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带给安全的启示资料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246294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墨菲定律”带给安全的启示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墨菲定律”带给安全的启示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墨菲定律”带给安全的启示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墨菲定律”带给安全的启示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墨菲定律”带给安全的启示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墨菲定律”带给安全的启示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墨菲定律”带给安全的启示资料(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墨菲定律”带给安全的启示(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墨菲定律”带给安全管理的启示墨菲定律(Murphys Law)亦称莫非定律、莫非定理、 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墨菲定律:事情往往会向你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发 展,只要有这个可能性。比如你衣袋里有两把钥匙,一把是 你房间的,一把是汽车的;如果你现在想拿出车钥匙,会发生 什么?是的,你往往是拿出了房间钥匙。这就是著名的墨 菲定律”。1, 墨菲定律释义墨菲是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上尉工程师。1949年,他 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在一次火箭减速超重试验中,因仪 器失灵发生了事故。墨菲发现,测量仪表被一个技

2、术人员装 反了。由此,他得出的教训是:如果做某项工作有多种方法, 而其中有一种方法将导致事故,那么一定有人会按这种方法 去做。换种说法:假定你把一片干面包掉在地毯上,这片面包 的两面均可能着地。但假定你把一片一面涂有一层果酱的面 包掉在地毯上,常常是带有果酱的一面落在地毯上。在事后 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斯塔普将其称为墨菲法则”,并以极为简洁的方式作了重新表述:凡事可能出岔子,就一定会 出岔子。墨菲法则在技术界不胫而走,因为它道出了一个铁 的事实:技术风险能够由可能性变为突发性的事实。墨菲定律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揭示了一种独特的社 会及自然现象。它的极端表述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 管这种可

3、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破坏。2, 墨菲定律释义西方的墨菲定律”(Murphys Law)是这样说的: 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凡事只 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墨菲定律的原话是这样说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 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

4、作出这种选择。)根据墨菲定律”: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墨菲定律诞生于20世纪中叶,这正是一个经济飞 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真正成为世界主宰的时代。在 这个时代,处处弥漫着乐观主义的精神:人类取得了对自然、 对疾病以及其他限制的胜利,并将不断扩大优势;我们不但 飞上了天空,而且飞向太空我们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世 界的面貌,这一切似乎昭示着:一切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无论是怎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总能找到一种办法或模式战 而胜之。3, 墨菲定律案例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

5、飞机即将返回地面时,在 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地区上空解体,机上6名美国宇航员以 及首位进入太空的以色列宇航员拉蒙全部遇难。“哥伦比 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也印证了墨菲定律”。如此复杂的系 统是一定要出事的,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合情合理。一次 事故之后,人们总是要积极寻找事故原因,以防止下一次事 故,这是人的一般理性都能够理解的,否则,或者从此放弃 航天事业,或者听任下一次事故再次发生,这都不是一个国 家能够接受的结果。人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上帝,当你妄自尊大时,墨菲定 律会叫你知道厉害;相反,如果你承认自己的无知,墨 菲定律会帮助你做得更严密些。这其实是概率在起作用,人算不如天算,如老话说的“上的山多终遇

6、虎”。还有祸不单行”。如彩票,连着几 期没大奖,最后必定滚出一个千万大奖来,灾祸发生的概率 虽然也很小,但累积到一定程度,也会从最薄弱环节爆发。 所以关键是要平时清扫死角,消除不安全隐患,降低事故概 率。4从菲定律看安全管理的警示职能一、正确认识墨菲定律对待这个定律,安全管理者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 度:一种是消极的态度,认为既然差错是不可避免的,事故 迟早会发生,那么,管理者就难有作为;另一种是积极的态 度,认为差错虽不可避免,事故迟早要发生的,那么安全管 理者就不能有丝毫放松的思想,要时刻提高警觉,防止事故 发生,保证安全。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后者。根据墨菲定律可 得到如下两点启示:认识之一:

7、不能忽视小概率危险事件由于小概率事件在一次实验或活动中发生的可能性很 小,因此,就给人们一种错误的理解,即在一次活动中不会 发生。与事实相反,正是由于这种错觉,麻痹了人们的安全 意识,加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结果是事故可能频繁发 生。譬如,中国运载火箭每个零件的可靠度均在0.9999以 上,即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均在万分之一以下,可是在1996、 1997两年中却频繁地出现发射失败,虽然原因是复杂的, 但这不能不说明小概率事件也会常发生的客观事实。纵观无 数的大小事故原因,可以得出结论:认为小概率事件不会 发生是导致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的根本原因。墨菲定 律正是从强调小概率事件的重要性的角度明

8、确指出:虽然危 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在一次实验(或活动)中,仍可 能发生,因此,不能忽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识之二:墨菲定律是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长鸣警钟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杜绝事故的发生,而事故是一种不经 常发生和不希望有的意外事件,这些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一 般比较小,就是人们所称的小概率事件。由于这些小概率事 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发生,所以,往往被人们忽视,产生侥 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这恰恰是事故发生的主观原因。墨 菲定律告诫人们,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放松。要想保证安全, 必须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采取积极的预防方法、手段和 措施,消除人们不希望有的和意外的事件。FWI二发挥警示职能,提高安全管

9、理水平安全管理的警示职能是指在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和有关 活动之前将危及安全的危险因素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找出 来,告诫有关人员注意并引起操作人员的重视,从而确保其 活动处于安全状态的一种管理活动。由墨菲定律揭示的两点 启示可以看出,它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对于提高安 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安全管理中,警示职能 将发挥如下作用:1)警示职能是安全管理中预防控制职能得以发挥的先决 条件任何管理,都具有控制职能。由于不安全状态具有突发 性的特点,使安全管理不得不在人们活动之前采取一定的控 制措施、方法和手段,防止事故发生。这说明安全管理控制 职能的实质内核是预防,坚持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的一

10、条重 要原则。墨菲定律指出:只要客观上存在危险,那么危险迟 早会变成为不安全的现实状态。所以,预防和控制的前提是 要预知人们活动领域里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并告诫人们预 防什么,并如何去控制。2)发挥警示职能,有利于强化安全意识安全管理的警示职能具有警示、警告之意,它要求人们 不仅要重视发生频率高、危险性大的危险事件,而且要重视 小概率事件;在思想上不仅要消除麻痹大意思想,而且要克 服侥幸心理,使有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放松,这正是 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3)发挥警示职能,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传统安全管理是被动的安全管理,是在人们活动中采取 安全措施或事故发生后,通过总结教训,进行亡羊补牢

11、式的管理。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经济导致个别人 员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不断变化,新的危险不断出现,发 生事故的诱因增多,而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已难于适应当前情 况。为此,要求人们不仅要重视已有的危险,还要主动地去 识别新的危险,变事后管理为事前与事后管理相结合,变被 动管理为主动管理,牢牢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4)发挥警示职能,提高全员参加安全管理的自觉性安全状态如何,是各级各类人员活动行为的综合反映, 个体的不安全行为往往祸及全体,即“100-1=0”。因此, 安全管理不仅仅是领导者的事,更与全体人员的参与密切相 关。根据心理学原理,调动全体人员参加安全管理积极性的 途径通常有两条: 激励

12、:即调动积极性的正诱因,如奖励、改善工作环 境等正面刺激; 形成压力:即调动积极性的负诱因,如惩罚、警告等 负面刺激。对于安全问题,负面刺激比正面刺激更重要,这 是因为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如果安全,则被认为是 正常的;若不安全,一旦发生事故会更加引起人们的高度重 视。因此,不安全比安全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墨菲定律正是从此意义上揭示了在安全问题上要时刻提 高警惕,人人都必须关注安全问题的科学道理。这对于提高 全员参加安全管理的自觉性,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对教育的启示有哪些?桑代克联结学习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一)学习是在刺激 情境和行为反应之间形成一定联结的过程。桑代克明确

13、指出:学 习即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这些系统,下自26个英 文字母,上至科学或哲学,其本身都是联结造成的。他曾设计过 一种迷笼,动物必须在笼内做完三种不同的反应,即按压机关、抓 绳索和技环之后,笼门才能自动打开。然后他再仔细观察猫是怎样 学会开迷笼的。他看到,猫被放人笼后,总是表现出明显不安,并 企图逃出监禁。它想从空隙中钻出来,抓咬笼内的板条或铁丝,伸 出爪子抓那些可以抓到的东西。当它使某件东西松动或摇晃时,就 继续努力去做。它并不十分注意笼外的食物,而是在笼内舌L抓,似 乎本能地想逃出迷笼。猫不断地挣扎,可以连续十分钟、八分钟地 抓、咬、按、钻。在这种冲动式挣扎中,猫可以通过各种尝

14、试,偶 然一下子抓住绳索,触及按钮或拉动拉环,从而使门打开。这样反 复实验,就可以发现,猫在笼中逐渐地减少和排除了那些不成功的 冲动,而成功的动作反应则被愉快地牢记。直到多次尝试以后,猫 进笼,就会以一种确定的方式去触按钮,抓绳,拉环并顺利逃出 笼外。桑代克根据他的实验,认为动物的学习是在情境刺激和行为 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可以不必假定动物也有推理与思维。因 此桑代克认为,人类的学习也是联结的形成与巩固,人类所有的行 为、思想和活动,都能分解为基本的单位刺激和反应的联结。(二) 联结是通过多次的尝试错误过程建立的。桑代克在观察动物学习时 发现,只要把猫放进迷笼,它就会很快作出反应并经过多次

15、的尝试, 最终学会打开迷笼。他记录了动物解决迷笼问题的行为表现,并把 它的反应时间绘成曲线,制成了学习曲线图。从学习曲线图中可以 看到,随着学习次数的增加,动物错误的反应越来越少,正确的反 应逐渐增加,最后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出形成了联结。也就是说,动 物的学习,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不断尝试和减少错误,并最终 在刺激与反应间形成联结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叫做尝试错误,简称 试误说。他还认为,人类的学习也是通过尝试错误的途径实现的。(三)学习定律。桑代克发现,在用不同动物进行的多次实验中, 结果相当一致。于是,他总结并提出了两条基本学习定律(练习律 和效果球)和五条辅助定律。1、练习律和效果律桑代克在

16、动 物的智慧这本书中对这两条定律作出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动 物对某一情境刺激作出反应形成的联结强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 况下,与其在这一情境中形成有效联结的次数成正比,并与这些联 结的平均强度和平均持续时间成正比,这就是练习律练习律。练习 律效果律则是指,对同一情境所做的几种反应中,在其他条件相同 时,那些能效果律使动物满意的反应将会更加牢固地联结于这一情 激。因此,当这一情境再次出现时,这些反应也更容易再次出现。 相反,那些使动物不适应的反应,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将会削弱同 这一情境的联系,因此,当这一情境再次出现时,这些反应则改少 出现。也就是说,满足或不适应的程度越甚,联结的增强或价弱也 越甚,这就是效果律。在30年代以后,桑代克对他的某些观点进 行了修正。主要改变是:第一,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