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25390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教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下册教案第1课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2、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并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 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追寻文明的足迹 三

2、、新授教师 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为同学们做解释。 2、你还收集到了哪些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3、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有图片吗?展示一下!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全面,通过这些图片资料,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留给我们一笔不小的财富,同时我们通过它们也能看到过去的历史中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4、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经遗失的古迹,它已成为了一个迹,比如巴特农神殿,在公 元1687年被威尼斯军队炮轰致毁;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人们梦想中的花园,但它

3、是否真正的存在,人们仍无法寻得根源;还有罗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为年代的久远无从考证。 5、为了保护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呢?如果你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到此贵地,你会如何做才能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呢? 三、课外拓展 其实我们就近来看,在我们中国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迹,九寨沟,故宫,苏杭二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把它留给未来。 在教学中,学生可能在对文化遗产介绍的表达方面,局限于已有的资料而忽略了自身的感受,我们应及时引导学生从遗产的整体、细节、独特之处,历史价值等方面去挖掘内心的情感,使学生真正为人类共同的财富而骄傲。第2课 探访自然的奇观

4、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方式来了解外国的一些宝贵的自然遗产。2、能够以语言交流的方式来说说自己对自然奇观的感想。3、为大自然的神奇而感到骄傲,激发学生珍视、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感情。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解外国的一些自然奇观的特点。教学难点:感受自然奇观的美丽,能从审美角度去评价自然遗产。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多神奇的自然景观以它们多姿多彩的风貌装点着我们的世界。它们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面,我们来一起领略世界上最为奇特的自然奇观。 2、出示课题:探访自然的奇观。 三、

5、讲授新课 (一)、媒体出示世界十大奇观照片及资料让学生欣赏。(二)、小组交流研究: 1、除了刚刚欣赏的世界十大奇观,你还见过哪些世界自然遗产? 教师课件演示课本中的精彩图片,并分别对这些奇观做简要的介绍。 2、自然奇观美在哪里? 师生一起将这些奇观从美术的角度进行概括 板书:色彩奇美 形态壮美令人惊叹 生态优美 四、学生实践 要求:画一幅你最喜欢的一种自然奇观,在作业背面写下自己的感想。 学生绘画,并在绘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自己的感想。 教师巡视辅导。 五、小结,布置下节课准备材料。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作业展评 欣赏学生作品,并请画得好的学生读一读感想。

6、三、研究景点及相关资料 请同学们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分组研究一处景点:它美在哪里?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尽量维持这里最原始的状态? 四、总结,延伸。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然遗产是人类的财富,我们应该如何珍视人类自然遗产呢?今天,有些世界遗产正面临危机。除去自然灾害,更多的是人为因素(如:污染、战争等),我们能为保护世界遗产做些什么呢? 涉及到遗产的开发利用问题,有些同学可能会提出是保护自然遗产重要还是提高人们的经济水平重要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合理利用自然等,这正是世界教科文组织所倡议的保护遗产,留给未来这一观第3课 我的书包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与

7、目标 通过细致的观察自己的书包,发现自己书包除了背书以外还是否有其它的功能。和自己的旧书包进行对比,设计一款多功能的书包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书包每个部分的作用。教学难点:自己设计一款多功能书包。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书包是我们上学的时候必不要少的工具之一,现在的书包不仅实用,而且非常的美观,学生背着自己的喜欢的书包,就仿佛象平时穿衣穿裤一样必不可少,它可以说是我们的贴身伙伴,那你们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现在将我们的书包拿出来,摆在桌子上,我们细细的观察一下,书包中每个部分都有什么样的作用。大兜小兜侧兜里面格层背带提手 2、

8、还是哪些特殊的设计? 3、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你的书包为什么这样设计。 4、小组讨论:你觉得书中的哪一个部分设计的不合理,你想怎么样进行改进呢? 5、你还想增加什么功能? 三、学生制作 1、展你的丰富的想像力,设计一个即实用,又完美,而且带多高科技多功能的书包。把它打造一个完全智能化的书包。 2、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大胆作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3、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做以汇报,说说你的书包先进在哪里,都具备了哪些高科技的功能。选出几位制作出色的同学。 五、教师小结: 看到同学们设计了多种多样奇异的书包,老师有了一种想法,就是希望同学们有一个不用背着

9、沉甸甸的书包去上学,天天回到家里打开书包一学就到深夜,老师非常心疼你们,我希望设计一款智能书包,当你把书放进书包的同时,书本上的知识就像电脑一样贮存在你的脑袋中,而且当你背上书包的时候,感觉不到书的重量,这样能使你们的负担减轻。但希望是希望,我们能不能凭借幻想生活,我们还得为现实的生活打拼着。 第4课 画故事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了解用中国画形式进行故事情景描绘的基本步骤与多种方法。2、能在作品中表现故事情节,突出主要形象的动作与表情。3、通过故事情节、历史背景材料、不同学生的现象思维角度去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欲望。通过画故事,体味故事中人物的精神,促进学生对人类存在的意义、自由等人文精神

10、的理解和认识,形成合理的价值观。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画故事情景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角色造型、场景设计、构思构图的表现方法。教学准备: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墨汁等国画工具,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英雄:(播放课件)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崇拜的英雄人物,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应该具有哪些形象特点? 二、讲授新课 1、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英雄,想认识一下吗? 2、点击播放课件:(故事大意)很久很久以前,九个太阳一起出现在天空中,土地烤的直冒烟,禾苗都干枯了,铜铁沙石也软软地快熔化了,一些猛禽怪兽也出来作乱,人民苦上加苦。有一个叫后羿的人,带着玉帝赐给他的红色的弓、白色的

11、箭,去解救受苦受难的人民,于是故事发生了 3、点击播放课件:(神话故事后羿射日动画)论英雄: (1)后羿具有什么精神? (2)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引导学生:“为人类谋生存、大 无畏的精神、正义感、不畏艰难、机智、勇猛、技艺超群。” 4、审题: 后羿:后羿长什么样?(年龄、发型、服装) 射:(1)后羿的武器是什么?你想怎样设计弓箭的造型(课件显示不同造型的弓箭) (2)后羿弯弓搭箭的姿势是什么样子的?谁来演示一下(学生演示,课件显示不同造型的射箭姿势) (3)他在什么位置射?是准备射?射箭中?还是已射下? 日:(1)十个太阳长什么样? 小结:形态各异、狰狞、顽皮、得意、猖獗。 (2)太阳的表情:后

12、羿弯弓搭箭,满天流火,落地的变成了三足乌鸦。有的太阳刚刚中箭,还没有开始变成乌鸦,是什么表情?别的太阳看到他的同伴被射中时有什么表情(课件显示不同造型的太阳) 5、国画线描作品展:欣赏后羿射日的线描作品,拓宽思路,激发学生的创作欲。 6、讲解常见的没骨法和双勾线法:没骨法:直接用色墨点写的方法。双勾线法:用线条进行勾勒后设色的方法。三、作品欣赏: 打开教材第8-9页,大家一起欣赏研究书上的优秀作品,分析他们的成功与不足。(从选材、构图、主体形象、色彩、笔墨等方面)。 四、学生实践: 创作新英雄:现在,你就是后羿,是正义的化身,在你面前的纸张上让正义的后羿和邪恶的太阳展开激烈的战斗吧!也可结合自己的选题进创作。 教师巡视指导。 第5课 装饰画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装饰画的特点,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2、通过学习,能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