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互动-大学毕业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25399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互动-大学毕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析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互动-大学毕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析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互动-大学毕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析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互动-大学毕业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析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互动-大学毕业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互动-大学毕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互动-大学毕业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浅析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互动 学院: 体育学院 浅析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互动摘要:体育竞赛和校园文化是我们高校师生接触最为广泛的。体育竞赛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体育竞赛为载体,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与传统可营造真正受大学生认可的校园文化。通过对山西师大、太原师院、太原理工、大同大学的体育竞赛开展情况的调研,分析高校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互动的现状,发现两者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由于我们对其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我们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摆正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充分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工作,从而使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

2、文化共同发展和进步。关键词:高校体育竞赛;校园文化;体育文化;互动;2目 录1 研究目的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2.1 研究对象12.2 研究方法12.2.1 查阅资料法:12.2.2 问卷调查法:12.2.3 座谈访问法:13 结果与分析13.1 高校体育竞赛促进校园文化在精神层面上的互动23.1.1 高校体育竞赛目标理念应凸显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23.1.2高校体育竞赛的文化理念对校园特色的反映运动哲学和体育口号是一所高校体育理念的文字表述和集中体现33.1.3高校体育竞赛的精神与道德对校园的净化33.1.4校园精神使高校体育竞赛更具凝聚力33.2高校体育竞赛促进校园文化在行为层面上的互动

3、43.2.1高校体育竞赛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43.2.2运动员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53.3 高校体育竞赛促进校园文化在物质层面上的互动53.3.1校园文化建设不是空中楼阁,需要相应物质建设的支持53.3.2 高校体育竞赛象征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特色象征性文化63.3.3高校体育竞赛对校园媒体发展提出更高要求73.3.4 校园物质文化对高校体育竞赛氛围的营造校园中设施利用最高74 结论与建议84.1 结论:84.2 建议8参考文献:91 研究目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在高校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而高校体育竞赛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般来说,它是由校园精神文化、

4、体育制度文化、体育物质文化等几部分组成的。作为现代教育和现代体育两大文化体系的交点,校园体育文化既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对于高校加强素质教育,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本文主要以山西师范大学、太原理工、大同大学、太原师院开展各种体育竞赛活动情况为调研对象,从校园文化的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面对山西以上四所高校开展体育竞赛和校园文化的互动现状进行深入探讨,从中寻找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2 研究方法2.2.1 查阅资料法: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查阅相关资料,从中获取信息数据,并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归纳,整理

5、和分析,使之上升为理论高度。2.2.2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设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为99%。2.2.3 座谈访问法:与200个学生与教师进行座谈,并对座谈访问信息归类处理。3 结果与分析校园文化是指师生在校园空间的活动过程,以及在活动过程中共同营建的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风气,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一般来说,校园体育文化不仅包括体育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等表象内容,也包括体育风尚、道德观念、体育精神和价值观念等深层内涵。它是在校园这一特定环境中为校园群众所共建、共有、共享的体育物质

6、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不仅仅是校园体育现象的简单总结,而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体现,比如早操、课间操、体育课、课余群体活动、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运动竞赛、体育竞赛、体育讲座、体育技能表演、体育俱乐部和体育节等。校园体育文化教育具有活动的多样性、参与的普遍性特征。3.1 高校体育竞赛促进校园文化在精神层面上的互动3.1.1 高校体育竞赛目标理念应凸显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自1996年各高校开展CUBA以来,他把素质教育置于自身的育人体系中。CUBA坚持按教育规律育人,它把教育与体育合而为一,突出教育的特色,力争培养成规模的“文化体育人”。在CUBA的三

7、员(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体系中,教练员和裁判员在形象上具有明显的“学院”特色,他们在“育人”功能方面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教练员在训练中一丝不苟,讲究基于实力分析的战术安排,并主动与队员沟通,善于激发队员的临场斗志;在生活上,他们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各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CUBA定期召开裁判员会议,以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心和道德标准约束他们,保证裁判员在比赛中既当好执法者,又当好教育者,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CUBA已在校大学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运动员,强调必须尊重并服从裁判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为比赛创造和谐的气氛。CUBA对运动员在球场、宿舍、食堂的一举一动也进行量化考核,并以此作为评

8、选“体育道德风尚队”的重要依据。“一个人可以不打篮球,但一个人不可能不受教育”。CUBA赛场上的标语鲜明的昭示着这一个属于大学生的体育竞赛,突出强烈的教育特色。一提到高校体育竞赛,目前各高校对于体育竞赛目标大都是为职业联赛培养后备人才。制定这样的奋斗目标理论依据是;美国是当今世界的篮球大国,NCAA篮球联赛是铸造美国篮球金字塔的坚固基石,美国的NBA只是NCAA篮球联赛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以此类推,中国高校体育竞赛的蓬勃发展,必将为中国的职业联赛乃至国家队做出贡献,高校体育竞赛为职业联赛输送后备人才责无旁贷。但人们在分析一个事物的时候容易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往往忽视了其最本质的东西。美国NC

9、AA篮球联赛从创办的第一天开始至今,从来就没有把为NBA输送篮球后备人才作为己任,更没有期盼NCAA篮球联赛的某一支篮球队能有朝一日打进更高层次职业联赛NBA。相反,NCAA最基本的宗旨是“将校际间竞技体育真正纳入并成为高等教育整体规划的一部分。使学生运动员纳入并真正成为学生队的成员,从而在高校体育运动和职业体育运动之间划清界限”。高校体育竞赛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活动,应凸显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因为这种育人功能不同于课堂教学以单向灌输为主的教育功能,也不同于以强制性手段使学生接受教育,而是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因此,高校体育竞赛应该突出竞赛的教育性质;关注学生运动员学术、道德、运动水平

10、的均衡发展;关注普通大学生身心的发展。3.1.2高校体育竞赛的文化理念对校园特色的反映运动哲学和体育口号是一所高校体育理念的文字表述和集中体现在这方面CUBA做得比较好,例如,“打篮球是你的梦想,上大学是你的梦想,CUBA是你圆梦的地方”等颇具创意的口号,宗旨非常明确,“它时刻提醒着高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的目标”。国外许多名校都有自己的运动哲学和体育口号,例如耶鲁大学的运动哲学是;人人参与,培养人才,增强大学的凝聚力。“运动属于所有人”(A thletics for A ll)是耶鲁大学的一句格言。在耶鲁,35个体育代表队和20个运动俱乐部使得各种兴趣、各种水平的人总能找到适合

11、自己的。但是山西省高校很少有自己的口号。但这些口号和理念较传统,仅是对目标的一种诠释,没有形成统一的、有较强学校特色的口号。3.1.3高校体育竞赛的精神与道德对校园的净化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腐败现象的影响以及人们心理的复杂因素和利益驱动,对高校带来越来越大的冲击。考试中的舞弊,学术上的弄虚作假、剽窃抄袭等,严重危害了治学与育人,这是当前社会对高等学校最关注、最忧虑之处。高校体育竞赛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高校体育竞赛如能在公平合理的原则下竞争,不弄虚作假,不仅对运动员、教练员有积极的影响,同样对培养广大师生公平竞争、实事求是的道德品质,对净化校园有积极的作用。以CUBA为例,它充分体现着体育

12、竞赛的“公平、公正”原则,对大学生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思想品德教育。从首届联赛开始,组委会排除一切干扰,对违反运动员参赛条件的球队和个人进行了严厉的处罚。截止到第6届联赛,共有15支球队因“作假”而受到取消比赛成绩或禁赛处罚。大学生篮球协会秘书长龚培山教授表示;一定要把CUBA办成中国最能体现公平竞争原则的联赛。CUBA强调,一定要在学校和学生中弘扬正气,主持正义,决不能让歪风邪气抬头。本次调研发现,山西省高校大学生在高校体育竞赛中基本没有功利主义色彩,在运动中很注意集体荣誉感。通过观看高校体育竞赛也提高了大学生们的道德素质,有78.19%的大学生不管输赢,都支持自己的队伍,热爱自己的学校。但也有

13、12.17%的大学生认为假如赢了比赛,感到自豪;假如输了比赛,感到丢人。究其原因,山西省高校体育竞赛中较好地体现了公平竞争精神,高校运动员在竞赛中道德素质普遍较高。3.1.4校园精神使高校体育竞赛更具凝聚力CUBA等体育竞赛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现代社会,体育文化带给人的校园精神的力量是独特的,譬如人的荣誉感、成就感、使命感和责任感都能体现出来,进而扩展为体育荣誉感、民族自豪感、进取责任感。不仅参赛者如此,观赏者亦如此。校园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学校生存、发展、前进的重要精神力量。它能唤起广大运动员和大学生的成才欲望、促使他们自觉地努力。正是有了爱校、团结的校园精神,高校体育竞赛才可以

14、得到广大师生的支持和热爱,这种共识和追求下有利于排斥任何有悖于体育竞赛的离心情绪,形成校园主体对高校体育竞赛共同拥有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增强高校体育竞赛的凝聚力。然而,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很少有学生能够对高校体育竞赛反映校训或校园精神的哪些方面做出回答。一方面出于他们对校园精神的不了解;另一方面校园精神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容易察觉和概括。因此,如何在高校体育竞赛中体现校园精神,并借助校园精神纽带吸引和团结校内所有成员,并唤起和激发每个人对学校的真挚感情,将是提升高校体育竞赛内涵的主要目标。学生参加体育竞赛活动,不是个人行为,往往代表一个组织和团体。例如,在球类比赛中队员们相互配合,共同拼搏,

15、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因此,学生在体育竞赛中所表现出一致协作、配合、相互鼓舞的精神就形成了凝聚力和高度的爱国热情。 3.2高校体育竞赛促进校园文化在行为层面上的互动3.2.1高校体育竞赛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学术活动、文艺活动和体育活动等。仅以体育活动中的CUBA来说,校园CUBA文化的内容,不仅局限于校际间的对抗性篮球赛事,更包括有着广泛参与性和娱乐性的篮球娱乐活动,以及相关知识文化的普及。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CUBA文化活动,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文化的各项功能,已成为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表一可以看出,目前山西省高校组织的学生活动中学术、文艺活动分别为26.16%和48.17%,体育活动相对较少,仅为25.17%。我们在发展高校体育竞赛的同时,要使体育活动向学术、艺术文化、科技等领域发展,丰富其内涵,扩大其作用和影响力。传统的校内体育竞赛、观摩比赛参与度分别为66.17%、32.14%,它们仍然是主要的体育竞赛活动内容。与此同时其他衍生活动种类都在增加,如拉拉队选拔、体育文化节都是随着体育竞赛的举办开展起来的。高校在开展体育竞赛的同时,除了以体育竞赛为主题,还应开展以展现体育竞赛内在魅力的各种活动,体育知识讲座、体育文化节等多种形式,这些都是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