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退休不是安全线欠下的账终究要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256243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退休不是安全线欠下的账终究要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申论:退休不是安全线欠下的账终究要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申论:退休不是安全线欠下的账终究要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申论:退休不是安全线欠下的账终究要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退休不是安全线欠下的账终究要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退休不是安全线,欠下的账终究要还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党组书记、总经理杨自业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辽宁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薛恒近日被提起公诉一个“原”字,把退休干部和在职干部区分开来。工作虽有退休之日,但党风政风监督永无“休止符”。人走“查”不凉,退休后因旧事落马的官员已经屡见不鲜。据统计,2022年6月第一周,中纪委、省纪委监委网站共通报70名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干部,其中仅退休干部就有10名,除1名是60后,其余9人均为50后,有的已退休8年仍被查。6月9日,受贿4.6亿余元的“大老虎”,现年71岁的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原党组副书记、总经理云公民被判处死缓。而6月22日被通报接受纪律审查和监

2、察调查的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党组书记、总经理韩林,则刚刚退休5个月。事实证明,反腐败“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绝非一句空话。退休干部被查无非两种情况:一是在任时以权谋私,退休后“东窗事发”;二是退休后不收手不收敛,利用旧有关系和影响力谋取私利。在任时贪腐退休后被查纯属咎由自取,只能说明,对腐败分子而言没有什么既往不咎,违法乱纪就不要幻想逍遥法外。尤为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一些领导干部退休后开始走上腐败歧途,踩入泥潭越陷越深。有人临近退休搞“逃逸式”离职,利用与不法商人结成的利益圈子大肆敛财;有人离职后利用在职期间的职权影响或掌握的公共资源谋取非法利益;有人搞“期权式腐败”,根据私下“协议

3、”待其退休或离职后才以各种形式兑现这些人自以为聪明,殊不知,退休进不了“保险箱”,违纪也没有“安全地带”。无论在职还是退休,腐败的本质是权力滥用、以权谋私,反腐败也就必须强化监督、管住权力。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从一顿饭、一杯酒等具体问题抓起,锲而不舍、滴水穿石、警钟长鸣、震慑常在,极大压缩了腐败分子违法乱纪的空间。但离职领导干部往往以“中介”“居间”为名,权力人与行贿人间常常没有直接联系,其腐败具有隐蔽性强、潜伏期长等特点,既不易识别,也难以查处。这就要求我们丰富监督手段,形成监督合力,加强对离任领导干部管理和监督。日前,中办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未来还要不断强化不

4、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另一方面,不想腐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根本,控制好离退休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才能真正督促他们从不敢腐、不能腐向不想腐转变。不管是临退休时想捞一把,退下来后“不甘寂寞”,还是对“幕后操作”存在侥幸心理,多数晚节不保的退休干部,都是因为思想上发生了“病变”,认为退休就自由了,辛苦半生该好好享受一下了,于是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牢记前车之鉴,离职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明确“可为”与“不可为”,从思想认识、工作担当、遵纪守法、社会生活等各方面自控廉洁风险。终身追责不会因为“已经退休”打折扣。广大离退休干部唯有时时自警自励,知敬畏、存戒惧,坚决做到任期不“踩线”,退休不“伸手”,才能不负党和人民,为自己守住“夕阳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