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培优作业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247441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培优作业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培优作业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培优作业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培优作业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培优作业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培优作业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培优作业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培优作业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古诗文培优作业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一、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日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

2、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再适:改嫁。饘(zhn)粥:稠粥。不充:不足,此指喝不上。昃(z):太阳偏西。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或异二者之为() 去之南都入学舍()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或夜昏怠() (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A.属予作文以记之B.去之南都入学舍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以养群从之贫者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微斯人,吾谁与归?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4)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

3、舍 (5)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

4、阳修也。 【乙】元和十年,(柳宗元)徙柳州刺史。时刘禹锡得播州,宗元曰:“播非人所居,而禹锡亲在堂,吾不忍其穷,无辞以白其大人,如不往,便为母子永诀。”即具奏欲以柳州授禹锡而自往播。会大臣亦为禹锡请,因改连州。 柳人以男女质钱,过期不赎,则没为奴婢。宗元设方计,悉赎归之。尤贫者,令书庸,视直足相当,还其质。已没者,出己钱助赎。南方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游,经指授者,为文辞皆有法。世号“柳柳州”。十四年卒,年四十七。 【注】白:告诉。书庸:写雇佣的文书。直:通“值”,价值。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B.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C.播/非

5、人所居D.出己/钱助赎 (2)下列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杂然而前陈者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B.悉赎归之微斯人,吾谁与归 C.醒能述以文者柳人以男女质钱 D.会大臣亦为禹锡请酿泉为酒 (3)下面对【甲】【乙】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与滁人畅游山水,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为能与民同乐而醉。 B.柳宗元因担心刘禹锡母子永诀,便起草奏章,请求朝廷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到播州上任,最终刘禹锡被贬到了连州。 C.柳宗元不仅文才出众,而且竭尽所能地为南方青年学子讲学,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D.欧阳修和柳宗元都心系百姓,福泽一方,因而都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 (

6、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经指授者,为文辞皆有法。 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7、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想念,思念) B.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 C.与余舟一芥(小草)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酒杯)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相与步于中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溪深而鱼肥 D.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色/入户,欣然/起行B.念/无

8、与为乐者 C.是日更/定矣D.独往湖心亭/看雪 (4)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乙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甲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C.乙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甲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重在“痴”,乙文强调“闲”,你是如何理解这“痴”与“闲”的? 二、古诗词鉴赏 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