诗人喜迎春色的欢愉

6、之情,是“有我之境”。C“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细致描绘出微风中、月色下,花儿婆娑摇曳的情状,表达对美好春夜的喜爱留恋,及对春色阑珊的惋惜,是“无我之境”。D“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和煦春风吹拂,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诗人就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成鲜明的视觉形象,写出了春风的精神,是“无我之境”。二、文本研探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9题。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

7、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5下列对“词话”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诗词有境界才是上乘之作。有境界,作品自然格调高迈、必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之所以独到绝妙,

8、就是因为有境界。B从创作手法上看,“境”有“造境”和“写境”之分,二者界限分明。西方的“理想派”和“写实派”就是这样区分的。C“有我之境”宏壮,“无我之境”优美。写“有我之境”者多,写“无我之境”者少。豪迈杰出者写的都是“无我之境”。D诗词创作与作者本人的胸襟、气度等息息相关。如果没有苏轼和辛弃疾的旷达豪放,却要学他们的风格,就像东施效颦。E大家之作,言情沁人心脾,写景悦人耳目,语言自然,极少矫揉造作。因为他们看到了事物的本质,了解的道理很透彻。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邻:接近B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阑珊:明亮,辉煌C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豁:使

9、通达,开阔D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衡:衡量7下列诗句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片云天共起,永夜月同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ABC D8结合第7题提供的诗句,简要说明怎样区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答:_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_(2)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_三、深化扩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宋汝为,字师禹,丰县人。靖康元年,金人犯京

10、师,阖门遇害,汝为思报国家及父兄之仇。建炎三年,金人再至,谒部使者陈边事,遣对行在。高宗嘉纳,特补修武郎,奉国书副京东运判杜时亮使金。时刘豫节制东平,丞相吕颐浩因致书豫。汝为行次寿春,遇完颜宗弼军,不克与时亮会,独驰入其壁,将上国书。宗弼盛怒,劫而缚之,欲加僇辱。汝为一无惧色,宗弼顾汝为不屈,遂解缚延之曰:“此山东忠义之士也。”命往见豫,汝为曰:“愿伏剑为南朝鬼,岂忍背主不忠于所事。”力拒不行,乃至京师,濒死者数四。豫僭号,汝为持颐浩书与之,开陈祸福,勉以忠义,使归朝廷。豫悚而立曰:“使人!使人!使豫自新南归,人谁直我,独不见张邦昌之事乎?业已至此,夫复何言。”即拘留汝为。然以汝为儒士,乃授通

11、直郎、同知曹州以诱之,固辞。绍兴十三年,汝为亡归,作恢复方略献于朝,且曰:“今和好虽定,计必背盟,不可遽驰。”时秦桧当国,置不复问。高宗忆其忠,特转通直郎。久之,有告汝为于金人以蜡书言其机事者,大索不获,寻知南归。桧将械送金人,汝为变姓名为赵复,徒步入蜀。汝为身长七尺疏眉秀目望之如神仙杨企道者遇之溪上企道曰必奇士也。款留之,见其议论英发,洞贯古今,靖康间离乱事历历言之,企道益惊,遂定交,假僧舍居之。桧死,汝为曰:“朝廷除此巨蠹,中原恢复有日矣。”企道劝其理前事,汝为慨然太息曰:“吾结发读书,奋身一出,志在为国复仇,收还土宇,颇为诸公所知,命缪数奇,轧于权臣,今老矣,新进贵人,无知我者。”汝为尚

12、气节,博物洽闻,饮酒至斗余,未尝见其醉,或歌或哭,涕泪俱下。(选自宋史宋汝为传,有删节)注: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完颜宗弼:金兀术。僇辱:僇l,羞辱。僭号:冒用帝王称号。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谒部使者陈边事陈:陈述B独驰入其壁 壁:营地C桧将械送金人 械:刑具D假僧舍居之 假:借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汝为思报国家及父兄之仇此山东忠义之士也B宗弼盛怒,劫而缚之豫悚而立曰C然以汝为儒士同知曹州以诱之D志在为国复仇颇为诸公所知12下列文句中,给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汝为身长七尺/疏眉/秀目望之/如神仙/杨企道者/遇之溪上/企道曰/必奇士也B汝为身长七尺/疏眉秀目/望之如神仙/杨企道者/遇之溪上/企道曰/必奇士也C汝为身长/七尺疏眉/秀目望之/如神仙/杨企道者遇之/溪上企道曰/必奇士也D汝为身/长七尺/疏眉秀目/望之/如神仙/杨企道者遇/之溪上/企道曰/必奇士也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汝为在寿春单独将国书交给宗弼,宗弼盛怒,宋汝为临危不惧;见到刘豫后多次面临死亡危险,后来到了京师。B宋汝为先向高宗皇帝面陈边事,得到赞许;宋汝为逃回南宋后向朝廷献恢复方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