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XX中学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258386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六安市XX中学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徽省六安市XX中学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徽省六安市XX中学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徽省六安市XX中学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徽省六安市XX中学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六安市XX中学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六安市XX中学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程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答题纸左侧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请考生用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第卷(阅读题 共6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说文云:“牍,书版也,”所说的牍即指“尺牍”,是古代作为书写工具的木版,当时的牍通常长一尺,因而名之。“尺牍”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司马迁记载缇萦救父的故事时,说:“缇萦通尺牍,父得以后宁。”可见缇萦是用尺牍作为书写工具来上书皇帝

2、的。再如汉书记载:“汉遗单于书以尺一牍。”可见,西汉时尺牍作为一种书写工具,其使用范围较广,普通臣民上书皇帝可用尺牍,两国之间的外交辞令也可用尺牍。此时尺牍是指书写工具的实物形态,文体意义不明显。东汉时,尺牍开始作为文体名而存在。据后汉书记载,刘睦擅长作文,当世以为楷模。在其临终之时,汉明帝还令其做“草书尺牍十首”。这里所指称的尺牍,不是指长一尺的木牍,而是指某种“文”,具有文体意义。大约到南朝时,人们开始用尺牍指代书信。刘勰文心雕龙书记在评论历代书信之后,云:“至如陈遵占辞,百封各意;祢衡代书,亲疏得宜,斯又尺牍之偏才也。”这个概念在后世一直沿用,尤其是明清,出现大量标明“尺牍”的书信选本,

3、如秋水轩尺牍雪鸿轩尺牍等,都是当时的流行读物。在造纸术没有出现之前,人们的书写工具除了木牍之外,还可用竹简。唐代苏鹗曰:“以竹为书笺,谓之简。”时日既久,简也从书写材料演化为文体名称,成为书信的一种形式。后世人们将“简”与“书”并称,如魏禧认为“简与书一也”。文体意义上的简与尺牍完全相同,或者直接将二者连用,呼为“简牍”。自六朝以来,尺牍、简与书可以通称,但若严格辨体,当尺牍与“书”并称时,两者还是有所区别的。古时史官大事书于策,小事载之简牍。作为书信体意义的尺牍也继承了这个特点。一般而言,尺牍的篇章较“书”短小。魏禧认为尺牍与书信的主要区别在于繁简大小的不同,相对“书”而言,尺牍往往是“寥寥

4、数言,情致足录”的短章。另有一些文学总集,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选文的具体操作上,都认为尺牍最主要的特点为行文简略,篇帙短小。如贺复征文章辨体汇选说:“尺牍者,约情愫于尺幅之中,亦简略之称也。”文章辨体汇选既选“书”,又选“尺牍”,而所选尺牍绝大部分是数十字或百余字的短章,所涉及的内容多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山水花月、饮酒期约、馈赠问候等琐细之事,很少涉及社会政治或学术伦理方面的大问题。如欧阳修滁上与梅圣俞书,虽题为“书”,而贺复征仍收在尺牍类中。古代人际交往中,尺牍是最能畅所欲言的书面表现形式。人们在写尺牍时,可以随意抒写,不受拘束,往往能表露作者最真实的思想感情。正因为如此,古代出现了许多文

5、辞优美、意境空灵、文学价值颇高的尺牍美文。特别是唐宋,尺牍更是得到士人们的重视。黄庭坚更是成为当时的尺牍名家。更有一些文人不治他事而专写尺牍,说明尺牍的文学审美价值得到了当时社会的普遍认同。(选自中国古代文体史话,有删改)1.下列关于“尺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尺牍”在西汉时是指一种书写工具,文体意义不明显;到东汉时,开始作为文体名而存在,具有文体意义。B“尺牍”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史记中提及的“尺牍”和说文文心雕龙中提及的 “尺牍”意义相同。C“尺牍”大概从南朝开始指代书信,尽管有时和“书”并称,但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尺牍的篇幅比“书”短小。D“尺牍”是古代人际交往中最能畅所欲

6、言的书面表现形式,有许多文辞优美、意境空灵、文学价值颇高的尺牍美文。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西汉时期,普通臣民上书皇帝以及两国之间外交往来都可使用尺牍,尺牍的使用范围较广。B.尺牍自从出现书信的意义之后,后世一直沿用,明清以来,出现许多标明“尺牍”的书信选本。C.宋代欧阳修的滁上与梅圣俞书,虽题为“书”,但从其篇幅长短和内容看,仍然属于“尺牍”。D.唐宋时期,一些文人如黄庭坚专写尺牍,这说明尺牍的文学审美价值得到了当时社会的普遍认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称为“尺牍”,是因为古代所有的牍仅一尺长,但“草书尺牍十首”中的“尺牍”,不

7、是指长一尺的木牍。B.秋水轩尺牍以及雪鸿轩尺牍中的“尺牍”是指书信这种文体,这两本书是明清时期的流行读物。C.从对尺牍的文体特征上看,魏禧和贺复征的观点相同;从对尺牍所写的内容上看,两人的观点不相同。D.尺牍所写内容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饮酒期约等,一般不涉及社会政治或学术伦理方面的大问题。二、 古代诗文阅读(33分)(一)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谢小娥传唐李公佐小娥姓谢氏,豫章人,贾客女也。年十四,父与夫俱为盗所杀,尽掠金帛。小娥亦伤胸折足,漂流水中,为他船所获,经夕而活。因流转乞食至上元县,依妙果寺尼净悟之室。元和八年春,扁舟东下,淹泊建业。行遇老尼,告之曰:“杀汝父者

8、申兰,杀汝夫者申春。”小娥恸哭再拜,书“申兰、申春”四字于衣中,誓将访杀二贼,以复其冤。尔后小娥便为男子服,佣保于江湖间,岁余,至浔阳郡,见竹户上有纸榜子,云召佣者。小娥乃应召诣门,问其主,乃申兰也。兰引归,娥心愤貌顺,在兰左右,甚见亲爱。金帛出入之数,无不委娥。已二岁余,竟不知娥之女人也。先是谢氏之金宝锦绣,衣物器具,悉掠在兰家。小娥每执旧物,未尝不暗泣移时。兰与春,宗昆弟也,时春一家住大江北独树浦,与兰往来密洽。兰与春同去经月,多获财帛而归。每留娥与兰妻兰氏同守家室,酒肉衣服,给娥甚丰。或一日,春携文鲤兼酒诣兰,娥私叹曰:“志将就矣。”是夕,兰与春会,群贼毕至,酣饮。暨诸凶既去,春沉醉,卧

9、于内室,兰亦露寝于庭。小娥潜锁春于内,抽佩刀,先断兰首,呼号邻人并至。春擒于内,兰死于外,获赃收货,数至千万。初,兰、春有党数十,暗记其名,悉擒就戮。时浔阳太守张公,善娥节行,为具其事上旌表,乃得免死。时元和十二年夏岁也。复父夫之仇毕,归本里,见亲属。里中豪族争求聘,娥誓心不嫁,遂剪发披褐,访道于牛头山,师事大士尼精律师。娥志坚行苦,霜舂雨薪,不倦筋力。十三年四月,始受具戒于泗州开元寺,竟以小娥为法号,不忘本也。君子曰:誓志不舍,复父夫之仇,节也;佣保杂处,不知女人,贞也。女子之行,唯贞与节,能终始全之而已,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乱常之心,足以观天下贞夫孝妇之节。知善不录,非春秋之义也。余是以

10、作传以旌美之。(选自唐代传奇谢小娥传,有删改)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金帛出入之数,无不委娥 委:托付B春携文鲤兼酒诣兰 诣:拜访C誓志不舍 舍:舍弃,改变D竟以小娥为法号 竟:毕竟5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表明谢小娥“誓志不舍”的一组是 ( )(3分)元和八年春,扁舟东下,淹泊建业。娥心愤貌顺,在兰左右,甚见亲爱。 书“申兰、申春”四字于衣中,誓将访杀二贼,以复其冤。或一日,春携文鲤兼酒诣兰,娥私叹曰:“志将就矣。”小娥潜锁春于内,抽佩刀,先断兰首,呼号邻人并至。里中豪族争求聘,娥誓心不嫁,遂剪发披褐,访道于牛头山。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11、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这篇唐代传奇小说表现了谢小娥的刻苦、刚强、机智而勇敢,赞扬了她为父、夫杀贼后坚苦卓绝潜修的志行与义烈的精神。B由于受到历史时代的局限,文中佛教和儒家思想较为浓厚,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封建道德、礼教,这显然是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制度服务的。C善于掌握时机,等仇敌二人都醉睡后才下手,先杀死杀夫仇人,继而擒获杀父仇人,这些都表现出谢小娥的机智、缜密、勇敢。D如果作者能把谢小娥擒杀二贼等情节写得更细致深刻些,略去与佛教、封建道德相关的情节,那么作品就更加生动了。7将上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小娥亦伤胸折足,漂流水中,为他船所获,经夕而活。(5

12、分) (2)时浔阳太守张公,善娥节行,为具其事上旌表,乃得免死。(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剑 客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8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剑客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答: 9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寄寓了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题任意选做6题)。(1) ,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2) ?所思在远道。(涉江采芙蓉) (3)不见复关, 。(诗经氓) (4)明明如月, ?(曹操短歌行) (5)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 (6) ,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7)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8)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选 择邹德学姥爷那年十六岁。十六岁的姥爷性情随和,还没啥自己的主见,在家都听爹娘的,出门全听兄长的,一直被人视为听话的好孩子,人们有啥事总乐意叫上他。那年过年前,三十多里外的刘庄搭台唱大戏,村里好些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