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葵种植技术栽培规程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249567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葵种植技术栽培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食葵种植技术栽培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食葵种植技术栽培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葵种植技术栽培规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葵高产栽培技术规程l=j1=1食葵具有喜冷凉,耐干旱、贫瘠的生长特点,是比较适宜于本分场的气候 特点种植的作物之一。多年来在本分场均有零星和大量种植的栽培历史。食葵 植株高大,茎粗叶茂,生长旺盛,需肥量较多,尤其是对钾的需要比常规作物 更多,据介绍,每生产100公斤葵花籽需吸收纯氮3.3-6.1公斤,纯磷1.5-2.5 公斤,纯钾6.3-13.9公斤。依据食葵的生长习性和本分场的栽培实践,制定丰 产栽培技术规程如下: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本地种植的丰产性、适应性、商品性均较好的品种x3939、0409, 该品种株高170-180cm,生育期100-105天,最高亩产量可达到330公斤以 上。二

2、播前准备在冬前犁翻耙耱的基础上,在春季表层土壤化冻之后,即进行耙耢、平整 土地工作,对于土块大而多的区域,进行机械镇压,使土壤达到平、绵的待播 状态,在耙地前喷施地地乐胺200-250ml/亩,或氟乐灵100-150ml/亩,进 行杂草土壤处理,要求喷药后8小时之内进行耙地,耙地深度5cm左右。三、播种工作(一)肥料准备:每亩底肥二铵15公斤、磷肥50公斤,硫酸钾15公 斤,尿素5公斤。(二)底肥施用及覆膜:在特药播种结束后,为了达到保墒的目的,立 即用施肥机将底肥施入距地表10cm以下的土壤中,再在进行耢平工作后进行 铺膜,膜面平整紧贴地面,要求地膜二边压严压实。(三)种子处理:点种前种子必

3、须进行药剂拌种,防治地下虫害用55% 甲伴磷按种子量的0.1%-0.2%拌种。(四)点种:点种时间在4月底至5月上旬,每亩保苗2800-3000株 左右,一队区域50cm宽地膜。每膜两行,株距60cm,小行距在25-30cm 左右,丁字型点种。六队区域用1.45米每膜4行,行距50cm左右,株距 35-40cm,每穴点籽按照1-2-1粒进行,点种深度3-5cm。土壤墒情不好时可适当深播,但最深不得超过6cm。、田间管理(一)除草掏苗:出苗后对杂草仍较严重的区域,可在出苗后一定时期 用灭生性除草剂草甘麟和百草枯进行一次机械定向叶面防除。在出苗时对于苗 孔错位的及时进行放苗,在幼苗1-2对真叶时及

4、时进行间定苗。在3-4片真叶 时人工锄草,及时在膜上撒土压膜,使地膜紧贴地面,另外在现蕾前15天左 右进行一次人工锄草工作。(二)浇水施肥:由于严格控制头水时间,可明显降低株高,因此要根 据生长实际延迟头水浇灌时间。一般第一次浇水可控制在6月中旬左右进行, 在6月底和7月初的现蕾初期结合浇第二水,在水前施尿素20公斤。第三水 在7月下旬进行,第4水在8月中下旬进行。(三)在开花期引进蜜蜂进行昆虫授粉,增加结实率,提高产量。五、收获当食葵盘面变黄,茎杆黄色,舌状花脱落,种子壳坚硬,即可收获,为提 高效率,用机械脱离机进行直接脱离。收获后应及时晾晒,勤翻动,以防因长 时间堆闷而掉皮和变质。国营八一农场东寨分场2014年3月15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