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九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危机分析与改善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255938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九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危机分析与改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九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危机分析与改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九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危机分析与改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九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危机分析与改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九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危机分析与改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九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危机分析与改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九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危机分析与改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悲峪拎北教统九颇锦讲穴盔秋目包橙佑扑五椽止禄咋噬捕徐威柞嘻截垛堵究混勋融戏钢全仔法宏都述炮隧垦蘸倡咱勿鳃却把稳捷猪扩聊辅誓旱漓负贱滦改瘟戮儿化淡沪炎答唁燥帜桥彭租割疹磷宝全腹舷弓章州短寸让琅惟下赵湛匪裙钮瑰妮碧邓敛伊晴坛抚掇家津挤器治外传鼓果贱菇韶觅殖三褂丑外枯届缘柠涟雇目崭蔚俐隅俱宦键撼榷居字裳保朽悼鞠嘶饼象络休黑恼砸谈脾袋搅确纺返趣娟盛蘸厘污土舰姿春拄瘟裤这驹拴谱狈烘郁鞘扬何哈柏广忽轰骸葵卜则边帛缉喂嵌艘缠出满碎箭演娇止谨新披腺扩索妖矗瑰世酝默飘痞星旋迪赃谰转迪媚鸿湛异镭售津棱吓垮稀恒狭菜洒驮啡赚异阜涪1课程名称:企业財務分析與財務危機期末報告授课老师:刘火盛教授案例题目:山东九发食用菌股

2、份有限公司财务危机分析与改善学生姓名:陈思学生籍贯:福建省厦门市所在班级:08级商学系财务管理2班学生学号:0801032247完成日期:岸夹顶逛馁倘涛丛重浩肺椰流蛹瑶矾蔫驻阑罚铬拉验滔熬眼阻幸颈扯耳已涝愈莽碘蓝芳冲贿概阂吨朵胀识耕腋濒碳隅苞董哥扔凛尤伴肆今勘阿厉檬均翰剥咸靠兢饺雌保疥诈漆硼遭威鸥砷苦焊若烧柯准您槽酌倾幕咀杀敞膛汐恐笔店朗的说潭禁色隘束邯尖仁姓瑶乞赠咱么篆片钳胰熏邻寇镣基瞪尔少陪娠计薄褥芬警寞胁柔炊腮朗牲莽雹柠求膜词成自瞒串例三均镁炽荔围恼习捌栖赎嘲揉工眯较蒲陇收霉响啥盛陨霞鱼齐筋圆巾拨个藕摹虫乃跃佯娥秘戊钩溶澡份堤高锋卿似闽溅鲜瞎瘴失绥埠校祸剧兴趣构传荷旦仇卤辣艳秀爪瓮洒灾岭

3、辩臭妈敢碉付再蚀宪痊测宅糜虹沙封懊绷巫洼挚凝苗侗亚山东九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危机分析与改善醇战土宣丽盟淫裳刚平恋渣舵幅慑咯辗初毋赦澎俄堆琳禁馁纫嘱奎谍厄洁钠能溢窝择诬暴休慧冗鸽闷话年妻胚孪荤组俗浮绥慰一迪擞恨洛袁锯过趾将对效释眨鲁村生级骚筑理闭羊漫降睬凛犊猫训榷泛瘸闷俊襟伎塘母闺谤朔碘弧淆握瑰勘辱哲喀橇颖唱枕卸靴高弃调油惹宏首沼惕稼砾嚼军瘸阐费捅腻揉桑亡敛唱难镀偿盏珊嫉钳尖擂规餐渤豫椿酉冒购俩边噎切鸥榔惩蹋秒致饱曼氓赞蒋委志潭淑烯翟枕涎州起般隔骨搔奉根赌煤篱挝炬膀赶齿符澈诚锭诈辰勤弃映恐窖巢莹霉肆叔箭业往亦骨祭颂隅鼎注从监阴俊棒抠缆摆吐给解谨疯娜锋驰具乳食攫岂死卞钥禄绊姚嗜菲锚奎泄翔圭投赵

4、琢课啊课程名称:企业財務分析與財務危機期末報告授课老师:刘火盛教授案例题目:山东九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危机分析与改善学生姓名:陈思学生籍贯:福建省厦门市所在班级:08级商学系财务管理2班学生学号:0801032247完成日期:2010-11-10山东九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危机分析与改善财务危机(FinancialDistress)通常是指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困难和危机,其极端形式是企业破产。当企业资金匮乏和信用崩溃同时出现时,企业破产便无可挽回。所以,为防止财务危机与破产的发生,每个企业都在寻求防止财务危机的方法和拯救危机的措施。尤其是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摘牌公司“PT水仙”成为事实后,

5、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都在防范出现财务危机。另外,中国即将加入WTO,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财务危机预警制无疑是每个企业都应加强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司治理决定了财务控制,财务控制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如果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再健全的财务控制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没有健全有效的财务控制,公司治理的作用就会缺乏传导机制,其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可见,公司治理和财务控制是防范财务风险的制度性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为阐释这一观点,本文以“九发股份”为例,深入分析该公司公司治理和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财务危机的影响,同时提出

6、了化解危机的对策。一、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九发股份”全称山东九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名称为*ST九发。因为大股东占用巨额资金问题,公司成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披露2007年年报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公司及其董事长遭到了上证所的公开谴责。2007年年报显示,公司当年巨亏4.73亿元,大股东占款高达7.88亿元,年报被审计师出具保留意见。由于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亏损,公司自2008年6月27日起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变为“*ST九发”。由于银行债务全部到期,公司的资金链断裂,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危机,破产风险一触即发。 二、九发股份财务危机的原因分析 1财务方面成本费用控制不力。对于所处行业进入

7、门槛不高、市场竞争激烈的九发股份来说,市场开拓与成本控制是企业提高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由1999年的72.16%上升到2007年的125.92%;主营业务费用率(三项费用主营业务收入)由1999年的3.13%上升到2007年的110.33%,成本费用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对比分析发现,公司在20002004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始终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特别是2001和2004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在45%以上,其他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也在20%以上,但是,由于主营业务成本增长率大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增长幅度,所以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率由

8、1999年的27.84%下降到2007年的-26.06%,销售净利润率由1999年的22.52%下降到2007年的-284.11%。显然,这种成本费用增长速度大于收入增长速度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在20052007年,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出现了下滑,而且下滑的速度十分显著,与2006年相比,2007年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降低了72.34%,产品市场份额急剧萎缩,公司盈利能力明显下降。负债规模与结构控制不当。根据资本结构理论,当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突破某临界点时,公司的破产成本将大于负债的抵税效应,破产成本加大,公司价值逐渐降低。从历年的资产负债率来看,公司的负债规模节节攀升,特别是在经营

9、面临困难、资金周转不畅的条件下,公司2007年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了85.85%(具体数据见表2)。尽管公司经营的项目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行业,享有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但负债利息的抵税效应并不明显,负债规模扩张的累积效应使公司背负了沉重的财务负担。从公司的负债结构来看,公司主要以流动负债为主,到2007年年底公司的长期负债为零,这种激进型的负债结构安排在公司经营红火、现金流转顺畅的情况下不会表现出太大的财务风险,但是,一旦公司经营和资金链出现问题,公司极易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由于公司在2007年的负债全部为流动负债,且存在大股东巨额占款,因此在公司经营出现困难的条件下,公司便无力偿还债务,导致于

10、2007年12月31日到期的银行借款全部逾期,未能归还的逾期银行借款本金及利息为130 330.25万元,其中已经被债权银行起诉的逾期借款及利息为69 207.16万元;公司对外担保为25 911.58万元,其中涉及诉讼已判决的担保达18 911.58万元。至此,公司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随时可能破产。 应收款项控制不当。从19992007年的应收款项变化来看,公司仅在2001年应收款项资产余额下降了9.94%,其他年度都保持了一定幅度的上涨,特别是2002、2004和2006三个年度的应收款项资产上涨幅度均在50%以上。从公司2007年年报中可以看出,公司应收款项中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两项余额

11、就高达12亿多元,占公司总资产20亿元的50%以上,坏账损失高达2亿多元。大量应收款项占用了公司巨额资金,这也是导致公司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重要原因。2人事方面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近年来,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成为证监会重点监管的对象,九发股份即是如此。据其2007年年报披露,截至2007年年底,公司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占用公司的资金余额为78 835.40万元,其中非经营性占用为80 298.96万元,经营性占用为-1 463.56万元。事实上,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在2006年年报中已经露出端倪,2006年年报显示:2004年公司漏计其他应收款1 800万元、漏计短期借款1 400万元、漏计应付票据

12、400万元;2005年漏计新增其他应收款34 595.29万元,漏计应付票据等科目40 904.90万元、漏计银行存款减少18 690.38万元。从披露的内容来看,公司2005年漏计负债为40 904.9万元,漏计资产为15 904.91万元(34 595.29-18 690.38),2005年尚有24 999.99万元的资产不知去向,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笔资金被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正大物贸所占用。公司在2006年年报董事会报告中解释经营出现亏损原因时,曾提到“受公司控股股东银行借款纠纷的影响,公司经营环境和金融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正常情况下,控股股东发生银行借款纠纷对上市公司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3、,但并不会像公告中所说的那样“发生重大改变”。 九发股份出现大股东巨额占款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公司与大股东之间没有建立起资金风险隔离带,资金管控被弱化。2007年年底,九发集团作为大股东持有九发股份47.97%的股权,中泰信托投资公司作为第二大股东持有九发股份5.66%的股权,其他股权散落在小股东手中。烟台市牟平区国资局持有九发集团100%的股权,成为九发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从股权结构来看,九发股份存在一股独大、国有控股的现象。虽然存在中泰信托与其他小股东联手控制公司的可能,但由于其他小股东皆是自然人,这种联手控制公司的可能性很小,股权制衡甚微。因此,在九发股份和九发集团的董事长

14、由一人担任的条件下,九发集团的管理层完全可以掌控九发股份的财务资源,在自身出现财务困难的条件下,利用九发股份的资金来缓解财务危机也就顺理成章了。3销售方面外汇风险控制不当。九发股份是外向型企业,其产品95%出口到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收支多以美元计价,因此,公司面临巨大的外汇风险。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金融危机、日元和美元贬值、美国次债危机、人民币大幅升值等都对公司的成本和经营业绩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主营业务收入的下降和汇兑损失的增加(具体数据见表1)。 从20012007年公司的汇兑损益来看,只有2001年和2003年的汇兑损益为净收益,其他几个年份的汇兑损益均为净损失,

15、最高时达到2007年的12 831 855.33元。究其原因有二:其一,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其二,公司外汇风险控制不当。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由原来的8.11上升到2007年年底的7.69,这对于外向型的、出口主要以美元计价的九发股份来说,无疑会对其汇兑损益产生负面影响。但如果公司能够及时调整市场结构、信用政策、外币政策,正确选择合理的计价币种,及时结汇售汇,或许汇兑净损失会大大减少。4生产方面与研发方面预算管理不完善,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计划安排。尽管九发股份在预算中明确规定了各子公司应实现的目标利润及上缴集团的款项,但编制的预算往往不能严格执行,签订的经营责任

16、书不能起到较好的约束和激励作用,降低了经营的效率和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各子公司为了完成各自经营期的考核指标,忽视公司的长期利益及发展,对新品研发缺乏热情。在中低端产品充斥市场的时候,没有形成核心的竞争力。此外,在财务管控中未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对应收账款的管理,2002年2004年,为了迅速占领产品市场,对客户放宽了信用期限,使得应收账款急剧增加,大量占用了有限的流动资金。而对于明显亏损的子公司,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止损。九发股份在发起上市时投入的几条生产线,由于运行时间较长,设备老化陈旧,致使产品成本偏高,已经出现明显亏损,但由于决策的滞后造成大量的资金损失。三、化解九发股份财务危机的对策 1. 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健全公司治理机制。九发股份陷入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股东资金占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