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探讨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247573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探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探讨李志军课堂教学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为了改变传统美术课堂中教师画一笔,学生跟一笔;教师讲一遍,学生画一遍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我们尝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采用“想-做-玩-赏”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模式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思维,引导学生团结互助,共同进步,营造了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设计.应用 这是给予学生一个想象构思的空间,是一个动脑的过程。 艺术不是现实的简单模仿。没有想象,便没有科学发明,更没有艺术创造。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儿童是最富于幻想的,他

2、们的思想可毫无羁绊的任意驰骋,神奇的天体,地上的花草、树木、河流等,一切都会令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然而使人忧虑的现状是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现行教育方式限制了儿童的想象力,经过2-3年的学校教育,他们便会自动放弃原来的想法,此时儿童常常不安地问;“我画的像不像?”作为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引导鼓励儿童大胆去想象、去创造,不能轻易否定儿童不合常规的想法,或动辄以“异想天开”“胡编乱造”等带有明显贬义的话训斥儿童,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儿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象时,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充分肯定,不拿自己的观点左右或制约儿童,鼓励和欣赏孩子们探索发现新知,产生标新立异的创意

3、。相应地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唯有以创造来教会创造,以创造来激发儿童的创新潜能,使他们做到敢想、敢说、敢做。 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我设计的服装时,我先布置了一个模拟服装城,让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来挑选衣服,并穿上自己选的衣服进行时装表演,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兴趣。然后,我鼓励学生再为服装城添一笔奇妙景象。学生都争先恐后说出自己的创意,我适时加以点评,鼓励学生把赶紧把自己的创意设计出来,并把设计的服装贴在本小组的展示台上,这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往新处想、往妙处想、往趣处想、往异处想,有了创造性地想象,才有创造性的实践。 二、造型.表现 这是给予学生一个表

4、现的机会,是一个动手的过程,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合作的平台。 孔子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看来给学生找学习伙伴是挺有必要的。特别是在手工课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进行合作,即采用同桌合作、前后四人合作,以及男女生合作的形式完成作业。有分工、有协作的合作练习,不仅能增长学生的技能,提高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潜意识里教会孩子如何与人相处,促进了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唯我独尊,开展合作练习,让他们并肩作战,一起完成任务,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对方的重要性,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好品德,让他们乐以与人交往,善以与人交往。 如我在教学

5、四年级美丽的热带鱼一课时,采用小组合作,组长自荐,分工协作:有的负责设计画面,有的用彩泥捏出形态各异的热带鱼,有的则为画面增添水草、珊瑚等海底动植物,学生们各有所职,各尽其责,课堂气氛轻松、融洽。在作品展示中,学生们不仅完成了作品,而且其画面之精美,制作之精良,讲解之精彩,让我这个老师也自叹不如。 三、综合.探索 这样能够让学生在玩中找到乐趣,在玩中掌握知识。 “如果用思考、热情、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我国明朝著名教育家王守仁先生认为儿童在心中喜悦的状态下才能不停地进取。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应当在尊重孩子、顺应孩子自然发展的前

6、提下加以启发、引导,更多地使用游戏式的方法完成教学辅导,使他们有兴趣、有激情、有创造的积极性。 如教三年级面具时,我让学生先用报纸做好面具胚,然后用不同颜色、大小的纸条进行装饰,孩子们把自己扮成了孙大圣、公主、王子、原始人、鬼怪等,他们陶醉在自己亲手创造出的另一个“人的世界”的同时,也在创造性的游戏中充分地发挥了美的想象,进行了创造美的实践。 四、欣赏.评述 这一个是让学生互相欣赏观摩评价作品的过程。 “赏”可以是组织学生看展出,也可以是欣赏同学的优秀作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欣赏同学的优秀作业更有价值。这是因为他们的水平接近,更宜于模仿。在课堂中我较多地采用让学生展示他们自己的作品,然后征求其他学生的意见和反应,每一位同学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做法既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全面了解学生对同班同学作品的评价,又让学生学习到别人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技巧,利于学生及时地对自己的实践进行调整,从而取百家之长,酿自家特酿。这对拓宽思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极有益的。另外组织学生看展出和有关的电视录像,对于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帮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更大的进步也是有利的。 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彻底改变学生接受-模仿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和创造,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