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电动工具管理制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24757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持电动工具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手持电动工具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手持电动工具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手持电动工具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手持电动工具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持电动工具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持电动工具管理制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持电动工具管理制度手持电动工具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使用、检查、维修等方面的管理,防止漏电等事故的发生,以免造成人身伤害。特制定本制度。二、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所有电动工具的管理,包括(角磨机、冲击钻、手电钻、电磨、手持砂轮机、电锤、电动扳手等)三、 职责1机电科负责制定手持电动工具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2 班组经理、工长负责执行落实手持电动工具管理制度。3各电动工具负责人负责电动工具的借用、报损等日常管理及各项保养维护。四、 内容1电动工具的分类电动工具按触电保护方式分为: I类工具是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

2、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类工具是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类工具分绝缘外壳和金属外壳,在工具的明显部位标有类结构符号。类工具是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2、电动工具的使用2.1一般场所应选用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并应装设额定触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若采用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还必须做接零保护。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站

3、在绝缘垫上。2.2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操作时,必须选用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并装设防溅的漏电保护器。严禁使用I类手持电动工具。2.3狭窄 场 所(锅炉、金 属 容 器、地沟、管 道 内 等)宜 选 用 带 隔 离 变 压器 的 类手持式电动工具;若选用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必须装设防溅的漏电保护器。把隔离变压器或漏电保护器装设在狭窄场所外面,工作时并应有人监护。2.4机具起动后,应空载运转,应检查并确认机具联动灵活无阻,作业时,加力应平稳,不得用力过猛。严禁超载使用。作业中应注意音响及温升,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在作业时间过长,机具温升超过60时,应停机,自然冷却后再行作业。作业中,不得用手触摸刃

4、具、模具和砂轮,发现其有磨钝、破损情况时,应立即停机修整或更换,然后再继续进行作业。 2.5使用冲击电钻或电镐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时应紧握电钻或电镐手柄,打孔时先将钻头抵在工作表面,然后开动,用力适度,避免晃动;转速若急剧下降,应减少用力,防止电机过载,严禁用木杠加压; 2)钻孔时,应注意避开混凝土中的钢筋; 3)电钻和电镐为40断续工作制,不得长时间连续使用; 4)作业孔径在25mm以上时,应有稳固的作业平台,周围应设防护栏。2.6使用角磨机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砂轮应选用增强纤维树脂型,其安全线速度不得小于80mS。配用的电缆与插头应具有较强绝缘性能,并不得任意更换;2)磨削作业

5、时,应使砂轮与工件面保持1530的倾斜位置;切削作业时,砂轮不得倾斜,并不得横向摆动。 3)角磨机运转过程中必须安装防护罩,不的随意拆除。 2.7使用切割机时应符合以下要求:1) 切割物件前,先戴好(手套、口罩、眼镜),避免飞溅物伤人。2) 切割机在使用前必须检查能否正常使用(如电源线有无破损,切割片是否紧固,有无破损等)。3) 更换切割片时,先关掉电源,挂警示牌,切割片必须同心、紧固,以免脱落伤人。4) 更换砂轮切割片后要试运行是否有明显的震动,确认运转正常后方能使用。5) 切割机在切割物件时,物件必须夹紧。6) 移动式切割机底座上四个支承轮应齐全完好,安装牢固,转动灵活。安置时应平衡可靠,

6、工作时不得有明显的震动。7) 使用砂轮切割机应使砂轮旋转方向尽量避开四周的工作人员,被切割的料不得伸入人行道。切割机必须在车间指定的房间使用,且不能正对易燃物和人切割。8)启动时,检查切割机运转方向是否正确。9)割物件时用力要平稳操作人员操纵手柄作切割运动时,用力应均匀、平稳,切勿用力过猛,以免过载使砂轮切割片崩裂,运行时,如切割片损坏,必须立即停止使用,更换完好的切割片再运行。10)切割完毕后,先关掉电源,待砂轮片停止转动时,再取物件,以免飞转的切割片伤人。11) 严禁在切割片上砂磨物件。12)切割机不应在有爆炸性粉尘的场所使用。13) 切割完毕后,必须把切割机整理好,切断电源,并整理好现场

7、清洁。2.8使用电动扳手应符合以下要求:1)确认现场所接电源与电动扳手铭牌是否相符。是否接有漏电保护器。 2)根据螺帽大小选择匹配的套筒,并妥善安装。 3)在送电前确认电动扳手上开关断开状态,否则插头插入电源插座时电动扳手将出其不意地立刻转动,从而可能招致人员伤害危险。 4)若作业场所在远离电源的地点,需延伸线缆时,应使用容量足够,安装合格的延伸线缆。延伸线缆如通过人行过道应高架或做好防止线缆被碾压损坏的措施。 5)使用时发现电动机碳火花异常时,应立即停止工作,进行检查处理,排除故障。此外碳刷必须保持清洁干净。 6)站在梯子上工作或高处作业应做好高处防坠落措施,梯子应有地面人员扶持。 2.9使

8、用电焊机应符合以下要求:1)持有电焊操作特殊工种证的人员方可使用;2)电焊机使用采取定点定位的方法,使用完毕必须放置规定地点; 3) 每季度必须对所使用的所有电焊机进行检查及维护; 4)使用前,应检查并确认初、次极线接线正确,输入电压符合电焊机的铭牌规定。接通电源后,严禁接触初级线路的带电部分。5)次级抽头连接铜板应压紧,接线柱应有垫圈。合闸前,应详细检查接线螺帽、螺栓及其它部件并确认齐全、无松动或损坏。 6)多台电焊机集中使用时,应分接在三相电源网络上,使三相负载平衡。多台电焊机的接地装置应分别由接地处引接,不得串联。 7)移动电焊机时,应切断电源,不得用拖拉电缆的方法移动电焊机。当焊接中突

9、然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5、 野外作业时,电焊机应放在避雨、通风较好的地方。 8) 焊接时,不允许用铁板搭接来代替电焊机的搭铁 9) 电焊机外壳,必须有良好的接零或接地保护,其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电焊机的一次与二次绕组之间,绕组与铁芯之间,绕组、引线与外壳之间,绝缘电阻均不得低于0.5兆欧。 10)电焊机应放在防雨和通风良好的地方,焊接现场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使用电焊机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11) 交流弧焊机一次电源线长度应不大于5米,电焊机二次线电缆长度应不大于30米。 12)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13)

10、 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14) 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须先清除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 15) 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人监护。严禁向容器内输人氧气。 16) 焊接预热工件时,应有石棉布或挡板等隔热措施。3、电动工具使用注意事项3.1在潮湿地区或在金属构架、压力容器、管道等导电良好的场所作业时,必须使用双重绝缘或较强绝缘的电动工具。3.2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必须采用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不得有接头。禁止使用塑料花线,软电缆或软线,不得任意接长或拆换。电动工具所用的插头、插座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11、。带有接地插脚的插头、插座,在插合时应符合规定的接触顺序,防止误插入。3.3类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三芯(单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或护套软线。其中,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只能用作保护接地或接零线。3.4电动工具的三级插座的接地插孔应单独用导线接至接地线(采用保护接地的)或单独用导线接至接零线(采用保护接零的)不得在插座内用导线直接将接零线与接地线连接起来。3.5使用场所的保护接地电阻值必须不大于4欧姆。3.6电动工具中运动的危险零件,必须按有关的标准装设机械防护装置(如防护罩、保护盖等)不得任意拆除。3.7长期搁置不用的电动工具,在使用前必须测量绝缘电阻。如果绝缘电阻

12、小于规定的数值,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和维修,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3.8电动工具如有绝缘损坏、软电缆或软线护套破裂、保护接地或接零线脱落、插头、插座裂开或有损于安全的机械损伤等故障时,应立即进行修理。在未修复前,不得继续使用。3.9非专职人员不得擅自拆卸和修理电动工具。在维修时,电动工具内的绝缘衬垫、套管等不得任意拆除、调换或漏装。电动工具的电气绝缘部分经修理后,必须进行测量和试验。类工具在防止触电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包括一个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保护连接起来。4、电动工具的维护保养4.1日常维护,经常对电动工具进行润滑、清洁、紧固,检查无腐蚀、无漏油、无碰伤。4.2定期对控制系统,使用性能进行保养检查,发现电动工具超过磨损范围或异常情况,及时进行上报维修。4.3电动工具的定期检查,必须测量工具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不小于规定的数值。4.4加强开关、插座的清洁检查,开关、插头、插座、漏电保护到位。4.5清理电动工具的油污、灰尘,安全装置调整合理,保证电动工具外壳完好,不可开裂破损,安装牢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