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提纲含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256155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提纲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提纲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提纲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提纲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提纲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提纲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提纲含答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提纲与参考答案考试题型: 基本概念题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判断题: 四简答题综合技能题五关系代数和SQL语言六码的求解、范式判断、规范化: 七绘制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确定关系的码八调度问题:确定是否为可串行化调度复习提纲-教材分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ch1绪论)第二部分 关系数据库(ch2)第三部分 SQL语言(ch3)第四部分 数据库安全性(ch4)第五部分 数据库完整性(ch5)第六部分 关系数据理论及数据库设计(ch6ch7)第七部分 并发控制及数据库恢复(ch10)关注平时做过的:习题实验二、三、四综合技能题答题步骤总结:五关系代数查询答题步骤1

2、、 确定条件的列名与查询的列名,来自哪些关系,来自单个关系用单关系选择投影查询;来自多个关系用连接,再选择投影;如果有所有的、至少、包含等字样考虑用除运算SQL语言查询答题步骤2、 确定条件的列名与查询的列名,来自哪些表,来自单个表用单表查询,用select确定列用where确定行;来自多个表用连接或子查询,要查询的列来自单个表可使用子查询(也可用连接查询),否则只能用连接查询;如果有所有的、至少、包含等字样考虑用Exists存在性子查询;如果有统计信息用分组查询,用having筛选满足分组条件的组,注意select中的列有2种,分组列与聚合函数列,没有第三种列。六码的求解、范式判断、规范化答

3、题步骤码的求解步骤将依赖集的属性分成左右两边,则有1)只出现在左边的肯定是码的属性之一2)只出现在右边的肯定不是码的属性3)两边都不出现的肯定是码的属性之一;再看选出的属性能否构,如果是码,则选出的属性就是唯一的码;如果不是码,则将其与依赖集左边属性一一结合,尝试是否为码(即能否决定其他全部属性)范式判断区分非主属性,主属性;再确定有无部分依赖、传递依赖等做出判断规范化将范式按1NF2NF3NFBCNF逐步分解(不严格推敲时将依赖集的每个依赖左右两边组成一个关系即可得分解)七绘制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确定关系的码答题步骤确定实体、联系、联系类型(1:1或1:n或m:n);转换为关系模式;确

4、定每个关系的码八调度问题:确定是否为可串行化调度答题步骤先确定初值、再计算2个事务的串行结果、再计算事务的并行处理结果,比较结果:若与其中任何一个串行结果相同则为可串行化调度,否则为不可串行化调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提纲题库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主要内容:1、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3、数据库系统的特点4、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5、概念模型的描述6、关系数据模型的三要素7、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两级映像、数据独立性练习题一、选择题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5、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2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A 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B 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C 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D 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4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 具体的机器和DBMS B . E-R 图C 信息世界D 现实世界5 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应用的 。支持数据库各种操作的软件系统叫 。由计算机硬件、DBMS 、数据库、应用程序及用户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叫做 A 文件的集合B

6、 数据的集合C 命令的集合D 程序的集合 A 命令系统B 数据库管理系统C 数据库系统D 操作系统 A 文件系统B 数据库系统C 软件系统D 数据库管理系统6 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 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数据独立性:数据冗余大,易移植;统一管理和控制B 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数据独立性:数据冗余小,易扩充;统一管理和控制C 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数据互换性;数据冗余小,易扩充;统一管理和控制D 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独立性;数据冗余小,易扩充;统一管理和控制7 在数据库中,下列说法 是不正确的A 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B 若系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则系统可确保更新时的一

7、致性C 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D 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8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结构化的数据的集合。A 数据库系统B 数据库C 数据库管理系统D 数据结构 9 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 A 数据B 数据模型C 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D .信息10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A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B 用户程序与DBMS 的相互独立C 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D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11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A 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B 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C 多个用

8、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D 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12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 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B 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C 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D 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13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A 数据库中只存在数据项之间的联系B 数据库的数据项之间和记录之间都存在联系C 数据库的数据项之间无联系,记录之间存在联系D 数据库的数据项之间和记录之间都不存在联系14 数据库技术采用分级方法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 和 。 A 数据规范性B 逻辑独立性 C 管理规范性D 数据的共享

9、 A 数据独立性B 物理独立性 C 逻辑独立性D 管理规范性15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 )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 DBS 包括DB 和DBMS B . DBMS 包括DB 和DBS C . DB 包括DBS 和DBMS D . DBS 就是DB ,也就是DBMS 16 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 A 数据存储量太大B . 没有严格保护数据C 未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D 数据冗余17.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是 . A 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B .一组硬件C 一组系统软件D 既有硬件,也有软件18 对于数据库系统,负责定义数据库

10、内容,决定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及安全授权等工作的是. A应用程序开发人员B 终端用户C. 数据库管理员D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人员19. 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用于定义和描述数据库逻辑结构的语言称为 . A 数据描述语言B 数据库子语言C.数据操纵语言D 数据结构语言20 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这类功能称为 A 数据定义功能B 数据管理功能C 数据操纵功能D 数据控制功能21 从软件的角度考虑,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 操作系统B 数据库管理系统C 数据定义语言D 数据操纵语言22 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A 外

11、模式B 内模式C 存储模式D 模式23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是指 . A 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B . 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C 不会因为存取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D 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24 在数据库系统中,通常用三级模式来描述数据库,其中 是用户与数据库的接口,是应用程序可见到的数据描述, 是对数据整体的 的描述,而 描述了数据的 . A ,外模式B 模式C 内摸式D 逻辑结构E 层次结构F 物理结构25 在数据库的体系结构中,数据库存储结构的改变会引起内模式的改变为使数据库的模式保持不变,从而不必修改应用程序,必

12、须改变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像。这样,使得数据库具有。A 数据独立性B 逻辑独立性C 物理独立性D 操作独立性26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A 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B 关系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C 实体、属性和联系D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27 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的划分原则是。A 记录长度B 文件的大小C 联系的复杂程度D 数据之间的联系28 数据库的网状模型应满足的条件是. A 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父结点也允许一个结点有多个父结点B 必须有两个以上的结点c 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父结点其余结点都只有一个父结点D 每个结点有且仅有一个父结点29 数据模型用来表示实体间的联系,但不同的数

13、据库管理系统支持不同的数据模型。在常用的数据模型中,不包括.A 网状模型B .链状模型C 层次模型D 关系模型30 除了面向对象数据库外,还有以下3 种数据库 ( 1 )对于上层的一个记录,有多个下层记录与之对应,对于下层的一个记录,只有一个上层记录与之对应,这是 数据库( 2 )对于上层的一个记录,有多个下层记录与之对应,对于下层的一个记录,也有多个上层记录与之对应,这是 数据库。( 3 )不预先定义固定的数据结构,而是以“表”结构来表达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 数据库A 关系型B 集中型C 网状型D . 层次型31 关系数据模型。 A 只能表示实体间的1 : 1 联系B 只能表示实体间的l : n 联系C 只能表示实体间的m : n 联系D 可以表示实体间的上述三种联系32、在数据库三级模式间引入二级映像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B.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安全性C.保持数据与程序的一致性 D.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可移植性33、数据库技术的奠基人之一E.F.Codd从1970年起发表过多篇论文,主要论述的是( )。A. 层次数据模型 B. 网状数据模型 C. 关系数据模型 D.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二、填空题1.从数据管理的历史来看,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 人工管理 、 文件系统 和 数据库管理 三个阶段。2.一般地讲,数据模型由数据结构、 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