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五项管理”资料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253890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五项管理”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学校“五项管理”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学校“五项管理”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学校“五项管理”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学校“五项管理”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五项管理”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五项管理”资料(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关于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2、*学校“五项管理”工作致家长的一封信3、“五项管理“工作落实情况教师个人自查报告4、*学校落实“五项管理”自查报告5、“五项管理“学生手机带入校园申请制度6、“五项管理”工作督查表7、“五项管理”承诺书之教师五承诺8、加强“五项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学公开承 诺书9、2021年家长落实“五项管理”工作承诺书10、关于开展“五项管理”自查工作的总结关于落实“五项 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和省市区关于“中小学生作业管 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以下简称“五项管理”)等工作通知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

2、行为,减 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 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区域实际,我校秉持“为每一个孩子的未来,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办 学理念,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 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相关文件精神为 指导,结合广州市有关文件精神,把“五项管理”作为为民办实 事的重要内容,坚持育人方向,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以“小切 口”推动“大改革”,深化育人方式改革,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 盼的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工作目标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聚焦“五个强

3、化”,建立健全长效 管理机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学习 生活方式,全方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一是强化学生作业的 源头管理,形成布置作业的区域规范要求。二是强化学生睡眠的 综合管理,加强学生的午休监控管理,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睡眠 习惯。三是强化学生手机的进校园管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 我管理能力。四是强化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程序管理,不断提升学 校图书馆服务教育教学能力。五是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过程管 理,提高学生体育和健康素养。三、工作原则1. 坚持目标导向和评价导向原则。准确把握“五项管理”核 心要义,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正确的教育发展方向,全方 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

4、展。完善我校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体系,以 评价导向引导学校可持续发展,以评价改革撬动我校学生健康发 展指数的提升。2. 坚持统整性和协同性原则。坚持“五育并举”,系统、整 合推进“五项管理,推动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明晰职责分 工,从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家庭指导、社会协同等方面入手, 协同推进,做到全覆盖、齐步走、抓督察、常态化,推进“五项 管理”全部落地,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3. 坚持科学性和专业性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 规律,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结合“五项管理”的专业性和教育 的专业性,科学指导学生、家长、学校做好“五项管理”相关工 作。坚持“刚性约束”和“柔性管理”相结合,提高

5、工作的精准 化精细化水平。四、重点内容(一)加强作业管理1. 加强管理措施。学校制定作业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规范 作业来源、科学设计作业、合理布置作业、统筹作业总量、有效 评改反馈等全过程管理。基于课程标准,进一步加强作业与备 课、上课、辅导、评价等教学环节的系统性设计。2. 严控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小学三、 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学校要加强个性化辅 导。全学段落实20: 30后学生作业、学习不接触电子屏幕。3. 开展作业研究。基于课程标准及其他有关课程指导意见, 科学设计符合新时代育人要求、体现学校特点、适合学生实际的 作业,凸显德育实效、促进思维发展、提升

6、体质健康、强化美育 熏陶、培养劳动习惯。定期开展作业研究与成效分享会,互促互 勉,共同提升作业效能。4. 探索建立作业动态调整机制。引导家长督促学生按时就 寝、不熬夜,对超过就寝时间仍未能完成的作业,允许学生隔天 补交,任课教师要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及时分析,对长期不 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要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和辅导,必要时可 以调整作业的内容和作业量,避免学生回家后因作业时间过长而 挤占正常睡眠时间。5. 明确作业管理底线“六个不得”:严格作业报备制度,不 得使用未经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布置作 业;严格把控作业来源,不得要求或组织学生购买未经国家有关 部门审查通过的教学资

7、料;严格规范作业内容,教师要提前试做 拟布置的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或使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 业;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不得超负荷布置作业;严格规范作业批 改,教师应当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不得要求家长 代为评改作业;严格规范作业反馈,不得使用侮辱、嘲讽言词或 符号批改、反馈作业。(二)加强睡眠管理1. 明确学生睡眠要求。要实现小学生平均每天睡眠时间达到 10小时,加强行为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健康睡眠习惯, 倡导形成小学生科学的学习与生活方式。2. 规范学校课时管理。严格执行广州市课程计划和作息时间 的规定,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教育教学活动,对 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

8、前到校的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 安置。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做好午休管理。3. 开展作息宣传指导。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微信公众号 宣传等形式,开展学生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倡导健康的家庭生 活方式,合理引导家庭确定晚上就寝时间。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 不晚于21:30。督促家长保证学生按时就寝,指导家长提升帮助 孩子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意识和能力,赋能家长学会处理孩子电 子产品和网络使用等问题,引导家长为学生健康睡眠提供良好的 家庭环境。切实发挥社区街道在小学生健康睡眠宣传普及中的重 要作用,在社区街道广泛开展“关注学生睡眠促进健康成长”的 宣传活动。4. 完善学生午睡管理。结合学校场

9、室的实际情况,探索分年 级精准安排学生午休制度。排摸其余年级有午睡需求的学生,因 地制宜创造午睡条件,推进学校空间改造和设施设备配置,优化 教室布局,利用图书馆、多功能室专用教室、体育馆等公共场 所,配备午睡垫、午睡枕等设施,创设学生午休条件。5. 实施睡眠监测与干预。建立区校两级睡眠监测机制,学校 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学生睡眠监测,探索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 睡眠监测,通过调查问卷深入了解成效。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形成 针对性举措。深化医教结合,针对长期失眠、睡眠质量不良、存 在睡眠障碍的学生,引入社区卫生部门支援,提供个性化诊断评 估和睡眠指导。(三)加强手机管理1. 实施分类管理。小学生手机不准

10、带进校园。若学生确有特 殊原因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 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放学时将手机归还学生。2. 细化管理措施。学校制定手机管理工作方案,将手机管理 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 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通过设立保安室快速联系机 制、班主任沟通热线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加强课 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 成作业。3. 加强教育引导。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心、理辅 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 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

11、“一禁 了之”等简单粗暴管理行为。要加强对电子学习设备的管理,规 范教学过程中对电子设备的使用。4. 形成育人合力。学校要加强教职工培训。要将手机管理的 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 要性。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明确要求,引导家长履行教育职责, 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四)加强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本方案中所称的“课外读物”是指教材和教辅之外的、进入 校园供中小学生阅读的正式出版物(含数字出版产品)。学校是 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党政要齐抓共管,要规范课外读 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中小学校园(含幼儿园),充 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丰富学生阅读内容

12、,拓展阅读活动。1. 坚持底线原则,确保进校园课外读物质量。依据上级教育 行政部门开展的专题培训,执行上级的全面指导、管理和督查课 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对于课外读物推荐工作要坚持方向性、 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和适度性原则,符合主题鲜明、内容积 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基本标准。对于各类进校园课外读物 要坚持“凡进必审”“凡荐必审”,建立和完善进校园课外读物 管理机制。对于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或存在中小学 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中所列 举的十二条“负面清单”情形的课外读物,一律不予推荐和选 用;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禁 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

13、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 不得接受请托、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违规干预课外读物推荐。2. 加强图书馆服务能级建设,发挥主渠道阵地作用。学校要 依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推荐目录,切实做好 学生课外阅读需求调研,鼓励多方推荐,提升馆藏图书品质,充 分满足学生课外阅读需求。加大学校图书馆课程建设力度,定期 开展名师导读、读书沙龙等分享交流活动;设置书刊流通点,优 化校园阅读环境,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加大图书馆信息化建 设,提升服务能级,有序引进数字出版产品,做好信息化时代新 媒介阅读指导。让学校图书馆成为学校教育资源的“配送中心” 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文献中心”,把图书馆办成

14、学生最喜欢的学 习空间。3. 严格管理进校园课外读物途径,规范进校园渠道。学校要 严格遴选各类捐赠读物,要按照管理办法加强审核,并报区 教育局备案。有效管理各类读书活动,对任何形式进校园的读书 活动都要审核活动方案,按照管理办法对相关书目进行把 关。建立教师荐书管理制度,教师因教育教学需要推荐学生阅读 的课外读物书目,应有相关推荐组室负责人认可,并按照管理 办法审核,报学校备案。原则上不鼓励学生自带课外读物进校 园,如确有需要,须由学生家长事先向班主任报备并得到许可。4. 完善细化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密切联系区装备 中心,建立、完善和落实图书采购的配备机制和采购责任机制, 切实做到“供

15、货渠道正规,图书来源可靠,采购流程规范,切实 保证质量”。规范课外读物推荐环节,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 学年推荐一次,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需要适当增加推荐次数;严 格按照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推荐。对选自各级教育行 政部门批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指导目录,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 渠道推荐的课外读物要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建立课外读物 进校园应急机制,定期对校园推荐图书进行清理,发现问题读物 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五)加强体质管理1. 推进体育工作改革,积极提升每天锻炼一小时质量。系统 推进各学段体育教学改革,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实现小学体育 兴趣化、校本化、特色化课程改革。深入实

16、施大课间体育活动, 每天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不小于1小时,推进课间跑,做好室内大 课间活动的预案;每节课间鼓励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或放松, 遇雨天等恶劣天气,开展特色室内大课间活动,进行室内操。推 进体育家庭作业,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 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加大对体育特色项目及学校场馆设 施的建设力度,加大对学高水平体育团队的建设力度,高标准投 入新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2. 加强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要严格落实上级有关进一步加 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方案的要求,完善中小学生视力 状况监测机制。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建立小学生视力 状况监测机制,落实全覆盖视力筛查。3. 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全面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制度、抽测复核制度,不断完善学生体质监测制度建设,探索提 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