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七年级地理上册2.3世界的地形教案2新版湘教版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24663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七年级地理上册2.3世界的地形教案2新版湘教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最新】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七年级地理上册2.3世界的地形教案2新版湘教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七年级地理上册2.3世界的地形教案2新版湘教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七年级地理上册2.3世界的地形教案2新版湘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学资料地理地图的判读课题 地图的判读主备 主核使用补充使用者初一地理组课型新授使用日期 知识目标1、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2.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能力目标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教学重点1.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2.等高线稠稀与坡度陡缓。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导入新课同学们,请回忆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板书 三、地形图的判读悬念设问: 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米,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米高,为什么一座山峰会有两个不同

2、的高度值呢?这两个高度值又是如何测量得到的呢?板书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电脑展示 : 课本P16图1.27“海拔的计算”,让学生观察对甲、乙两地高度的测量方法。说明、提问 甲地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为1500米,这叫做甲地的海拔高度。那么,乙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呢?提出问题 从乙地看甲地的高度是多少?板书海拔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解决问题 前面提到的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呢?请同学们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并确定正确答案:8844.43米是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4000米则指的是珠穆朗玛峰高出青藏高原表面的相对高度。

3、板书 2.等高线地形图引导板书 通过电脑演示、学生动手和教师的解说,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地形实体和所绘成的地图之间的联系,并引导学生得出等高线的概念。板书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相同点的连线。提出问题 让学生观察等高线示意图,并对照山体地形思考:等高线数值大小与地势高低的关系,等高线疏密与山体坡度陡缓的关系。讨论归纳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评价并归纳:等高线数值大海拔高,等高线数值小海拔低;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由此可见,运用等高线把一座高低起伏的山体在地图上反映出来了,因此,我们把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引导推理 引导学生同理得出:在地图上把海洋深度相同各

4、点连成的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情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板书 等深线:疏密状况表示海底坡度大小电脑展示: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通过等高线数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山地的高低,疏密的状况,可以辨别山地坡度的徒缓。但是,山地的形态是各种各样的,如山顶、山谷、陡崖等,它们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如何表示的呢?应该如何去辨认它们呢? 分析归纳 在学生交流后,教师给予评价,并一边点击闪动各个部位,一边分析说,一边归纳板书。1.山顶是山的最高部分,等高线数值最大的地方,等高线呈封闭曲线,数值内大外小。2.山脊是指山岭的顶部,呈线状延伸,类似于房屋的屋脊或中脊,马背

5、的脊梁。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等高线数值小的方向)凸出。3.山谷是山脊之间低洼的部分,也是呈线状延伸。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高处(等高线数值大的方向)凹进。4.鞍部是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下的部分,类似马鞍,因此而得名。由一对等高线组成的中间部分。5.陡崖是近于垂直的山坡,又称峭壁。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加上符号表示。形象演示 让学生伸出自己的一只手,五指并拢向下隆起扣在桌面上。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向手背上撒些水,水顺着指缝向下流,说明山谷是集水的部位,往往成为河流的发源地。小指和拇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演示时,师生共同参与,边指部位,边提问,边回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想像力。然后再回到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地形图的表示上,加深学生对图上地表形态的辨别能力。反馈练习 见“备课资料”,教师选择使用。课堂小结根据板书复述要点,强调海拔、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两个重点。作业:见试卷比例尺、方向、图例1000米思考;两地之间的垂直距离是多少观察多媒体屏幕的地图注意正数-负数学生读图观察归纳总结老师画板图学生分析学生演示课后追记 本节课也是中考的难点,也是重点。特别是山的五种地形形态(山脊和山谷的区别),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区别。陡崖的相对高度和海拔也是难点,学生掌握不是太好,课后多练习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