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情况对中学生学习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25125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情况对中学生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家庭情况对中学生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家庭情况对中学生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家庭情况对中学生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家庭情况对中学生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庭情况对中学生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情况对中学生学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情况对中学生学习、性格等方面的影响 钟祥三中 邵金刚中学阶段,学校教学条件大致相同,学生的个体学习无显著变异的状态下,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显著影响的作用。本课题进行的是中学生的家长组成情况、家庭经济情况以及家长素质等家庭环境因素与其学习成绩和性格形成的相关性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促进其健康发展,借助实习的机会,我采用问卷法与访谈法对钟祥三中部分学生及部分家长进行了家庭情况调查,力图对家庭情况对学生的影响作进一步了解。 一、学生家庭情况统计抽查49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9人。贫困生居多,且家庭情况比较复杂。通过后来的访谈与调查,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统计如下表

2、:表1 家庭情况调查表家庭情况单亲孤儿留守学生独生子女父母生病贫困特困人数325123444此外,在49名学生中,城镇学生仅有4人,占的比例不到10%,农村孩子则占到90%以上。二、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调查显示,只有4.2% 的家长对“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持完全同意的态度,有15.8%的家长持基本同意态度,有80% 的家长完全不同意这种说法.对“孩子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情绪比学习还重要”这项调查,完全同意的家长占30%,有51.8% 的家长持基本同意的态度,只有18.2% 的家长持完全不同意这种说法。同时,结合个别座谈也进一步了解到,农村学生家长正在逐步改变教育观念,他们普

3、遍认为,如果只关注孩子的学习,而忽视了孩子思想品德、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就不利于孩子正确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调查发现,只有5.7%的家长读过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 11.4%的家长看过曾国藩教子、怎样教育子女、孟母三迁等等相关书籍;20%的家长的教育知识是从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获得的;12.9%的家长在家庭教育知识方面是一片空白.由此可见,目前农村学生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虽有较高的积极性,但还缺乏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有的处于盲从状态。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智力水平也不同,兴趣爱好也有差异,家长应以科学的态度,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及年龄阶

4、段采取不同的家教方法,这样的家教才能成功。三、家庭情况、家长素质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由于学校管理机制方面的原因,学生一个月才有一次双休,因此在家的时间极少。尽管如此,家庭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还是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就学习动力、家长期望及学生压力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调查。首先,在学习动力方面,单亲家庭和孤儿的学习动力明显比较强,学习也很刻苦,成绩都排在班级前20名。其次,在学习期望上,在重点班,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农村贫困生,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期望普遍比较高,有86%的家长表示“上了高中的重点班,就应该要考上大学”,学生的压力比较大。最后,在学习态度上,来自农村的孩子都清楚自己肩负的使命,无论是怎样的家庭背景,学

5、生的学习态度都比较端正,90%以上的学生学习比较自觉。调查有关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情况,有辅导的家长仅占20%, 究其原因是家长知识水平偏低,有些家长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其中教师子女有2个,其中一个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占着绝对的优势,另一位的成绩也在班级前10名。其他学生家长教育水平高的学生成绩有高有低,家长教育水平低的学生成绩也是高低不一。由此可见,学生家长素质高低对学生成绩的好差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绝对。调查发现,农村家庭中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甚至有的家长是文盲。文化程度较高的父母,对子女的学习、生活及心理都比较关心,但还是有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法欠妥,如过分的关心、溺爱等,从而使子女产生

6、逆反心理,或者过分的依赖心理,失去自主性、创造性;而文化层次偏低的父母,虽然关注孩子的学习,期望子女通过学习能出人头地,但由于自己的文化程度有限,或者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而把希望寄托于学校。四、家庭情况对学生性格的影响 或许是学习压力所迫,特别是男生,普遍比较害羞。调查发现,有34%的学生表示对班上的学生不是很了解,同样,其他同学对这一部分同学的了解也比较少;65%的学生不太习惯与别人(特别是陌生人)交流;80%的单亲家庭、孤儿以及留守学生的性格较内向,但是也有的学生较开朗,主要是来自城镇的那一小部分。由于绝大多少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在对新环境的适应以及与同学的相处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7、,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这一方面能够激发他们投身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又有不利的影响,需要学校进一步引导、教育。除父母之外,兄弟姐妹的影响对学生性格的形成也是比较重要的。据调查,97%的学生为非独生子女,而这些学生当中,绝大多数拥有两个以上的兄妹,有的甚至有四姐妹以上,家里的孩子比较多。在农村,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90%以上学生表示,兄妹间的感情很好,平时也乐意与自己的兄妹交流。特别是父母双亡但还有姐妹的同学,这样的感情更为深厚。与兄弟姐妹交流多的学生与班上其他同学相处得比较好,但是与师长的交流相对来说就十分有限了。这一部分学生在同学间比较活泼,但是面对师长则显得十分内向,

8、不愿多讲话,具有双重性。此外,在比较民主的家庭,学生的性格要外向一些,而那些在较保守的传统农村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以及孤儿则多表现为沉默寡言。调查学生消费情况,80%的学生认为父母给的零花钱不多,不会随便乱花钱,有的也只是买些学习用品。学生买零食和玩具类的几乎没有,买课外书的有很少一部分,没有进入特长班或某些辅导班培训。家长给的生活费基本都用于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由此可见,农村学生消费水平不高,这样有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但由于受家庭环境条件限制,学生不能充分发挥潜能,他们的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不能得到全面发展。 五、调查结论1、在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以及家长素质整体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9、父母缺少科学系统的家教知识,这样的状态正在逐渐得到改善和提高。2、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学习自觉性比较高,学习压力也比较大。3、一般来说,家长受教育程度高的,对孩子的关心程度也比较高。然而,很多的家长都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把期望寄托在学校。4、大部分来自农村贫困家庭以及不完整家庭的学生性格都比较内向,他们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中努力寻求心理的平衡点,把一切都放在学习上。5、由于大部分学生属于贫困生,生活费非常有限,这一方面有利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另一方面也对他们的综合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六、几点建议1、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学校应通过举办家长学校,给学生家长学习教

10、育子女的科学知识的机会,同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子女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要成立家长委员会,专门研究家教科学知识,解决家教中出现的问题。让有家教经验的家长体会,交流推广成功的教育经验,使所有的家长能够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2、学校要多做家长与学生的工作,让孩子与父母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特别是在家长会上不能一味地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问题,同时要家长注意对学生情商的培养,使家长树立起“全面发展”的思想,配合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家长有选择地购买一些课外书或带孩子到图书馆去借书、阅读,让孩子提高阅读水平,扩大知识面。家长要尽可能地为孩

11、子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要让家长参与学校重大活动,感受教育的艰辛与神圣,从现代学校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方法中寻找家庭教育的灵感,在与孩子的零距离沟通中体验亲子教育的欢乐。3、学校要特别关注那些来自贫困家庭以及不完整家庭的学生,多开展一些爱心活动,给与他们鼓励与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多组织集体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学会自信、自立,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以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4、通过学校心理咨询活动,了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对子女成长中不利的因素及家庭教育中的片面倾向,及时矫正。 5、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互相配合,保持一致。家庭教育是培养人、教育人的系统工程中的

12、一个重要环节,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某些方面的缺陷。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只有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多渠道一致影响的叠加效应,才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果。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站,家庭环境、 家长素质及家长的教育观念等因素直接影响孩子在校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对于学生家庭教育情况的调查,将有助于家校的相互配合,提高对学生教育教学的管理水平。进而有利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学业的提高。这一次的调查尽管范围比较小,但是调查对象仍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结果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学校和家长都应当重视家庭情况对学生学习、性格等方面的影响,做好相关工作,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