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传输问题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259284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频传输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视频传输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视频传输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视频传输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视频传输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视频传输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频传输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工程常用同轴电缆类型及性能:1)SYV75-3、5、7、9,75欧姆,聚乙烯绝缘实心同轴电缆。近些年有人把它称为“视 频电缆”;2)SYWV75-3、5、7、975欧姆,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有人把它称为“射频 电缆”;3)基本性能:* SYV物理结构是100%聚乙烯绝缘;SYWV是发泡率占70-80%的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电 缆;*由于介电损耗原因,SYV实心电缆衰减明显要大于SYWV物理发泡电缆;在常用工程电 缆中,目前物理发泡电缆仍然是传输性能最好价格最低的电缆,在视频、射频、微波各个波 段都是这样的。厂家给出的测试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同轴电缆都可以在直流、射频、微波波段应用。

2、按照“射频”/“视频”来区分电缆, 不仅依据不足,还容易产生误导:似乎视频传输必须或只能选择实心电缆(选择衰减大的, 价格高的?);从工程应用角度看,还是按“实芯”和“发泡”电缆来区分类型更实用一些;*高编(128)与低编(64)电缆特性的区别:eie实验室实验研究表明,在200KHz以下频 段,高编电缆屏蔽层的“低电阻”起主要作用,所以低频传输衰减小于低编电缆。但在 200-300KHz以上的视频、射频、微波波段,由于“高频趋肤效应”起主要作用,高编电缆已失去“低电阻”优势, 所以高频衰减两种电缆基本是相同的。二、了解同轴电缆的视频传输特性一一“衰减频率特性”同轴电缆厂家,一般只给出几十到几

3、百兆赫的几个射频点的衰减数据,都还没有提供 视频频段的详细数据和特性;eie实验室对典型的SYWV75-5、7/64编电缆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如下:同轴传输特性基本特点:1. 电缆越细,衰减越大:如75-7电缆1000米的衰减,与75-5电缆600多米衰减大 致相当,或者说1000米的75-7电缆传输效果与75-5电缆600多米电缆传输效果大致相当;2. 电缆越长,衰减越大:如75-5电缆750米,6M频率衰减的“分贝数”,为1000 米衰减“分贝数”的75%,即15db;2000米(1000+1000)衰减为20+20=40db,其他各频率点的 计算方法一样。依照上面1000米电缆测试数据,

4、计算不同长度电缆衰减时,请记住“分贝 数是加碱关系”或“衰减分贝数可以按照长度变化的百分比关系计算”,就可以灵活运用 了;3. 频率失真特性:低频衰减少,高频衰减大。高/低边频衰减量之差,可叫做“边频 差值”,这是一个十分重要参数。电缆越长,“边频差值”越大;充分认识和掌握同轴电缆 的这种“频率失真特性”,这在工程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影响图像质量最关键的特性,也是工程中最容 易被忽视的问题;三、工程应用设计要点网上技术论坛里经常有人问:75-5电缆能传多远?回答有300米,500米,600米,还 有说1000多米也可以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答案呢?原因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既然工程 中同轴

5、电缆是用来传输视频信号的,而视频传输最后又体现为图像,所以谈同轴电缆和同轴 视频传输技术应用,就离不开图像质量,离不开决定图像质量的“视频传输质量”和标准。1. 视频传输标准的参数很多,这里仅举一个十分重要的“频率特性”例子来理解。视 频图像信号是由0-6M不同频率分量组成的。低频成分主要影响亮度和对比度,高频分量主 要影响色度、清晰度和分辨率。显然,对视频传输的基本要求,不是只恢复摄像机原信号亮 度、对比度就行了,而且还必须恢复摄像机原信号中各种频率份量的相对比例关系。“恢复” 不可能是100%,而是允许有一个“失真度”范围要求的标准。这个“标准”的“失真度范围”,在图像上用肉眼应该是分辨不

6、出 来的。反过来说,如果在图像上已经能够观察出一点“失真”了,那不管你主观认为图像“还 行,可以,不错”甚至“双方认可验收”等等,这时的视频传输质量,都是“不合格的”。 要把工程图像做好,首先就应该选择合格的传输设备,追求视频传输质量符合标准。这一点, 从网站技术论坛讨论的情况看,还远没引起足够认识。宏观来看,我国监控行业发展了 20 多年,工程图像质量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些下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2. “视频传输”标准:由图二可见,对于视频传输,我国广播级视频失真度标准要求如图a): 5M以下幅频特 性误差范围为0.75db,即91.7109%;6M频点为70.7109%;监控行业

7、的要求略低一些, 如图b),06M全范围为1.5db,即84118.8%;这个传输频率特性要求,与一般“3db通频 带”的概念一样;这里须强调:要保证图像质量,视频传输系统(产品)的频率失真范围应小 于3db;“3db带宽”这个标准,适用于光缆、射频、微波、同轴和双绞线等各种视频传输系 统产品;这是为了保证图像质量,对视频传输系统的要求。但还有一个误区:在工程中还是 有不少人用主观评价“工程图像质量好坏”,甚至于用双方是否认可验收来说明“传输系统 (设备)”是否合格,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工程商这么做可能是“糊涂”;传输设备厂家如 果这么做,那可就是“蒙人”了,如果再利用媒体这么宣传,那就是诚心

8、“误导”了。3.摄像机信号不加放大补偿,只用同轴电缆传输时,按照“3db带宽”这个标准要求, 并结合上面的电缆衰减特性,75-5电缆,不超过3db失真度的电缆长度计算方法是:1000 米20db,20/3=6.67,1000/6.67=150米,75-7电缆为236米。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电缆特 性有一定差别,实际工程设计中,参照这个数据设计和施工,图像质量一般会有保证的。(准 确计算应按照“边频差值”计算,上面计算忽略了低频衰减一一原作注)4.实心聚乙烯绝缘 电缆,衰减量大于物理发泡电缆。所以3db带宽有效传输距离少于上面计算值,工程上大致 可按90%左右估算。如实芯75-5电缆“3db带宽”

9、传输距离大约为150*0.9=135米;5.高编 电缆:尽管200k以下的衰减小于低编电缆,但200-300k以上的传输衰减与低编电缆一样, 所以3db带宽传输距离,反而低于上述计算值,这是由于高编电缆的“边频差值”更大的因 素造成的,“边频差值”越大,放大补偿的难度越大;6.同轴电缆加放大补偿的视频传输方式:这时系统传输特性是同轴电缆的衰减频率特 性和放大补偿的者应该始终保持相反、互补关系,这才可以有效扩展同轴电缆的传输距离。 目前这项同轴视频传输技术,产品已经达到的技术水平是:只用一级末端补偿(无前端无中 继),75-5电缆在2km,75-7电缆在3km范围以内的任意距离上,都可以实现上述

10、传输标准; 传输距离和传输质量已经和多模光端机相当,而在传输成本、施工维护和图像质量可控恢复 功能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实用优势和竞争优势;这就是说,同轴视频传输技术,以将有效监 控范围扩展到了 2-3公里,且是我国自有知识产权技术。7.工程中确有不少工程是按照“只 要图像质量双方认可验收”就是“硬道理”的做法,这实际是无标准可言,不属本文讨论范围。四、同轴电缆的抗干扰性能工程经验:一路本来没有干扰的图像,运行中偶然出现了干扰,经检查是BNC电缆头 接地不良引起的。重新焊好后,干扰消失了,图像恢复正常。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一是说明周围环境确有外界电磁干扰存在,二是说明在正常情况 下,同轴电缆可以把

11、这类干扰屏蔽掉,三是说明BNC电缆头接地不良,破坏了电缆的屏蔽性 能,使原来已经被屏蔽掉的干扰,在新的条件下又显现出来了。这就是我们探讨干扰产生原 理的启发点。对于干扰的探讨,eie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表明:1. 同轴干扰形成原理:就像天线接收电磁波原理一样,电缆外部客观存在的交变电磁 场,可以在电缆外导体上产生干扰感应电流一一干扰感应电流在电缆“纵向电阻(阻抗)”Rd 上,会形成干扰感应电动势(电压)Vi干扰感应电动势刚好串联在视频信号传输回路里, 与视频信号一起加到末端负载Rh上,形成了干扰。这就是同轴干扰形成原理。2. 显然:当电缆外导体电阻很小,或当外界电磁干扰不是很强,感应电流很小,感应

12、 电动势也就很小,而且远远小于视频信号,这时就可以认为“没有干扰”。这就是同轴电缆 屏蔽干扰的作用;3. 在上面工程经验中,当BNC头没有焊接好、接触良、编织层在穿管时被拉断、或在 电梯随行电缆中,长时间反复弯曲加上垂直重力作用编织层被逐步拉断时,都会造成外导体 电阻增加,导致“干扰感应电压”升高,视频信号传输效率(分压比例)降低,使原来没有显 现出来的“干扰”也出现了;4. 工程中的“地电位”干扰也是通过同轴电缆外导体电阻才起作用的,所以单端接地 可有效排除;5. 四屏蔽高编(128 )电缆外导体电阻比低编电缆小,所以形成的干扰感应电动势也要 低一些,这种“低一些”的效果,只是对低频干扰而言

13、的(欧姆电阻为主)。对于高频干扰, 由于趋肤效应,高、低编电缆的表面阻抗基本一样,所以对高频的抗干扰效果区别不大;需 要明确的是:与低编电缆比较,四屏蔽高编(128)电缆这种能够“适当减弱”低频干扰的效 果,其减弱程度是与两种电缆外导体电阻成反比关系;工程上值得认真考虑的是这点减弱干 扰的效果,与高编电缆的高投入成本是否值得?五、视频传输中的抗干扰措施工程中产生干扰的情况很多很复杂,但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缆传输线路“外 部电磁干扰”的入侵,如地电位干扰、电台干扰、电火花干扰、并行电缆耦合干扰等。这是 影响最大、设计和施工中又很难预测的干扰。第二类是两端设备问题和故障引入的干扰,如 设备

14、电源故障引来的50/100周电源干扰,或开关电源的高频电源干扰等,不妨把这一类叫 着“内部干扰”,这部分比较好解决。我们主要谈第一类的外部干扰。工程中比较成熟的经 验有:1. 防止“地电位”的单端接地或不接大地;2. 电缆穿金属管,或走金属线槽;此法十分有效,但成本较高,施工有一定复杂度;3. 埋地;4. “远离”其他动力电缆或信号控制电缆,并尽量避免或减少并行;5. 集中供电和控制信号传输采用屏蔽电缆,但屏蔽层不能两端都接视频地;6. 施工穿管时,把“布线这种粗活”在当地雇临时工来做,结果多处拉断同轴电缆 编织网,使外导体电阻增大,产生干扰,这种情况十分多。但这属于可以避免,发生概率又 最高

15、的“人为因素”。7. 电缆中间接头连接方法,不是采用F型接头和双通连接,而是采用“焊接”或“扭 接”的方法,这就破坏了电缆的同轴性和特性阻抗的连续性,容易引起反射和干扰。这属于 经验不足的人为因素;8. 采用抗干扰器,用平衡抵销原理抗干扰。但局限性较大,现场调试交麻烦;六、同轴抗干扰技术新进展一一抗干扰同轴电缆在外部强干扰源仍然存在的情况下,为什么电缆穿金属管,或走金属线槽后,就可以 有效抗干扰呢?正确的回答也应该是“屏蔽的效果”。那么这种屏蔽和四屏蔽电缆的屏蔽又有什么不 同呢?eie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屏蔽情况的根本区别在于“感应电动势是否串联在视 频信号的传输回路中”?从上面“同轴电缆

16、的抗干扰性能”一节分析已经知道,干扰在四屏 蔽(铝箔+64编网+铝箔+64编网)电缆上形成的干扰感应电动势,仍然是串联在视频信号的传 输回路中,所以它的效果只能是“减弱”干扰,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抗干扰;“穿管”的情 况就不同了,尽管:外界电磁干扰也会在“金属管”上产生感应电动势,但这个感应电动势 与视频信号的传输回路是绝缘隔离的,所以才不会对视频信号形成干扰。这也是彻底解决 同轴电缆抗干扰性能的出路所在。拥有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e电缆”,实际是一种“双绝缘双屏蔽同轴电缆”,其“芯 线一一第一绝缘层一一第一屏蔽层”仍然组成标准的SYWV75-5电缆,视频信号传输回路的 “地”,仍然是第一屏蔽层;外面的第二屏蔽层才是真正的干扰屏蔽层,由于在一、二屏蔽 层之间有一个第二绝缘层,这就把第二屏蔽层上的干扰感应电动势,有效排除在视频信号的 传输回路之外了。这就是“e电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