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出师表的读后感个人收获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247668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出师表的读后感个人收获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于出师表的读后感个人收获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出师表的读后感个人收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出师表的读后感个人收获(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出师表的读后感个人收获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出师表的读后感个人收获,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关于出师表的读后感个人收获 篇1一听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们就会不由自主想起诸葛亮来,诸葛亮的?出师表更是叙述了一对君臣之间的感恩图报之情,?出师表不知打动了多少志士的心,千百年来一直在他们中间传诵,鼓励着他们发奋有为诸葛亮辅佐刘备,历经艰难坎坷,终于建立了蜀国。两年后,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十六岁。诸葛亮统率蜀军北京,驻军汉中,准备讨伐曹魏,夺取中原,光复汉室。刘禅昏庸懦

2、弱,诸葛亮颇有后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希望刘禅继刘备遗志,振作精神,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尽心国事,匡扶汉室,统一天下。文章中有两句,说尽了诸葛亮的一生,“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是蜀国的顶梁柱,他的这番陈词,慷慨而情深,大义而忠烈,说明自己对蜀汉的忠诚,既是报知遇之恩,也是尽为臣之责,意在劝谏刘禅发奋有为,励精图治,严明法纪,已完成刘备的未尽之业,统一中国,可谓用心良苦。诸葛亮不仅足智多谋,更看出的是那份竭尽为蜀汉效忠的心愿,满篇尽是治国之宝鉴,而情牵其文,感人肺腑,动之以深情,晓之其大意,而且反复提到刘备的“遗德、“遗诏,陈说自己匡扶汉室的决。我想,诸葛亮能成

3、为我们妇孺皆知的人物,不仅是因他的智慧,更是因为他的忠义啊。“?出师表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仲伯间历来以诗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唯独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于历史典册,而且灿烂于文苑,焕发出精神的光辉。这里面的君臣之间的忠义,感人肺腑之情,感染了千秋万代的人民,让这个名臣成为智慧与忠义的化身。关于出师表的读后感个人收获 篇2?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汉后主刘禅的一封奏折。说是奏折也不太准确,它更像是诸葛亮对刘禅的冀望。当时的天下大势,大家一定都很熟悉:曹魏国力最强,孙吴次之,刘汉的势力可谓小之又小。诸葛亮请兵平定北方,意在一统中原。在临出发前写了这份奏折,当时诸葛亮采取采用了“劳师以袭远这一兵家

4、大忌的策略,能否安全归来,还是个谜。虽然刘禅昏庸无能,但诸葛亮仍尽其所能,将小人和贤人的名字。希望他远小人、近贤者,重振汉室,以图完成刘备的夙愿。我们可以想象,一位“孤儿,早早就没了父亲,是一位位国家的贤臣,将他养大,并尽心辅佐。如果没有这一位位的贤臣,恐怕汉室以后也无法振兴。刘禅也会不再是一国之君。诸葛亮不求名利,一心辅佐皇帝,“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表明了他的忠诚。此文是奏章,多以议论为主。诸葛亮想让后主明白先帝的艰难,想鼓励他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因而文中间也说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随先帝的原因,他对刘氏父子披肝沥胆,将所有情感都融入了这一段文中。因此,?出师表也被誉为天下第一表。“

5、报先帝、“忠陛下的线索贯穿全文,处处不忘“遗德、“遗诏,冀望后主刘禅完成“兴复汉室的重任。虽然最后事与愿违,但诸葛亮的这份忠心,也值得后人去铭记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封带有家书意味的.奏折,满含了君臣之间的真情,而这种真情,值得我们静下心来慢慢回味关于出师表的读后感个人收获 篇3今天读的是九上的语文课文?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的名篇,我想:这既然是“神人诸葛孔明先生写的,那可真是要好好拜读一番。便认真的读了起来。果然是一位大家啊,第一句话里就有我不认识的字,汗幸好哥哥的书上标有拼音,要不今天可真是要出丑了。研究了一会儿后,屋里便传出了我朗朗的读书声,读着读着,我就陶醉在了这精炼、美妙的文字里。

6、虽然这只是一次请战书(请求后主同意他去把曹操的大本营包了饺子),但是却写得气势磅礴,诸葛亮为人的大气,豪迈之情不知不觉的便流露在字里行间,使我王某人(嘿嘿,献丑了)不禁深深拜服了一把。这篇表里还反映出了许多问题和道理,许多也是我们当代人很需要学习的。比方这一句: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尔后汉所以倾颓也。意思就是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先汉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是后汉所以衰败的原因。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我们要将于君子相交,与君子在一起时间长了,就能收到君子的感染,久而久之,自己也就成了君子。我们应当远离小人,和小人呆在一起时间长了,自己也会变的小人。这就和“与

7、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的道理是一样的。从这篇表中,也能充沛看出诸葛亮的谦虚,如“庶竭驽钝一句中,驽钝就是诸葛亮的谦辞。这里也充沛看出了诸葛亮的大家风范。总之,读?出师表一文,感受颇多。关于出师表的读后感个人收获 篇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天,在阅读陆游的诗集时,我偶然发现了这句诗文。起初有些大惑不解,后来读了?出师表一文后,我逐渐明白了。?出师表的前五段主要讲述了诸葛亮对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倡议。第一段中诸葛亮分析了天下大事,提出了广开言路这一政策;第二段中,诸葛亮为后主分析对宫中府中赏罚不一,会使朝廷动摇,

8、借此又强调了严明赏法这一内部政策;三到五段中诸葛亮提出了最为重要的倡议亲贤远佞。后局部中他讲述了征战史和对后主的劝谏,说明了自己对汉室复兴的决心。在此表中,我真正见识到了诸葛亮的才华横溢,为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认为三条倡议中最好的还是亲贤远佞,它是其他的根底,也是关键局部。因为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广开言路,接听善意之言;严明赏罚才能真正的做到。其实,诸葛亮的这三条倡议在实际生活中也十分实用。我们只有广开言路,听从多方面的倡议,从中仔细的筛选,才能将事情做得更好;而且如果赏罚不严明,则不同的人犯下同样的错,受不一样的处分,大家一定会有意见,弄得大家不和睦;再者说我们在社会上与一些小混混长期接触,定然会去一些不良的场所,会学许多坏的习惯。所以,这篇千古名文值得我们去细细的品味,好好的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