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2)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258582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矩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矩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矩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矩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矩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矩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矩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矩形判定(一)教学设计【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 矩形的判定是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课为第2课时。矩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学习矩形的判定方法是对前面所学的全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回顾与延伸,也是为后续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奠定基础,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本节课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应用意识都有有很好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几乎是无效的教学活动,本节课的难度不大,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自己得出并总结出结论,这样做不仅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以“激导探结”为主线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

2、 1.知识与技能:在对矩形性质认识的的基础上,探索并掌握矩形的判别方法,规范推理的书写格式。应用矩形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矩形的判定定理猜想,操作验证,逻辑推理,体现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能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培养逆向思维的能力、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充满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矩形的判定。2.难点矩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应用。【教学过程】教学流程:1、温故而知新2、探索新知3、学以致用4、小结5、作业与评价1教学环节师 生 活 动 过 程设 计 意 图

3、一、温故而知新1、复习:矩形的定义、性质2、引入:你能画一个矩形吗?数学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的,复习为了让学生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很好的铺垫和自然的过渡。 二、探索新知1、活动一:让学生画一个矩形(分组讨论,交流)2、设置问题情境:怎样识别矩形呢?3、学生自主探究,证明:猜想: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猜想: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4、活动二:你能用足够长的绳子来检验你的课桌是否是矩形吗?(分组讨论,交流)5、活动三:除了绳子还能用其它的工具来检验课桌是矩形吗?1、活动一:目的是通过学生动手画图实践观察,猜想,验证,感受到动手操作,猜想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和推理能力。2、通过设问引起学生的注

4、意力,把学生的精力带到课堂的重点。3、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自己的思考与理解加深对矩形判定的记忆。4、活动二:举例子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开拓学生的思维,原来我们周围已经存在了许许多多有趣的数学知识,等着我们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体现了我的教学目标。5、活动三:进一步的提问,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有效地加强对矩形判定方法的运用。三、学以致用闯关:你能在四边形的基础上,从下列条件中选三个,得到矩形吗?你找到了多少个答案?(1) AB=CD(2) AD=BC(3) AB=BC(4) ABCD(5) AD BC(6)BAD=BCD(7)ABC=

5、ADC(8) BAD=90。(9) OA=OC(10) OB=OD(11) ACBD(12) AC=BD边角1、ABCDO对角线1、我这样安排是根据学生的接受性原则,在接受新知识时会产生一定的障碍,所以通过这些习题,进行很好的巩固。2、闯关题非常灵活,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检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熟练情况,达到温故旧知识,掌握新知识的效果。四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忆、归纳总结。)矩形的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课堂的反思。 五、作业与评价课堂小

6、测:1、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一定是 ( ) A、矩形; B、菱形 C、矩形或正方形 D、正方形2、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则下列能判定它是矩形的题设是( )AAO=CO,BO=DO BAB=BC,AO=COC.AO=CO,BO=DO,ACBDDAO=CO=BO=DO3、在四边形ABCD中,AB=DC,AD=BC.请再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BCD是矩形.你添加的条件是 .(写出一种即可)EABCD4、如图AB=CD=ED,AD=EB,BEDE,垂足为E (1)求证:ABCEDB;(2)只需添加一个条件,即,可使四边形ABCD为矩形,请加以说明自我评价:1、学习活动中

7、,你有得到快乐吗?( A有 B没有 )2、在探究问题时,你有积极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吗? ( A有 B没有 )3、在完成作业时,有遇到困难吗? ( A有 B没有 )1、课堂小测:具有一定的梯度,这样可以面向全体学生,让各层次的学生均有所得。2、学习评价:特意安排学习评价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自我评价的能力,也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这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获得更为真实的反馈信息。【板书设计】3.2特殊平行四边形一、知识点:1矩形定义:2矩形性质定理:边:对边平行且相等角: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3、矩形的判定定理: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二、新知识的

8、引入,判定定理的证明1、用不同方法画矩形(学生板书)2、证明判定定理:【教学反思】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并非被动地接受,而是有认知能力的个体在具体情境中与情境的相互作用而建构出来的,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拥有。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这一点。的确,知识的展现不是直接通过教师的讲,而是通过学生的体验、探究、感悟,继而让学生自己得出新知识的过程。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我安排学生通过画图实践或已有的学习经验猜想矩形的画法以及画图的依据,在巡视过程中,我给部分学生做适当的评价和提示,以弥补个别学生学习能力的不足之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不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思维

9、,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让学生在整堂课中能在不断出现的问题及不断被自己聪明的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中进行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上课时我尽量做到把握三个不原则: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上完本节课,我颇感满意,觉得没有什么特别遗憾的地方,但学生的课后反思震撼了我,居然有不少的学生对“检测矩形课桌”提出各种各样的想法,尽管有一部分同学的想法一下子被否定了,但他们对课堂有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足以说明课堂的魅力所在。同时,我让孩子们也参与到课后反思中,让他们不断地成功,不断的在反思中真正领悟生活和学习的思想、方法,这对优化他们的认知结构,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