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识字教学离我们有多远(金文伟)1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247274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的识字教学离我们有多远(金文伟)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科学的识字教学离我们有多远(金文伟)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科学的识字教学离我们有多远(金文伟)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科学的识字教学离我们有多远(金文伟)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科学的识字教学离我们有多远(金文伟)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的识字教学离我们有多远(金文伟)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的识字教学离我们有多远(金文伟)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科学的识字教学离我们有多远 作者:金文伟 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按】该文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3期,是应此刊之约稿而组织有关参与汉字科学识字教学试验的大学、小学的语文教师共同撰写。发表时因版面所限而删减字数至8千左右。本栏目则全文发表。文章针对多年来识字教学效率低的现状,从科学教育的角度阐述了什么是科学的识字教学和如何科学地识字教学等问题,并对一些貌似科学而实际上降低了识字效率的非科学教法做了分析。 科学的识字教学离我们有多远 特约嘉宾、主 持: 金文伟 福建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教研室 参 与: 曾 红 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教研室 林 睿 福建厦门市前埔北区小

2、学 叶秀萍 福建厦门市集美小学 王 维 福建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 吴雅卿 福建厦门市第二实验小学 一、多年来识字教学的状况 金文伟:识字教学的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整个语文教学的效果。 多年来的汉字教学状况如何呢?“第二届现代儿童识字教育国际研讨会” (2006年4月在北京召开)会议综述指出:“长期以来,识字教育成效低靡,严重影响了儿童书面语发展的关键期学习,造成阅读能力低下、习惯不良、方法不当。” 1 评述符合实际。会议综述提出的纠正方法是:“必须开创出一条识字教育科学化的新路子”。此提法好,既说明了识字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不科学,也说明了只有做到“科学化”,才能真正提高识字教育的

3、成效。只是,识字教育不科学的原因又是什么?如何做到“科学化”呢?值得大家探讨。 二、识字教法不科学的原因和现象 金文伟:识字教育不科学的原因比较多,最根本的是许多教育者对汉字科学的知识了解不够,因此,在教学中出现许多不科学的方法也就是必然的了。 汉字学指出,汉字是表意文字,是形音义的统一,具有“因义构形”和“以形表意”的特点;汉字内部的各字之间又组成了纵横交错的各种系统。比如“乔”,繁体作“乔”,上面夭表弯曲义,下面是省去“亠”的高,合起来是高而曲之意。“乔木”即高大的树。“乔”的形音义使之作偏旁时,就在一些字中表音兼表“高”义,如“轿、桥”有高出地面或水面义,“峤”指山尖而高,“侨人”是南北

4、朝时对流亡江南的北方人的称呼,“骄”指雄壮高大的马,引申为骄纵、难驾驭,进而引申为骄傲。再如部首“彳”,音ch,甲骨文写得像十字路口,是楷书的“行”(hn)字,分开是“彳亍(ch ch)”二字。“彳”作部首表示道路、行走在路上,如“行(hn)、街、径”均指道路,“行(xn)、征、徂、往、役、徙、徒、徐、循、徘徊”都与走路有关,“得”本指在路上捡获,“待”是为等候他人而暂停走路;“很”原指路难走,引申为非常;“彼”本指前往另一处,引申为远指;“律”本义是遵循,引申为法律;“微”本指隐蔽行走,引申为微行;“衔”本指为控制马行走而勒在马口中的金属嚼子,引申为用嘴叼着(如“衔枚”),进而引申为衔接。

5、汉字的各个系统具有将纷繁复杂的汉字分别归类而集中识记的重要作用。学生明白了“乔”、“彳”的形音义,便会比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乔”、“彳”各系统的一批字,从而加速提高识字效率。因此,教学汉字必须充分重视汉字的性质和特点。但是,多年来,识字教学割裂汉字的形音与义关系的现象却很普遍,兼顾字的系统性更少。比如,教“乔”的形和音而未教其义,教“彳”的形称作“双人旁”而未教其音义。这样教学,就使学生把汉字当成了没有构形理据的符号,只能机械摹写、反复死记,从而产生了汉字难认、难记、难写、的现象,这不仅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错别字泛滥,而且使多数学生厌学汉字,教师难教汉字,影响了整个语文学习的效率。 当然,将“

6、彳”教作“双耳旁”的目的是为了小学生容易掌握其形。但是,这不符合儿童心理的实际,低估了小学生的智商。近两年,我们在厦门市集美小学、前埔南区小学、前埔北区小学等学校的六个年级,多次选班做过汉字学意义的部首教学试验。试验证明,小学生对“彳”、“阝”、“囗”等部首,学得明白而有兴趣,对部中字也理解得快,掌握得好。所以,将形音义统一的部首和汉字教给小学生,他们完全可以接受。当然,少部分经过假借、简化而完全失去理据的字另当别论。所以,教育者深入学习和掌握汉字科学的知识,是识字教育科学化的第一步。 林睿:我去香港交流教学一年,港台把“彳”教作ch,把我们叫做左右耳旁的“阝”称作“左阜右邑”,把我们叫做“大

7、口框”的“囗”称作“围”都是按照部首的本音教学,港台小学生同样掌握了。这说明给部首另起名称并没有必要,反而形成了不科学的教法。有时,另起名称还易使小学生产生误解。比如我们教“双耳旁”,有些学生就真理解为耳朵了,书写时,将“阝”的折勾描画得圆转似耳,其实这两个偏旁跟耳朵没有任何关系。如此教,反而影响了书写的规范。 五十年来,小学识字方法产生了约百种,其中,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等有定称的识字教学方法还形成了自己的流派。但是,这些教法主要讲授字的音和形,忽略了汉字的表意性质,孤立地讲解字形、字音、字义,没有建立起三者间的联系,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在常见的识字教法则是,

8、有些教师就字教字,既无系统,亦未与词义相联系,造成学习时间的浪费;有些教师缺乏汉字学知识,想当然地生造字理,误导学生,制约了学生的识字效率;有些教师则按部就班(一拼拼音,二读生字,三唱笔画,最后组词),教法单一、程序固化,令学生对识字兴味索然。所以,尽管各种识字教法对提高小学生识字效率有一定作用,仍难尽如人意。 吴雅卿:现在很少有教师从汉字科学的角度引导学生探寻汉字的构字规律,主要原因是缺乏汉字学知识。教师知识不足,必然导致对汉字的错解错教。多年来的普遍的教法是,先“分析”汉字结构,次数笔画,再反复认读和数遍抄写。所谓的“分析”结构,主要表现为重形轻义、重趣轻理、重认轻用。小学生喜欢趣味性强的

9、识记方法,老师们就经常编字谜、编顺口溜、编故事来帮助识记字形。例如“韭”字,上面“非”下面“一”,就有老师跟学生编顺口溜“不是(非)一根而是一片”来记忆字形。其实,“韭”是象形字,小篆作 ,像一把韭菜长在地面(下面一横)上,既形象地展示了“韭”指一种草本植物,也说明了“义”在构字中的重要作用。再如“黾”,本是青蛙的象形,古音读mn,所以在“绳、蝇”中表音,在“鼋”中表意。但有老师将“绳”编为“左手拿线,口里吐电”,将“蝇”编为“一只小虫,口里吐电”。此教法虽有趣却无理,谁见过“口里吐电”的绳子和苍蝇呢?与字义又有何关系呢?按此解析,“黾”又该如何解析,“鼋”又作何解说呢?这样“戏说”汉字,影响

10、了对汉字的正确解说和系统性的学习,还可能使学生终身误解汉字。 曾红:解释字理时望文生义的现象比较多。分析字形,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是识记字形有效的方法。我们所教的现代汉字,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字形、字义的变化差异很大。有些仍保持着古时产生的构意,如“从、伐、鸣、林、炎”;有些还能显示出较清晰的古今源流关系,如“日、月、山、旦、析”,可是有些字几经演变,加之简化,完全失去了构字之理,今天已经难从字形上分析字义了,对这些字如果望文生义,强说字理,就极易违反汉字科学,误导学生。比如“丑”字,甲骨文、金文都写的是手指用力形。可是有老师解析说:“一个人手指甲过长,张牙舞爪显得很丑。”并进一步引导说:外表

11、丑不可怕,怕的是做出不文明的举动。其实,古代的丑陋义写作“丑”,形声字,从鬼酉声,表示像“鬼”一样可恶。而“丑”则是表示揪扭之意,是“扭”的初文。后来“丑”假借表示地支的第二位,即“子丑寅卯”,再后来又作“丑”的简化字,两字形相同了。那位老师的教学意图是好的,却讲错了“丑”字知识,不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识记“扭、纽(用手系结)、羞(手持羊肉表示进献,古“馐”字)”等字。这说明,分析汉字时,不能一知半解,不能想当然。能讲则讲,不能讲则不讲,这才是科学的态度。为此,教师一定要有科学教汉字的理念,要了解汉字演变的复杂性。借助一些工具书,如汉语大字典及一些汉字形义解析字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常用汉字的演变

12、规律,从而科学地解析汉字。 还应该清楚,汉字学意义的解析汉字与以单纯识记字形为目的的拆分汉字,具有本质的不同:识字教学中,汉字解析的是偏旁(字符),依凭的是汉字理据,有助于学生了解音义;而仅为识记字形(不管音义)所做的拆分则是不讲理据的,通常是对笔画和部件的拆分,如“言”字常被拆解成“一点一横长,二字口四方”,把“春”拆分为“三人一起晒太阳”,这些解析,跟字义毫无关系。从理论上讲,依据字理解析汉字的方式只能是一种,而无理据的拆分则不只一种。现在的教学,无理据的拆分占据了主流,破坏了汉字构形的科学性,教学效率自然低。 王维:多年来,面对68岁的小学生,教师普遍认为他们年龄小,认知水平低,为求“寓

13、教于乐”,常用“趣味识字教学法”。生动有趣的识字教学符合儿童的认知心理,但过于关注趣味性而忽略了科学性,反而造成了识字教学的低效率。主要表现为: 1、重字形,轻理据。在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下,教师通常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用各种看似形象有趣的识字方法来分析字形,记住字形。由于小学生不懂汉字知识,对字形的随意解析、识记真是“为所欲为,百花齐放”,比如:“背是北京在月亮上”,“以是人用锄(L)挖起泥”。对此,有人戏称是“水煮汉字”。这样识字就造成了字的“形”与“音”“义”的分离,不但严重地违背了汉字的系统规律,给小学生许多错误的汉字知识,而且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到学问无非就是随便联想。 2、重字

14、音,轻字义。教学中,许多教师对生字的读音倾注了大量的气力,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个人读、小组读、开火车读、赛读等多种活泼的形式来教学生正确读准字音,而较少涉及字义。即使涉及字义,或随文解释,或轻描淡写,或者蜻蜓点水一带而过。音、义分离,实际上影响了学生对字形的识记。 3、重个体,轻系统。现行语文教材的生字大多是随文出现的,将认字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增加了识字的趣味性。但这种分散识字不能按一定的构字系统编排,使识字教学处于相对零散的状态,不仅难以做到举一反三,学一个带一组,而且学生到高年级时回生率很高。 三、识字教育的科学化及体现 曾红:科学的汉字教学,关键在“科学”二字。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汉字本身

15、的科学,二是教学方法的科学。对前者,教师应掌握汉字“以形表意”的本质,对后者,教师要采用适合汉字特点的教学方法。 汉字体系有两个特点,一是每个汉字都有其最初的造字理据,即为什么用这个“形”表示这个“义”;二是每个汉字都不是孤立的个体,都和其他相关的汉字建成不同的系统,如“部首系统”、“声符系统”、“意符系统”、“同源系统”(如上述的“乔”系统)。虽然,楷化、简化、假借,使部分汉字已经丧失或部分丧失了其造字的理据,语音的变化又使一些形声字的声符不能准确标音,但就整个系统来看,大部分汉字仍然保留了构字的理据,汉字仍然是“以形表意”的文字体系,仍然有着严密的汉字系统。所以,科学的汉字教学,既要把握单字的理据,也要把握该字所连带的系统。课标规定小学生识记的3000个常用字中,大部分汉字是有理据的,也有将其归类的系统。以人教版小学第三册450个生字为例,完全保留构字理据的约占40%,包括部分会意字和形声字,如“困、集、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