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251688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根本构造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 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演变和耕作技术进步A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耕作技术 *春秋战国: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 *汉代:牛耕和铁器逐渐普及,曲柄锄、大镰、耧车出现,二牛抬杠到一牛挽犁 *唐代:曲辕犁出现2.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演变和耕作技术进步A战国时期:都江堰国冰,、国渠国国,B汉代的井渠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根本特点A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B经历刀耕火种到以牛田的生产方式C传统的经济形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D历代重视兴修水利,推动经济开展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古代中国的纺织业A先:纺织业出

2、现并开展麻、丝B汉代:丝绸之路禅衣、起绒棉、丝织C唐朝:规模大、分工细、品种多D宋元:棉纺织业,棉布成为主要衣料黄道婆改进纺织技术E元朝:产生资本主义萌芽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A商周时期:司母戊大方鼎B汉代冶铁:燃料为煤炭,工具为水排3.唐宋瓷业的成就A唐代:制业唐三彩;制瓷业成立独立生产部门越青邢白、釉下彩绘B宋代:瓷窑遍布各地,五大名窑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市在历代的开展A汉对市有严格管理法律、机构B南北朝草市出现自然形成乡村集市C唐草市开展地方商业中心夜市繁荣D宋突破时空间限制;草市有饮食设施E明清商业区相当繁华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A含义

3、:开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开展B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根底 *安定人心C表现:*开场于商鞅变法,历朝大都执行 *重农: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开荒等 *抑商:商人在政治法律上受歧视;商人在经济上受牵制D影响积极:经济:稳定农业人口;强化国家对经济控制政治:控制农民,保障国家平安,稳固统治消极: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开展2.“海禁政策A含义:制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进展贸易B原因:*根本:封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具体:明初防止敌对势力勾结倭寇;清初为了对抗抗清斗争 *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C影响: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在近代化世界中呈极端

4、保守和封闭的面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开展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场解体A、标志:手工棉纺织业衰败B、影响:为资本主义开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2.近代民族工业产生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时间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途径洋务派的官办企业局部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局部手工工场的转变著名企业发昌机器厂方举赞、英德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启源3.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开展A条件:甲午战争后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机观念B时间:甲午战争后到一战前C著名实业家:謇大生纱厂;宋宗敬、宋德生保兴面粉厂4.近

5、代民族工业开展的特点A局限: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以轻工业为主、分布不合理先天缺乏、后天畸形B积极:*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冲击自然经济解体 *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逐步成长,促进社会开展5.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关系: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开展6.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A掠夺资源和市场,打击了中国手工业部门,导致中国自然经济开场解体B使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开展,开场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C使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场出现,贸易中心由转移到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开展1.民族工业出

6、现短暂春天A原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开展扫清障碍*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政府的推动*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B时间:1912-1919C表现:厂矿企业和资本都增长迅速;纺织业和面粉业开展迅速2.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A恶性通货膨胀政策B美国的经济侵略C官僚资本的压迫D繁重的捐税负担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立道路的探索一、社会主义建立在探索中曲折开展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A时间:1956B标志: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从私有转变为公有2.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A背景:三大改造根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根本建立B容:正确分析了国主要矛盾的变化主

7、要任务:集中力量开展生产力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A开场时间:1958B原因: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开展速度思想C特点: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D后果: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E教训*经济开展要遵循客观规律 *生产关系的变革与生产力开展水平相适应 *一切从国情出发4.“文革对中国经济建立的破坏A国民收入损失5000亿元,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根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总和B政治混乱给国民经济开展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中国拉大了与兴旺国家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珍贵的开展机遇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过程:小岗村、全国B容 *形式:

8、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不变:土地公有制形式 *变化: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 *实质: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C意义*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2.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特点A过程*1980年:4个经济特区 *1984年: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和省 *1990年:浦东和地城市B特点: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经济开放区到地有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新阶段1.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和意义A建立过程 *南巡讲话1992年容:党的根本路线;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判断实践标准;方案和市场经济的关系;社

9、会主义本质;开展问题意义: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开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中共十四大(1992年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集中精力把经济建立搞上去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根本原则具体化 *中共十五大1997年关于所有制构造和公有制实现形式B意义*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展*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开展的格局初步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专题四、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1.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迁A近代服饰变化 *男子:长袍马褂西装装 *女子:旗袍的改进B新中国建立后服饰变化 *5

10、070年代:列宁装、装、绿军装 *改革开放后:新款服饰层出不穷2.近代以来中国主要习俗的变革A变化原因:社会政治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B变化表现 *婚俗清末明初:婚姻自主,效仿西式婚礼新中国建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C丧礼:简化,并且从土葬向火葬改革D其他风俗:剪辫易服、放足、点头握手、女子承受教育等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1.交通工具开展趋势和中国近代的交通工具A趋势: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演进B交通工具*人力车: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机械动力轮船:1865年自己建造第一艘,轮船招商局火车:20世纪初较快开展电车:1906年*汽车:1924年飞机:1910年如地铁:1969年磁

11、悬浮列车:2003年2.近代以来通信工具的开展邮政事业的开展1866海关开场试办邮政1896正式办理邮政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邮路扩展1949.11邮电部成立,开创邮电合一新时代电报1877丁日昌在架设电报线,自办有线电报开端1906无线电报创设1932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1882传入中国2003居世界第一位,固定移动用户各占一半三、群众传播媒介的更新1.报刊、影视业的开展A群众报业开展*1873年:昭文新报开了国人办报的先例*维新运动:国人办报形成高潮,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民国后:通俗性报刊的更加活泼B播送影视普及*播送第一座播送台:1923年1月23日英美报商在“大陆报中国无线

12、电公司播送台国人自办第一座播送电台:1926年6月1日播送无线电台中国第一座私营播送电台:1927年3月新新公司中国第一座全国性播送电台:1928年8月中央播送电台*电影第一次电影放映:1896年8月,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民国时期:国产电影获得了快速开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孤儿救祖记火烧红莲寺姊妹花渔光曲;抗战完毕后: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松花江上、小城之春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等电影在中国的放映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开展阶段*电视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1958年,电视台现状特点: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2.互联网的逐渐普及

13、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2003年上半年用户到达6800万户,居世界第二位影响:*互联网目前已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互联网在改变单调的政治生活的同时,也在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互联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1.迪亚士、哥伦布开辟的航线 A、迪亚士:葡萄牙好望角 B、哥伦布:西班牙美洲2. 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A、市场联系之路:导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世界市场开场形成商业革命*商品种类-增多*贸易围-扩大*贸易中心-转移

14、*促进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社会分化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开展B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一个联系严密的整体C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导致附属于西方D思想震撼之路:“地圆学说具有科学性;冲击了神学理论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1.殖民扩与掠夺的方式及其影响A方式:掠夺金银财富;屠杀印地安人;罪恶奴隶贸易;不平等贸易B影响*对殖民国家掠夺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为西欧资本主义开展积累原始资本打破世界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严密的整体,促进世界一体化进程*对殖民地是灾难和祸患,造成亚非拉地区的落后殖义带来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殖民地历史的开展和进步三、“蒸汽的力量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A条件 *殖民扩和掠夺资金、海外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