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新为终考试题-林朝金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25550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新为终考试题-林朝金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学设计新为终考试题-林朝金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学设计新为终考试题-林朝金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学设计新为终考试题-林朝金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学设计新为终考试题-林朝金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新为终考试题-林朝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新为终考试题-林朝金(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新为终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美国学者迈克尔艾劳特等人的研究,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状况可以大致划分为( )阶段。A4个 B9个C14个 D. 6个2在当代心理学家凯斯提出的与儿童认知加工有效性相关的变化机制中,将个体的心里区域分成储存空间和操作空间。前者是指( )。A在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所需要的空间范围以及所投入的心理容量B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所储存的信息的容量C. 构成整个的心理加工空间D. 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时所需要的空间范围3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认知心理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关于儿童元认知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这3种元认知成分的特

2、征培养的研究,发现( ),并认为这是导致年幼儿童不能很好地完成认知任务的重要原因。A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知识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B. 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体验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C. 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监控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D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这3种成分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4“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在这个例子中,行为主体是( )。A. 识别 B学生C. 帮助 D. 文章5“给予10个要填写形容词的未完成的句子,学生能在8分钟内分别写出形容词以完成句子”。在这个例子中,行为动词是( )。A填写 B给予C. 写出 D完成6教学过程的“三

3、要素”说认为,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即( )。A. 学生、教学目的和教师B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 C. 课程、人和教学环境D. 主体性要素、条件性要素和过程性要素 7( )是将教学媒体的种类为维,以它们的教学功能做另一维,进行列表,再用种评价尺度反应两者之间的关系。评价尺度可用:很有利、较有利、困难和不利4种层次。A. 问题决法 B流程图法C. 算法型 D矩阵选择表 8( )指教育评价的第二个时期。即20世纪30年代-50年代,泰勒提出了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原理,即教育评价的泰勒原理,把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区分开来。A“心理测验时期”B. “目标中心时期”C. “标准研制时期”D“结

4、果认同时期”9好的教学在学习目标和教学策略、学生评价策略之间保持一致。这些因素不一致会导致不充分和不恰当的教学。这是( )。A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B设汁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C. 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D. 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10最好将认知理解为个体层次和社会层次之间的动态互动。如果只关注一个层次,并假设其它的都是常态或可以预期的,至少是部分地误解了情境。这是( )。A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B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C. 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D. 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11一般来说,普遍性目标取向适合于作为( )的教学目标来使用。特别是作为终极性目标来使用。

5、A. 中间层次 B高层次C低层次 D具体层次12( ),教学媒体的应用方式灵活多变、既可以用于学校的教学活动,又可以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将大大改进学校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进行。A从微观上看 B从宏观上看C. 从中观上看 D从性质上看13( )是对需要得到帮助的学生与学习活动互动的方式做出决策,它涉及动机激发技术、个别化教学的形态、教学日程安排及资源配置等方面。A宏观策略 B管理策略C. 传递策略 D组织策略14教育者在思维、教学和对学生的评价上要做到精确和系统化。教育可以被作为应用科学或技术,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原则并加以应用。这是( )。A

6、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B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C. 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15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的观点,解决问题的目标是( )。A. 开放性的B特定的行为C. 预先规定的D不能预先规定的 16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 ),二是指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A信息源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的中介物B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C. 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D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形式 17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教学目标被分为( )领域。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4个B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3个C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行为领域这3个D

7、认知领域、情感领域、行为领域和原认知领域4个18为了把完成一个任务的技能迁移到另一个任务,学生需要对技能迁移进行练习。如果学生从来就没有练习技能迁移的机会,就不能期望他们能在测试环境中达到要求。这是( )。A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B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C. 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19( )认为,知识是分布式存在的,即知识普遍存在于学习者、日常生活工具、媒体、教材与文化脉络中。或者说,知识的意义分散在人们所处的情境中,是人与情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因而,是无法从情境中单独隔离出来的。A. 行为主义理论B建构主义理论C. 信息加工理论D情境认知理论 20“

8、发展以观察法为重点,采取多样化方法的评价;改变过去那种以记忆为中心的考试,发展成为以创造性及问题意识为中心的评价;改变过去那种只由教师进行的评价,提倡由学生进行的自我评价;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等。”这是( )。A. 20世纪30年代-5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B19世纪中叶起到20世纪3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C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现代人才评价的基本思想D20世纪50-7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21( )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态度、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情况、完成书面作业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A. 语文 B. 数学C.

9、美术 D体育22讲和读在教学活动中是交叉进行的,同时可能还穿插着练习活动。教学中既有教师的讲和读,也有学生的讲、读、练习活动,是讲、读、练结合的教学活动。这是( )。A. 讲解教学方法 B谈话教学方法C. 讲演教学方法 D. 讲读教学方法23普遍性目标的有2个基本特点,分别是( )。A. 直观性和普遍性B原则性和直观性C. 普遍性和模糊性D明确性和实用性24教师以叙述或描述的方式,向学生说明、解释、分析、论证科学的概念、原理、定理、公式 的方法。这是( )。A. 讲解教学方法 B讲读教学方法的C. 讲演教学方法 D谈话教学方法25( ),教学媒体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业余学习和终身教育提供

10、物质条件,影响传统教师、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角色发生改变,并将推动教育内容结构、教育组织结构和教育方式结构的深刻变化。A. 从微观上看 B从中观上看C. 从性质上看 D从宏观上看 26( )指教育评价的第四个时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一时期,非常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和评价过程,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给予个体更多的被认可机会。因此,又称为“个体化评价时期”。A“心理测验时期” B. “目标中心时期”C“标准研制时期” D“结果认同时期”27( )将确定教育目标的过程分为:首先,根据学生、社会和学科这三个基本来源提出尝试性的一般性的教育目标;接着使用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两个筛子,对已经提

11、出的尝试性的一般性的教育目标进行筛选,然后得出精确的具体化的教育目标。A布卢姆 B泰勒 C霍恩斯坦 D. 梅里尔28肯普教学设计模式强调四个基本要素,分别为( )。A 媒体选择、教学目标、可控性和学习者分析B教材组织、学习者特征、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C. 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D. 学习者特征、灵活性、适应性和教学目标29根据现代基础教育的学校教学活动领域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教学设计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他们是指( )。A. 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学期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B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C. 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D学科课程教学

12、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30当把复杂任务分解为较小的、更容易分别处理和掌握的任务时,人们能够学习得最好。子任务经常成为解决复杂任务的先决条件。就是说,学生如果首先掌握了子任务,就能够更容易地完成复杂(或大)的学习任务。这就产生了从局部到整体的教学顺序。这是( )。A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B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C. 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31学校教学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 )等四个方面。 A. 校长、教师、教室、学生 B教师、学生、教室、教学内容 C. 教务部门、教学部门、学生、教材 D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 32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

13、要分析的过程包括的4个基本步骤是( )。 A计划、收集资料数据、分析认知水平、整理和分析 B.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技术 C.收集资料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使用计划好的工具、技术与方法D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分析报告 33对于教学设计者而言,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其主要目的在于( )。 A. 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之好坏优劣 B为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合于其学习风格特点的教学 C.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D选择与运用教学媒体 34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的行为,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活动的发生。这是( )的观点。 A.社会学习理论 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理

14、论 D情境认知理论35( ),教学媒体有助于传递教学信息标准化,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有效的运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法。 A. 从宏观上看 B从中观上看 C. 从微观上看 D从性质上看 36依据心理学关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关系的描述,则( )。 A学习动机越弱越好 B. 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产生消极作用 C. 学习动机越强越好 D学习动机的强度以适中为宜3720世纪80年代,安德鲁斯和古德森在研究了40多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教学设计模式的( )步骤,这些步骤反映了教学设计模式的一般要素。 A10个 B14个 C6个 D9个38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的观点,表现性目标是( )。 A事先规定的结果,即预先规定学生在完成活动后必须获得某种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