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建议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249755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建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建议【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 国家富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潜力巨大,很多重大经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依 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 结构不协调问题。所以,解决“三农问题”迫在眉睫。【关键词】农村农业农民【正文】一、“三农问题”的含义“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农业问题主要突出的是农业 产业化问题;农村问题表现为农村城市化,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 农民问题表现为农民市民化,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 要是指文化素质。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

2、问题是减负问题,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 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价值,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和生存条 件;农民将所得收入用于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二、“三农”问题的现状我国的农村一直在持续膨胀,这是过去和现在的基本现实,城市的发展甚 全还没有达到能容纳农村增加出来的那部分人口的水平。强调经济增长高于一 切,经济增长得益于以牺牲眼前利益为代价的高比例投资,得益于对重工业的集 中投资,而这种做法就使农业的发展更加不能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虽然在一定 能够程度上使农民的货币收入增加了,但没有出现一个有效的组织或市场刺激或 拉动他们消费,去改善他们自身的生活水平。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农

3、村、农业, 农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生活条件改善了,部分地区有条件以机械代替 人畜合力进行农业作业,农民的货币收入增加了等等。但是离现代化也只是进了 一步而已,就目前的状况,问题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1、我国农村现状(1)农村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太低,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市场组织能够 将千百万分散、狭小且一样的家庭生产与国内、国际大市场联系起来。(2)普遍被农民接受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善农村土地的所有制性 质,让耕地变为其他用途的可能性仍很高。(3)自然经济所占比重仍然较高,农民绝大多数还处在自然经济状态下, 机械化试行仍然局限在一定的范围,靠人畜劳作仍然是我国农村的生产常态。(4)

4、有些农民的经济重心已转入城市,但是他们的户 仍被城市所排斥,城镇户口的优越性促使部分地区的农村的畸形发展。(5)村庄道路状况差,饮水困难,文化基础薄弱,公共基础设施普遍没有 或较差,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社会保障堪忧,医疗资源严重缺乏,教学资源 缺乏和教学质量低。2、我国农业的现状(1)人均只有1亩多一点的耕地,这是我们思考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基 本出发点。(2)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还处在人畜合力的自然生产状态,农民仍处在 地少地小、人畜耕作、广种薄收的,依靠土地数量的传统农业中。 (3)我 国有条件的地区农业机械化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基本上还 是小型农机具,一些大规模、联合

5、生产的机械应用很少。3、我国农民现状(1)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数低,其生活质量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有相当大的 差距。(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一方 面表现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不断下降,另一方面表现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增长率远低于GDP的增长率。(3)城乡收入差距很大我国城乡差距表现在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就业差距、教育方面差距、医疗 差距、社会保障差距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方面的差距。就表而言,主要探讨城 乡收入差距方面。其表现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城乡居民的 恩格尔系数上。三、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建议1、解决农村问题的建议(1)由国家提倡地方投

6、资,完善农贸市场的建设,增加信息流通,让农民积 极参入,使农民能够和乡镇联合起来,加强农产品加工,增加附加值。(2)设立示范区,使土地可以自由流转,让那些已经城市化的农民放弃自己 的承包土地,让换去的资源投入到城市建设。(3)推进户籍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将 居民分割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城镇户口和农业户口。农民市民化首先要取消这种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从而使城乡居民在城市和农村 流动和居住地不受户籍的限制。(4)取消各种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使之与城市居民享受平等的政策和机 会,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有法可依,违法必究。(5)注重地方经济发展,加

7、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大财政在农村教育、医疗、 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方面的投入力度。2、解决农业问题的建议(1)农业现代化意味现代技术装备农业,更意味着规模经济,所谓规模经济, 是指家庭劳动力、现代技术、耕地面积的有效配置。而这样的现代化只能处在理 想的状态。至少我国目前的土地状态是不能满足这一要求的。但我们可以继续走 稳产、高产的老路。除改良种子、发展高效低毒农药和高效化肥外,关键是加大 对水利农田基础建设的投入。(2)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形成区域化、专业化农业区。 设立示范区,推广成功经验和理念,逐渐形成特色农业区。(3)加大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力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我国解决

8、了粮 食产量问题,这是农业科技和人才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突破。建立农村技术 推广站,由其给予农民补贴、推广新型农产品,保持和农民的特殊关系并为进一 步合作打下良好基础。(4)国家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减免关于农业方面的相关税费,刺激农民种田 积极性,保证国家的农业地位。3、解决农民问题的建议(1)国家一方面要保证农产品的价格收益。这就要求在价格机制上特殊化, 制定最低保护价,特别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作物的价格。保证农民获取一 定的价格收益,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另一方面要保证农民的 资产收益。农民的资产主要在地产(尽管是使用权)和房产。这就要求土地资产和 房产流动、转让和被征用

9、都应该得到足额的补偿。为此,需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使农民利用商业化吸引商业资金进入农业,改变农业生产质量,增加农民收入。(2)降低各种农药化肥的价格,控制地方财政对农民的各种滥收费,以减轻农 民的负担。对天灾引起的农产品歉收,建立一套应急措施,保证农民在荒年能够 安然度过。(3)创造各种机会促使农民工进城,支持城市化建设,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又保障了现代化建设。这是解决我国产业结构困境的一个重要措施。(4)鼓励从当地走出来的优秀资源支援家乡建设,从财力、人力、物力等等方面帮助家乡新农村建设。玲I(5) 国家切实可行的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减少政治权利带来的分配不平等, 增加农民收入。【结语】解决“三农问题”不仅需要国家加大倾斜政策,资金力度,而且农民自 身也需要创造机会,有条件的地方兴办乡镇企业,发展农村信贷业务,切实通过 多种措施改变农村贫困状况,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参考文献】1 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罗伯特吉尔平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 黄河边的中国曹锦清著上海文艺出版社3 现代化的陷阱何清涟著 今日中国出版社4 中国的现代化罗兹曼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