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的需求、渠道及技术壁垒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24828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中的需求、渠道及技术壁垒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碳中的需求、渠道及技术壁垒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碳中的需求、渠道及技术壁垒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碳中的需求、渠道及技术壁垒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碳中的需求、渠道及技术壁垒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中的需求、渠道及技术壁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中的需求、渠道及技术壁垒(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碳中的需求、渠道及技术壁垒一、新风口将至,再生资源将由 “鼓励回收”转向“需求 驱动”(一)回顾过去,回收 -加工 -利用三大再生资源环节各具 发展局限再生资源产业链可简化为上游回收 - 中游加工 - 下游利用三 个环节,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具局限。再生资源通常由各类回收 网点、第三方回收机构或其制造商进行回收,而后收集到的再 生资源运送中游企业进行处理加工,最后再生资源终端产品出 售至相关制造业或材料企业。上游回收环节分散:部分子行业中企业需获取牌照才可进 行对应废物回收,而牌照的强地域性,导致相关再生资源回收 分散。同时,大部分子行业长期缺乏相关部门规范、监管,未 形成产业集群,回收体系相对分

2、散。中游加工环节技术壁垒不突出:再生资源行业中的处理及 加工企业主要受补贴、牌照及监管三种方式约束。政府补贴旨 在引导新生行业发展,但同时也会使业内企业对补贴形成依赖。此外,市场上通过牌照进行管控的方式会导致部分阶段牌照发 放速度与实际的处理量增速错配,导致部分行业中存在大量技 术落后、违法加工的中小企业抢占再生资源,造成再生资源的 浪费,也限制了正规企业的发展。下游利用环节需求不旺盛:再生资源经加工处理可获得对 应再生产品,而部分产品因品质不及原生产品或价格接近原生 产品,使得再生产品需求较低。此外,国家政策扶持下,部分 再生产品的销售依靠补贴或税收优惠,产品自身竞争力低下。我们结合再生资源

3、统计年鉴回收的再生资源品类并给予补 充,最终得到 12 个再生子行业,总体符合上述表述。 12 个子 行业中半数以上需要资质或牌照才能开展业务,例如废电拆解 行业多年以来具备拆借资质的公司数量始终保持在 109 家,危 废资源化行业回收及处置危废均需要危废经营许可证;部分行 业需要政府补贴保障企业的盈利水平,例如废电拆解行业补贴 政策持续多年并逐渐退坡;多数行业的再生技术尚未成熟,再 生料相比原生料在品质和价格上没有优势,需求不足也打击了 再生资源利用企业的积极性。形成上述现状的原因有三:一是从鼓励前端出发的再生资 源利用政策,符合我国此前国情。我国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对 工业原料的需求本已十分

4、旺盛,若为驱动再生料的使用而限制原料的来源将导致原料价格上涨,增加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并 延缓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此外,先前我国再生资源利用技术 并不成熟,无法最大程度利用再生资源的价值,再生料也难以 满足生产的要求。我国资源品大量沉淀在生产生活环节。伴随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回收体系逐渐完善,技术也不断 成熟,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价值逐渐显现出来,近年来我国再 生资源回收总值在第二产业 GDP 中占比不断提升;同时我国工 业化经过数十年的建设,资源品迎来集中报废期,例如我国的 铝消费量自 2003 年以来大幅增长,而铝制品的平均报废周期为 15 年 78 年, 2017 年之后将迎来铝制品

5、报废高峰期,废铝产生 量增速将达到 15%以上。二是我国原生材料价格与再生材料价格并未显著拉开,因 此企业使用再生料需求不旺盛。 2018 年我国再生精铅在原生精 铅保持同向波动,价差保持在 1000 元 / 吨以内,再生精铅价格 优势较小。同时,再生铜、再生铝等再生金属较其使用前品质 降低,最终与相同杂质含量的原生金属为同一销售渠道,并无 价格优势。对于企业而言,使用再生料往往还需要投资相关产 线,进一步降低企业再生资源利用意愿。三是行业补贴及牌照的模式便于再生行业的监管,废电拆 解及危废资源化行业为其典型代表。废电拆解企业需获取牌照 , 资质企业在拆解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后可获得补贴,无资质企

6、业由于缺少补贴收入而逐渐被淘汰,多年来具备废电拆解资质的 企业始终保持在 109 家,行业运作逐渐规范。而危废资源化企 业必须获取危废经营许可证才可进行危废处置,资质审批流程 较长且严格,行业门槛较高。(二)着眼现在,再生资源回收体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我 国 再 生 资 源 回 收 量 持 续 增 长 , 再 生 资 源 回 收 总 额 2015 年 后 进 入 快 速 增 长 期 。 2012-2019 年 我 国 再 生 资 源 回 收 量 稳 步 提升,20112019 年 CAGR 达 10.1%。但 2015 年我国主要品种再 生资源价格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持续下行,再生资源回收总 值

7、同比下跌 20%。而后 2016 年初疲软低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开始反弹,再生资源价格回暖,再生资源总值持续升高。再生资源回收总值自 2015 年后以高于第二产业 GDP 的速度 增长,印证再生资源回收率提升。 20162018 年我国再生资源 回收总值增速显著高于第二产业 GDP 增速, 2019 年两者水平相 近 , 2015-2019 年 复 合 增 速 分 别 为 15.0%.9.6% 但 我 国 再 生 资 o 源回收率较部分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就塑料回收而言,我 国整体回收率为 25%, 欧盟部分国家可达到 50% 以上,立陶宛甚 至已达 74%,我国塑料垃圾回收仍存较大空间。

8、我国再生资源的演绎逐步过渡到需求为主,通过控制后端利用需求驱动再生资源行业发展。过去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市场 中充斥着大量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他们以低成本产出低质量 再生产品,挤占正规企业市场、浪费再生资源并造成环境污染。随着各子行业法律法规日渐完善,行业门槛不断提高,落后产 能逐渐被淘汰,行业规范化运作,市场需求由廉价低质产品转 向合规高质产品。行业乱象整治之下,行业环境改善,下游需求驱动全产业 链发展。以废钢行业为例, 2016 年以前,受中国钢铁行业整体 疲软和大规模废钢被非正规消费(地条钢)的影响,中国市场废 钢价格持续下行。“地条钢”生产工序简单、成本低,但质量远 低于国家质量标准、环境

9、污染严重。 2016 年 7 月 2017 年 6 月,我国重拳打击“地条钢”,期间废钢需求下降,废钢价格下 降、出口量增加。随着钢材存量减少、大宗商品价格回暖,废 钢需求增长,废钢的消费逐渐向正规钢厂转移。废钢价格以高 于钢材的速度上行,废钢需求带动废钢价格上涨,废钢回收量 持续增加。(三)展望未来,需求驱动再生资源体系流转碳中和+洋垃圾禁运背景下,再生资源具备减排效应+供给 资源双重属性,下游需求大增驱动行业步入高增长期。碳中和 背景下,再生资源减排属性突出,利用再生资源可助力企业降 低碳排成本;高碳排放行业产能扩张受限,叠加洋垃圾禁运, 资源供给不足,再生资源可弥补资源缺口。凭借双重属性

10、再生资源迎来发展机遇,下游需求大增,行业从回收驱动模式转向 需求驱动模式,步入 2.0 时代开启高速增长期。再生资源减排属性突出,碳中和目标提振企业回收利用需 求。在双碳目标下,高碳排放企业减排压力较大,而每种再生 资源的循环使用都可以减少“开采原材料、原材料初加工”时 的碳排放。碳交易制度建立后,重污染企业需长期购买碳配额 实现碳排达标,叠加高昂的碳排超标罚款预期,企业更有意愿 通过循环再生、节能增效和能源替代来实现永效减排。除碳交 易制度外,我国也有望进一步引入碳税,提高碳排放的成本, 企业将更有动力使用再生资源替代原生资源,对再生资源需求 的增长将进一步刺激再生资源价格的上涨,从而增强再

11、生资源 企业的盈利能力。碳中和目标带动再生资源行业步入发展的快 车道。碳中和目标下原生资源产能扩张受限,再生资源成为重要 补充。以电解铝为例,电解铝作为高碳排放典型行业首当其冲, 产能率先受到控制, 2017 年供给侧改革中发改委等四部委开展 清理整顿电解铝行业违法违规项目专项行动,淘汰大批落后产 能,遏制电解铝行业产能增长势头。 2020 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提出后,电解铝作为高碳排放行业产能增长更加受限,发改委 已发布政策严禁对电解铝行业实施优惠电价政策,预计短期内 电解铝产能天花板在 4500 万吨 /年左右。其他高碳排放行业也存在较大的减排压力,产能增长也将放缓,原生材料供给或有 降低

12、趋势。在此背景下,再生铝将成为重要补充来源,行业景 气度持续提升。十四五循 环经济 发展规 划发布 ,5 万亿市场 空间开启。国 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围绕工业、社 会生活、农业三大领域,提出到 2025 年基本建立资源循环型产 业体系,主要资源产出率比 2020 年提高约 20%,对农作物秸秆、 大宗固废、建筑垃圾、废纸、废钢、有色金属的利用率或使用 量作出明确规划,并针对目标部署五大重点工程(包括大宗固 废利用工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等)和六大重点行动(包 括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提质行动、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 专项行动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 5 万亿元。碳中

13、和背 景下,循环再生乃大势所趋。洋垃圾全面禁运,再生资源弥补供给缺口。自2017 年国务院首次禁止洋垃圾入境后,相关再生资源量骤减,2018 年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和废旧纺织品的固废进口量下 滑 45.1%,2019 年 再 次下 滑 40%, 进口固 废 价 值 占 回 收 总 值的 比例由 2017 年的 20%下降至 2019 年的 8%。2017 年以前,洋垃 圾是我国工业重要原料来源,废纸占比在 25%以上, 废有色金 属、废塑料均在 10% 以 上 , 洋 垃 圾 禁 运 后 , 进 口 固 废 量 占 产 成 品比例骤降,工业产品原来来源出现缺口。 2020 年 11

14、 月生态环境部等四部委再次发布政策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预计再 生资源进口量将进一步缩窄,全面禁止后产生的巨大的资源供 给缺口,将通过国内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弥补,极大地促进我 国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再生资源行业进入需求驱动时代,开启良性发展周期。过 去回收渠道分散、企业技术落后,资源回收的数量和质量与原 生材料相比并无优势,下游生产企业对再生资源的需求并不强 烈,政策对再生资源的态度是鼓励,通过补贴、监管等方式促 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在洋垃圾禁运后,生产资源出现供给 不足,叠加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再生资源弥补需求缺口、 促进企业减排的作用显现出来,对再生资源需求大增。下游需 求增长反作用

15、于上游和中游,由于再生资源行业分散的特点, 多数企业市占率不高,为了提高竞争力,开拓回收渠道、加强 技术研发成为企业的发展方向,预计在龙头企业完善回收渠道 布局、形成技术壁垒后行业将加速整合。二、 12 行业归类,技术壁垒、回收渠道整合能力的行业将 先行一)十二大子行业包罗万象,竞争格局高度分散再生资源来自于居民生活、工业制造等各个领域,对应的再生子行业繁多。我们从上游材料来源着手分析其分类,最终 将再生资源行业分为 12 个细分行业:汽车拆解、废电拆解、船 舶拆解、电池回收、危废资源化、再生塑料、再生纸、再生玻 璃、再生纺织、再生水、餐厨垃圾资源化和建筑垃圾资源化。12 个再生子行业成熟度略

16、有不同,在具备再生行业共性的 同时各具其特点。再生行业囊括众多子行业, 12 子行业初露头 角。部分子行业更为成熟,行业龙头现已走出,业内上市公司 数量更多。部分子行业,如再生玻璃行业,市场格局极其分散, 对应大型企业较少。各个子行业竞争格局:废电拆解市场当前相对集中,其余 再生资源细分行业竞争格局均较为分散。 2021 年第一季度,废 电拆解行业中处理量前五的企业在市场处理总量中占比达 66.5%, 处 理 企业 集 团化 发 展日 益 明显 。 而其 余 再生 资 源细 分 行 业均处于中小企业较多、市场格局分散状态,市场集中度有待 进一步提升。市场空间广阔行业格局分散,下游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具 备 技 术 壁 垒 、 回 收 渠 道 整 合 的 行 业 将 率 先 走 出 。 通 过 分 析 12 大再生资源子行业后可以看出,再生资源行业整体为 ToB 商业 模式,由于上游资源分散,区域性特征明显,导致各个子行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