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247063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题(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题(一)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毕20-25题。说起梅花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爸爸自小教我古诗,有关梅花的诗诸多,到目前还能一口气背出诸多,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有关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进一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懂得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始终不能释怀,到美国后

2、就立即给自己取了一种雅致的英文名字,觉得总可以脱俗了,不料某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懂得我的中文名字。 记得第一种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她我的名字是梅,她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究竟,问什么花。我忽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花翻译成英语是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l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她对这个答案很失望。第二次一种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她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说“是玫瑰花”。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常常把它们画成画挂墙上,写进诗里。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

3、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诸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并且牡丹是我唯一结识的中国花。”我一听又没有但愿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 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进一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她似乎被我感动了,忽然对梅来了爱好。 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她忽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较好吃。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成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者无艳花,难得梅两者俱美,梅的美不仅是果实,这老美只懂得吃。 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她没见过梅花,就

4、信口开河起来。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中国人倾心于梅的诸多,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的官人,据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丢官弃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何物关怀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尚有一种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以梅花为妻。那人睁大了眼睛问:“真的吗?”“真的。”我说,她有一首写梅花的诗,在所有写梅花的诗中独占鰲头,无人能比。“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傍晚”,我脱口而出。如果你读了这诗,看了这梅,你

5、一定能作出美的乐曲,中国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写出“梅花四弄”。从此,那人每次见我,必问梅消息,一天被逼无奈,就从网上找出梅花的照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打量半天,说,很像桃花吗,枯瘦的桃花,尚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 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诉她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干告诉她,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忽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如何才干告诉她,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忽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又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梅花的美

6、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有一次和一种日本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她自己国家的国花,她异常兴奋,竟说得泪花点点。我也不由自主又谈起梅花,她说她的,我说我的,她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说的她也不懂,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一种花的进一步灵魂的热爱。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相遇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取材于苏菲的同名散文)20.下列词语中的“说”,与“说起梅花”的“说”,意思最接近的一

7、项是(2分) A.游说 .说和 C.话说 D学说2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精确的一项是(3分) A. 与雅致的“苏菲”相比,“梅”是不大动听的中文名字,因此令作者耿耿于怀。 . 文中那位意大利人对梅花有较好的艺术感受力,作者期待她写出“梅花四弄”。 C. 本文明写对梅的热爱,在无意识中也体现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隔阂与误解。 D.在旅居海外的作者看来,梅花不仅渗入了自己的生活,也象征了民族精神。22.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对的的一项是(3分) A.“墨梅”是用水墨画出的梅花,在黑白浓淡之间呈现出疏、瘦、清、斜之美。 B.由林和靖“众芳摇落独暄妍”一诗诗体推断,该诗写作年代是在魏晋年代

8、。 C. 倒数第三段中称“梅花是人间尤物”,“尤物”在这里指特别美好的事物。 D.“梅”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都是历代中国画家热爱的创作题材。23. 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人之间环绕着梅花展开的几种故事,在谋篇与立意方面匠心独具,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6分)24.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如何的品质与风格?(6分)25.本文结尾写道:“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请紧扣“书香”与“诗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二)上海卷 (二)阅读下文,完毕第11题。(9分)雪天 张抗抗每年下第一场雪的日子,我总会想起近年前,一种雪

9、天的经历。那些日子我始终被一件事情烦恼着。烦恼的起因似乎是某些闲言碎语。当事情徐徐平息下来时,我偶尔据说某某人在其中做了手脚,心里顿时对此人布满了恼恨。我发誓要当面去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不久,我出差去某地,恰要路过那人所在的都市。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都市作短暂的停留,忽然出目前她家门口,义正词严地指责、声讨她,然后同她拜拜,乘坐下一班火车拂袖而去。从清晨开始,天空就阴沉沉的。火车意外晚点,达到那个都市已是傍晚时分。当我走出车站时,发现空中已飘起了雪花。雪来得很猛,雪烟横飞,急速而强劲。四周的街道和房屋笼罩在一片暗淡迷茫的雪色中。我按着地址打听路线,完全陌生的街名和异样的口

10、音,令我不知自己置身何处。我有些发懵,但我只能继续往前走,去寻找那个记录在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雪片像是无数只海鸥扇动着白色的翅膀,环绕着我扑腾旋转。密集的雪沫子刮得我睁不开眼。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我只是混混沌沌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没有伞,头巾早已湿了,肩上的背包也徐徐沉重,额头上被热气融化的雪水,顺着面颊流淌下来那条胡同怎么还没有浮现呢?街上几乎已没有行人,就连可以问路的人也没有。我在风雪中既寻不见街牌也看不见门牌号码,自己一定是迷路了。我饥饿、疲倦、寒冷、烦躁,心中被积淤已久的怒气鼓胀得几乎将近炸裂。就在这个时候,我看见了街边上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泄出一线

11、单薄的灯光。我涨红着愤怒而疲倦的脸,敲响了那家人的房门。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上了年龄的老妇。她正在和面做饭,于是将两只手甩了甩,又合拢着搓了又搓,才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她眯着眼将那纸条举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她用一只手在那面团上拍了拍,问:“你不是这地方人吧?”我点点头。她便往前方指了指,告诉我那条胡同离这儿已经不远,但还得如何拐弯再如何拐弯之类。那口音不好懂,我听得越发地糊涂,傻傻地愣在那里。她也愣了一下,后来就索性扯下围裙,抓起一条头巾说:“得,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跨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她走得快,我闷头跟在她身后。

12、只听见雪在脚下咔咔响,前方忽闪忽闪的雪片里,一种模糊的背影,若隐若现地导引着我。“这大雪天儿出门,肯定是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喊。我模糊地应了一声。“猜你是去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得急得!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一边拍掸着肩上的雪花,等着我。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亲戚?朋友?病人?我沉默着,无言以对。我怎能对她实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种“仇人”兴师问罪的!就在那一刻,我忽然不懂得自己来这个都市干什么,甚至也不懂得我要去寻找的那个人究竟是谁。那个人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随风而去,只但是应和着恶劣天气中雷电偶尔的喧嚣。她也许出于无知,也许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也许真的是一种需要救治而不是鞭笞

13、的“病人”呢?!脚底忽然在一种雪窝里滑了一下,大娘一把将我拽住。“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哝。“不碍事,不碍事。”她说,一边仍在搓着手指上的面粉。“就快到了,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三个门就是。”她抬起一只手,擦着脸上的雪水。我看见她花白的头发上,落满了一粒粒珍珠般晶莹的水珠。“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就哽噎了。她又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不碍事,明儿太阳出来,这雪化一化,就有路了!”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任雪花落满我的双肩,遮盖我的眼帘;任寒风吹打我的脸庞,掀起我的衣襟

14、。湿重的背包、鞋和围巾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分量,连同我此前沉郁的大脑和满腹怒气的心思那个风雪之夜,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达到的门牌下面,_7.对第段描写大雪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分) 体现了“我”寻人过程的艰难。 B.烘托出此行在“我”心里很重要。 渲染了“我”强烈的怨恨之情。D为突显作品的主旨做了必要铺垫。.赏析第段中有关老妇人的动作描写的体现效果。(4分)9请紧扣“蹒跚”一词,赏析第段画线句。(4分)10.分析“我”在寻人过程中的两次心理转变及各自因素。(4分)1.根据作品内容,进行想象,为本文续写结尾(限4字以内)。(4分)(三)新课标卷2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毕(1)(4)题。

15、(25分)塾师老汪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 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她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解雇了。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人:“有,咋说不出来呢?”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晰,噪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晰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晰,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到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老汪亲題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老范自家设私整,容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倚,自带千粮就行了。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晰,徒儿们十有八个与她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 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觉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