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旅游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251479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旅游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旅游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旅游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旅游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旅游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旅游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旅游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旅游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建设单位:儋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评价单位:海南寰亚生态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二月目 录1 项目概况31.1项目背景31.2工程概况31.3工程建设与规划协调性分析5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7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7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73 环境影响预测与拟采取的主要环措施及效果83.1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源强分析83.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目标133.3 主要环境影响、预测及其采取的环保措施174 公众参与594.1 信息公示594.2 问卷调查604.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624.4 公众参与调查结

2、论63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646 联系方式65421 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儋州市中和镇的东坡书院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通往东坡书院公路条件较差,许多待开发的景观因路不通或道路条件差而导致了其开发程度受到影响,这不仅直接影响到旅游的安全接待,而且严重制约了本地游客的出行旅游以及外地游客游儋州。美洋线至东坡书院公路的建成将缓解该区域旅游服务设施的综合配套程度较低的现状,特别是旅游交通环境将得到很大的改善。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公路项目已于2013年2月17日取得了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关于批复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公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函(琼土环资函2013268号)。原线路起点位于省道

3、美洋线K32+600处,终点位于省道美洋线K41+000处,全长14.841km,路基宽度12m,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行车速度80km/h。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大桥2座、中/小桥7座、平面交叉37处、涵洞76道等。由于规划调整,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旅游公路选线发生变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因此,本项目需重新办理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手续。调整后的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

4、旅游公路工程起点接美洋线(S308)K41+000处,终点接西线高速公路,呈南北走向,道路全长约10.83km,双向两车沥青砼路面,道路等级为二级公路。其中K0+000K3+445段、K6+958K10+825段旧路改造段红线宽度为8.5m,设计车速60km/h;K3+446 K6+958新建公路段(旅游区内)红线宽度15.5m,设计车速40km/h。项目总金额为16027.87万元(包括拆迁、征地、建设、预备等费用),项目建设总投资全部由儋州市政府配套解决。1.2工程概况1、工程位置项目位于儋州市中和镇、新洲镇。2、工程建设内容和规模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旅游公路工程起点接美洋线(S308)

5、K41+000处,终点接西线高速公路,呈南北走向,道路全长约10.83km,双向两车沥青砼路面,道路等级为二级公路。其中K0+000K3+445段、K6+958K10+825段旧路改造段红线宽度为8.5m,设计车速60km/h;K3+446 K6+958新建公路段(旅游区内)红线宽度15.5m,设计车速40km/h。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部分道路沿线征地补偿等工程。4、建设周期工程建设总工期为12个月。5、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16027.8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07万元,占总投资的3.79%。6、工程特性表表1-1 拟建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基本指标1道

6、路等级级二级公路参照B级旅游公路2设计速度km/h60(40)旅游区路段(K3+446 K6+958段)限速40 km/h3设计交通量辆/d13679远期4占用土地亩361.795拆迁建筑物m2847拆除废弃加油站二、路线6路线长度m10.83 7平曲线占路线总长比例%39.20 8直线最大长度m1494.0599平曲线最小半径%200 10最大纵坡及坡长%3.0/16011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型m/处3000/1处凹型m/处2500/1处12竖曲线占路线总长比例%44.137三、路基、路面13路基宽度m8.5(15.5)旅游区路段(K3+446 K6+958段)路基宽度8.5m14路基土石方数量

7、挖方m375520填方m324454715路基防护工程m28962016路基排水工程km10.317路面面积m210150018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四、桥梁、涵洞设计荷载等级公路-I级19桥面净宽m15.50 20大桥m/座245.86m/121中桥m/座88.8m/222涵洞道34 23平均每公里特大桥、大桥长m22 含立交主线桥五、路线交叉24互通式立体交叉(与公路立体交叉)座1 六、沿线设施及其它工程25安全设施km10.83 26绿化km10.83 1.3工程建设与规划协调性分析1、项目与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用地目录(2006年本)限制类项目,不违反限制用地目录(2006年

8、本)的相关规定。经查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旅游公路工程属于目录中的鼓励类项目,即“第二十四条 12 农村公路建设”。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2、建设项目选址与区域规划的相符性(1)与海南省旅游公路发展规划规划相符性根据2011年11月海南省交通运输厅的海南省旅游公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拟建设旅游公路共计1102.49公里,其中“十二五期”共30条,679.79公里,根据海南旅游资源类型分析,将旅游公路分为环岛滨海旅游公路、山地雨林旅游公路、滨河沿江旅游公路及其它旅游公路。本项目纳入海南省旅游公路发展规划中的“其它旅游公

9、路”内。本项目建成后,将儋州市百年古镇中和镇与那大、洋浦以及G98 环岛高速公路的交通联系更加便捷,使该地域成为琼西重要的生活商住区和物流通道。本项目的建设是开发沿线乡镇和旅游景区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善周边乡镇居民生产生活交通出行的重要保障。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符合现行的发展规划。(2)与中和镇规划相符性根据中和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交通规划,“(1)建立镇区外围环路,疏导车辆交通,减少穿越镇区中部解放路的车流量,并充实主干道、次干道之间的支路,形成完善、畅通、安全的网状道路网络。 (2)尽量减少车辆进入历史文化街内部,内部交通以自行车交通和步行交通为主,道路系统相以支路和步行道路为主。(2)

10、尽量减少车辆进入历史文化街内部,内部交通以自行车交通和步行交通为主,道路系统相以支路和步行道路为主。(3)对古城范围内的青石板路进行合理保护,不随便进行拓宽和翻新,尽量保留其原有的石砌路面。”本项目选线从中和镇外围绕过,不经过镇区、建设车辆进入古城内部,符合中和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交通规划的要求。(3)土地利用现状、规划功能、性质和权属 土地利用现状本项目新增用地282.9亩,其中水田89.88亩,旱田49.05亩,林地106.58亩,宅基地3.35亩,荒地30.75亩,河流3.29亩;原道路用地78.89亩,共计361.79亩。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性质及权属项目的建设已取得儋州市国土环境

11、资源局关于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旅游公路用地预审意见(儋土环资【2013】246号)(以下简称“用地预审意见”)。用地预审意见中提到“二、该项目用地规划符合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该项目用地符合国家土地政策。”因此,本项目用地符合儋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根据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当地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及可吸入颗粒物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一级标准,拟建道路沿线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2、噪声环境根据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的结果,对拟建道路沿线地区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从监测与统计结果可看出,所有监测点的监测数据

12、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4a类标准。3、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北门江、天角潭西干渠、三都干渠各项水质指标均能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水质较好。4、生态环境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公路项目经过的地段,以农林生态系统为主体,其评价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其次为林地和居民点植被。道路两侧植被类型可分为自然植被及人工植被两大类,人工植被面积非常大,占植被总面积的93.59%,自然植被仅占植被总面积的6.41%。评价区域生态环境总体质较好,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好,生态敏感性一般。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

13、书院公路项目设计期、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特点和各路段的自然环境特点、评价等级,结合以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类比监测的实践经验,确定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如表2-1所示。表2-1 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范围生态环境评价区内或边界外附近含有城镇、风景旅游区、名胜古迹,故三级评价范围为公路用地界外200m以及取土场、弃渣场、公路施工用地等;水土流失评价以道路施工中产生的填、挖方边坡坡面声环境道路红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环境空气评价范围为道路两侧各200m以内矩形区域。社会环境道路红线两侧各200m以内地区,适当扩大至项目直接影响区。地表水环境跨越河流上游500m、下游200-1000m以内水域。3 环境影响预测与拟采取的主要环措施及效果3.1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源强分析3.1.1 施工期3.1.1.1 噪声施工期间最主要的污染就是噪声污染,大量施工作业机械和运输车辆是主要的噪声源。施工机械设备和噪声源强见表3-1。表3-1 施工机械作业噪声源强表序号机械类型型号测点距施工机械距离(m)最大声级Lmax(dB)1轮式装载机ZL40型590ZL50型5902平地机PY160A型5903振动式压路机YZJ10B型5864双轮双振压路机CC21型5815三轮压路机5816轮胎压路机ZL16型5767推土机T140型5868轮胎式液压挖掘机W4-60C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