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250172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评估等级ABCD1.专业设置1.1建设与调整市场调研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办学1.2建设规划专业建设规划2.专业教学团队2.1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2.2师资结构职称学历职业*书国家级或省级师资培训经历社会服务经历生师比双师素质比例专兼教师比例及承担专业课时比例2.3师资水平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主持或参与教学科研课题发表论文3.课程建设3.1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3.2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能力本位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达标率课程标准整合或新开发的课程3.3教材建设近3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使用率教材编写3.4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践教学比重课程设计方案3

2、.5教学资源专业教学资源库院级以上精品课程及教学资源4.教学经费与设施4.1教学经费教学经费使用4.2实训设施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实验、实习开出率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校外实习基地5.教学管理5.1质量控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毕业生跟踪调查新生素质调研5.2实习实训管理顶岗实习检查与控制实习专业对口率实习责任保险投保率6.规模、质量与效益6.1招生规模招生规模6.2知识能力素质职业*书获取率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统考合格率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95%以上技能大赛获奖6.3就业创业与社会声誉毕业生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学生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满意度7.社会服务7.1技术研发横向课题及技术服务或科技推广7

3、.2社会培训社会培训人次与创收说明:1.上表48个主要观测点中,标有”的是控制观测点,共10个,标有” 的是重要观测点,共32个。2.专业评估的结论设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结论标准如下:优秀:全部观测点中,A31,C6,D0;控制观测点均为A;重要观测点中,A20,C3。若有1条不满足上述条件,则降级。良好:全部观测点中,A+B25,C14,D7;控制观测点为A+B7;重要观测点中,A+B19,C7, D3。若有1条不满足上述条件,则降级。合格(达标):全部观测点中,A+B+C27,D14;控制观测点均为C或以上;重要观测点中,A+B+C19。若有1条不满足上述条件,则降级。不合格

4、:不能完全满足合格条件。. z.-滨州职业学院专业建设评估标准及内涵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建设标准重点考察内容AC1.专业设置1.1建设与调整(1)专业设置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围绕行业企业对应职业岗位(群)的变化,每年开展市场调研,拓展专业面向,具有各年度专业调研报告,开展专业论证;(2)形成了以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和机制,每年有董事会(理事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原始记录。(1)专业设置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定期开展市场调研,围绕行业企业对应职业岗位(群)的变化,开展专业论证,进行专业改造;(2)建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在人才培养、

5、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每年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各种活动的原始记录。(1)专业调研报告及调研的各种原始资料;(2)专业董事会的标准文件及活动记录;(3)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活动记录;(4)校企合作协议及开展各种合作的记录。1.2建设规划制定了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分期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被确定为院级及省级特色专业、或国家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地位凸显。制定了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分期建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专业建设符合学校整体发展整体规划。(1)专业建设规划或建设方案;(2)院级及省级特色专业、或国家重点建设专业佐证材料2.专业教学团队2.1

6、专业负责人(1)具有本科学历,教师系列高级职称,从事本专业教学5年以上,具有技师职业资格或非教师系列中级技术职称执业资格,经常参加行业企业的相关活动,企业研修经历不低于1年;(2)参加国家级或国外师资培训,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教学改革课题1项、省级科研课题1项以上,或有2篇以上与专业相关的论文在中文核心期刊等以上刊物发表。(1)具有本科学历和中级职称,具有相关专业高级工职业*书,从事本专业教学3年以上,熟悉行业产业和本专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企业研修经历不低于6个月;(2)参加省级以上师资培训,主持或参与校级以上教改课题研究或参与市级以上课题研究,或有2篇以上与专业相关的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

7、)专业负责人职称、学历、职业*书、国家级或省级师资培训经历、企业研修经历、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及社会培训等活动各种佐证材料;(2)主持或参与教学、科研课题,发表论文等佐证材料。2.2师资结构(1)学生:专业教师27:1;(2)兼职教师与专任专业教师比例1:1以上,承担专业课时比例20%以上(顶岗实习除外);(3)专任专业教师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40岁以下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不含在读)的比例25%;(4)专任专业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30%;其中,副教授不少于2人;(5)双师型”教师比例85%,每名专任专业教师都有紧密合作企业经历。(1)学生:专业教师30:1;(2)行业企业的兼职

8、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的70%以上,承担专业课时比例15%以上(顶岗实习除外);(3)专任专业教师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40岁以下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可含在读)的比例10%;(4)专任专业教师中,中级职称比例50%;(5)双师型”教师比例70%,每名专任专业教师都有紧密合作企业经历。(1)专业教师职称、学历、职业*书、国家级或省级师资培训经历、企业研修经历、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及社会培训等活动各种佐证材料;(2)兼职教师的聘任协议书、职称、学历、承担专业课时(课程表、课时津贴证明等)等活动各种佐证材料。(根据有关规定,兼职教师按每学年160学时折合1人)。2.3师资水平(1)教师教学

9、质量评价平均95分以上;(2)制订专业教研、科研工作方案,人均主持或参与市级以上教研和科研项目1项以上、获得市级以上教研和科研获奖成果1项以上、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篇以上;(3)具有全部专业课程的高质量的课程设计(含整体和单元设计);(4)具有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每年40%以上专任专业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培训和进修;每3年要有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锻炼。(1)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平均90分以上;(2)制订年度专业教研、科研工作方案,人均主持或参与市级以上教研和科研项目0.5项以上、获得市级以上教研和科研获奖成果0.5项以上、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0.5篇以上;(3)具有专业核心课程的高质

10、量的课程设计(含整体和单元设计);(4)具有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年度师资培训及研修计划,每年20%以上专任专业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培训和进修;每3年要有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锻炼。(1)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课程设计,师资培训,企业研修,主持或参与教学、科研课题,发表论文等佐证材料;(2)专业年度教研、科研工作方案,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年度师资培训及研修计划等标准文件。3.课程建设3.1人才培养方案(1)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区域产业特色鲜明,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明确,素质、知识、能力结构合理,人才培养规格明确,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教学进程安排科学合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2)人

11、才培养方案有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社会调研和方案论证充分,审批程序严密。(1)培养目标定位基本准确,具有一定区域产业特色,素质、知识、能力结构基本合理,人才培养规格明确,体现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主线,教学进程安排比较合理,基本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2)人才培养方案有相关行业企业人员参与,经过社会调研、论证和审批。各年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标准文件,及其论证、修订、审批的过程性记录。3.2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1)重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构建了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理论实践一体化,与职业资格标准、行业规*相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2)课程标准(含顶岗实习课程标准)、技能标准等科学规*,专业课程达标

12、率100%,重新整合或新开发的课程在5门以上。(1)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力度较大,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与职业资格标准、行业规*相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2)课程标准、技能标准等较为齐全规*,专业核心课程达标率100%,经过整合或新开发的课程在2门以上。(1)课程标准、技能标准文件,及其论证、修订、审批的过程性记录;(2)达标课程及新整合开发的课程的规*性教学文件(教学设计、教案、课件等)。3.3教材建设(1)主编国家规划教材或省级优秀教材1本以上;选用近3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不少于80%;(2)具有高职特色的高质量的校本教材3种以上。(1)选用近3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不少于70%;(2)具有高

13、职特色的较高质量的校本课程或教材1种以上。(1)专业教材使用清单;(2)统编教材或校本教材清单及佐证资料。3.4教学方法与手段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比重应达到总学分(学时)的50%以上,教学效果好。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比重应达到总学分(学时)的40%以上,教学效果较好。(1)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2)实践教学安排情况(人才培养方案)。3.5教学资源专业教学资源先进、丰富,建成广泛共享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成省级精品课程3门以上。专业课程课件、教案、教学日历等教学资料齐全,建成院级精品课程1门以上。专业教学资源库、院级以上精品课程及教学资源;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料。4.教学经费及设施4.1教学经费教学经费全部用于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经费用于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比例达到90%以上。教学经费支出清单。4.2实训设施(1)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理工农医类5000元,其他类4000元;(2)实验、实习开出率达100%。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完善,执行良好,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高; (3)校外实习基地5个以上,有协议、有计划,行业企业实习指导人员数量、素质、结构满足实学生顶岗实训要求。(1)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