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护和工伤保险工作意见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257727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保护和工伤保险工作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劳动保护和工伤保险工作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劳动保护和工伤保险工作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劳动保护和工伤保险工作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保护和工伤保险工作意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保护和工伤保险工作意见 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工伤保险工作,是政府全面履行行政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近年来我市工伤事故的发案率呈每年翻一番的增长趋势,00*年申报工伤案件*起、20*年申报6起、20年申报12起,目前全市有潜在职业危害问题的企业*家,给我市和谐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压力。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8号关于贯彻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做好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和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精神,为强化社会管理职能,维护职工权益,切实做好我市安全生产和工伤保险工作,现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加强社会宣传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协调进行专项宣传

2、。一是编印简明宣传资料,进行免费发送;二是进行高密度媒体宣传。利用市报专版、电视台和电台进行专项宣传;三是各镇人民政府、港区、新区管委会、社区居委、企业单位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安全生产和工伤保险的政策法规宣传。积极推行实施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和“安康杯”竞赛活动。通过宣传形成社会共识,使职工充分了解安全生产和参加工伤保险维护自身权益的知识。 二、加强培训教育工作。针对我市一些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导致工伤事故频发的情况,开展全市范围的培训教育工作。一是劳动保障局和安监局协调开展专项培训教育工作,主要培训对象是企业法人、劳动人事干部、安全员,侧重培训发生重特大工伤事故、多发工伤事故和劳资

3、纠纷突出的企业法人;二是涉及安全生产的各主管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港区、新区管委会负责督促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系列教育,进行抽查考核;三是要求企业招用职工必须经培训后才能够上岗,安监局将进行抽查考核。 三、加强工伤保险扩覆工作。劳动保障部门和各级工会组织要从根本上强化社会保障并维护职工权益,必须督促企业与工人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对高危行业必须按照劳社部2*号文件精神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落实对职工的劳动保护。一是规划建设局、经贸委、劳动保障局将把化工、建筑、机械制造等高风险和事故多发企业的农民工作为此项工作的重点,抓出成效;二是“两区”各镇积极配合,做好属地工伤保险的宣传、检查、参保组织工作;三

4、是劳动保障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工伤保险的参保结算、认定鉴定、及时支付的运作机制;四是企业要根据劳动保障相关政策法规,积极组织工人参加工伤保险。 四、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具体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各企业单位要建立职工健康档案,按规定定期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切实加强职业病的预防工作。 五、加强协调管理工作。把参加工伤保险作为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必备条件之一。一是要求企业将参保情况及时在本单位内公示;二是企业参保登记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时办理结算业务,如实地为企业出具工伤保险参保证明;三是安监局在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或办理许可证延期手

5、续前,负责审查申请单位提供的工伤保险参保证明,对不能提供社保经办机构出具的“工伤保险参保证明”的企业,不予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四是建立责任联络员机制。在全市安全事故及工伤发生较为集中的机械加工业、化学危险品行业、纺织行业和木材加工业,由安监局和劳动保障局负责牵头,各主管部门参与,各企业落实人员,建立责任机制。 六、加强监察执法工作。一是由安监局对于瞒报工伤和不及时申报的企业单位进行责任追究;二是由劳动保障部门加强对工伤频发企业的劳动监察工作;三是建立部门联系制度。劳动保障局、安监局要严格执行劳动保障部208号文件,对化学危险品行业进行有效监管;规划建设局会同劳动保障局,对建筑企业进行有效监管,主管部门要督促企业及时和据实申报工伤,避免不必要的劳资纠纷;四是安监局和劳动保障局将按照相关政策法规对安全事故和工伤多发企业进行必要的处罚。 七、加强工伤事故的事后处理工作。各部门全力配合,促使企业及时申报工伤事故,劳动保障部门接到申报后须及时到达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严格按照相关政策和程序进行处理,避免发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