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中历史文化保护问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24622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化过程中历史文化保护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市化过程中历史文化保护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市化过程中历史文化保护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市化过程中历史文化保护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市化过程中历史文化保护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化过程中历史文化保护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化过程中历史文化保护问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化过程中历史文化保护问题 (长沙)课程名称:城市规划概论专业班级:土木1201姓 名: 学 号: 日 期:2013-12-20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大大加快。然而城市化的进程带来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问题凸显出来。城市历史文化风貌是经历了时代不断的变迁和岁月沧桑逐步积累而形成的,它展现了一个城市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文化。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体现在很多方面,特色街区、别样建筑、历史要道等。然而近年来,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由于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驱使,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处于一种极其不乐观的地位,这也使得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工作举步维艰。城市是不断发展的。在城市

2、的历史文化保护中应谊正确认识保护与发展的辨证关系。积极平衡二者之间的矛盾,并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中引入发展的观点。使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和谐统一。本文结合长沙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现状,对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问题作一定程度的研究。并提出一些相应的策略。关键词:城市化 规划保护历史文化 长沙(长沙总体规划图)前言:“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必须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尊重城市发展的历史。我们的任务是既要使城市经济、社会得以发展,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又要使城市的历史文化遗迹得以保护。”在城市规划概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城市建设和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大方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在城市规

3、划的指导和管制下进行,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1986年国务院批转建设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报告的通知中提出,对于一些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可根据其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公布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省、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的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镇、村、建筑群等等。 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单体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完整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

4、层次,也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重点之一。以长沙市为例,在早期城市化进程过程中,新城的建设和旧城保护给城市规划者带来了极大的矛盾。由于忽略了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不少旧城得到了冷落,因而历史瑰宝遭到了破坏。如早期的潮安街等。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政府和民众对历史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在后来的城市规划工作的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意义:一个城市自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在不断演变和发展。而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是力求在发展中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等进行修复和控制,因此在城市的演变过程中。保护和发展成了一个永恒的矛盾问题。如何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已经成

5、了现今城市保护与更新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在处理二者关系的时候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矛盾并非简单的对立和冲突。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辨证矛盾关系。通过采取积极的手段和科学合理的方式使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达到和谐统一的动态平衡。城市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它本身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文化现象。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环境,保存街巷空间的记忆。保持城市景观的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连续世世代代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精神纽带。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不可能产生像技术发展那样快的改变。城市的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需要一定程度的延续性。城市的历史保护

6、“不只是为了过去而过去。而是为了现在而尊重过去”。一个长久保持的记忆将超出记忆的领域而形成地方精神的统一和延续,促进城市精神的形成和发展。长沙历史文化保护现状:长沙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命名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40多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2200余处,馆藏文物30余万件,以及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橘子洲、太平老街、谭嗣同故居)在长沙市的规划中,整体格局和历史城区的保护突出长沙山水洲城形态格局及整体风貌,重点处理好天心阁与岳麓山、橘子洲的空间联系及景观视域控制;强调突出长沙古城保护,保留明清长沙古城街巷,保护街巷肌理格局。突出历史城区保护,重点控制保

7、护历史城区范围内整体风貌、重要街巷格局、建筑高度控制、历史街区等。积极疏解城区人口,对城区范围内用地进行置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须符合保护规划要求,避免对历史文化资源场景的破坏;历史城区道路系统要保持或延续原有道路格局;对富有特色的街巷,应保持原有的空间尺度。山水洲城格局以保护城市轴线、天心阁望岳麓山扇形视线区域,形成河西岳麓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与河东古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交相呼应的山水洲城格局。划定两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岳麓山历史文化风貌区、古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地段的保护主要保护其整体风貌,重点对核心区范围内建筑高度、色彩、体量进行控制。本次一共规划了4片历史地段,即

8、西文庙坪、开福寺、化龙池、湖南省立一师范。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原址原貌进行严格保护,不得更改和破坏;根据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在对文保单位进行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文保单位的历史展示和教育价值,为市民和游客参观提供方便。规划保护好历史建筑的建筑风格、体量、结构、材料和色彩,尽可能按历史建筑的原使用功能使用建筑物,保护、改善和美化历史建筑的周边环境,使历史建筑的形象得到完整展示,同时为使用或参观建筑物提供方便。 (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建议:城市的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可替代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资源。资源分为“可再生“与“不可再生“两类,而再生的意义包括“繁殖“与”再循环”。再循

9、环使用旧建筑,有利于减少资源使用量和残余物排放。改善城市环境,保护生物圈。正因为如此。历史建筑、历史环境也成为可以再开发、再利用的潜在资源。另外,旧建筑和环境中储存着能量。新建建筑将使这些材料和资源被消耗,带来材料上的浪费。而且旧区在开发中被夷为平地。旧的居民一般处于贫困的边缘,不得不被安置到遥远的城市的边缘区,增加了城市基础建设的成本。因此保护历史文化环境从宏观上来说为城市节约了能源和资源。历史文化环境在旅游观光活动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样不可忽视。适当的旅游开发。良好的城市定位和宣传可以为城市带来新的活力。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可以分为“硬件”的保护和“软件”的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应该不

10、局限于对历史古迹旧建筑的保护,更应该加强对古迹、旧建筑、历史文化的一种继承、发扬和推广。开发历史环境资源是一种良好的方式。开发历史环境的旅游资源一般有两种:一是举办活动即按照古老传统,每年在一定时候举办民风民俗活动。以此吸引游客。还有一种是以历史文化环境吸引游客参观文物古迹、古建。观赏地域风光,了解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并以此来带动旅游业。政府规划设计部门可以考虑到经济和保护因素,在对历史文化进行保护规划的时候适宜考虑设计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设计。针对不同特色的不同地段,规划设计适宜增添标志性建筑与旧址相呼应,突出展现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同时,还应考虑举办特色文化宣传的专门用地;类似于广场,纪念馆等

11、。并且可以适当考虑将各种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风情根据是否可移动性进行归宗和统一化保护。由此一方面可以更好的保护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历史文化创造经济利益。所以,新概念的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规划应该不局限与对历史古迹、遗址的圈定、修葺、封闭禁止使用,更应该加强对其的历史文化的再开发和进一步发展保护。综上本人的建议,我觉得在保护方法和态度方面要把握好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因素: 历史文化的保护1、积极动态保护2、全面复合型保护3、理论实际相结合(1)积极动态的保护。历史保护规划应该作为总体规划的一个有机部分。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相协调,在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中充分注意保护历史文化传统维护并发扬城市的格局特

12、色,而不该以消极、静态的方式把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仅仅看作是以保护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主的专项规划。 (2)全面复合性的保护。应该认识到历史文化保护不仅是城市中的一个文物古建筑的保护,还包括对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结构中各种积极因素的保护与利用。全面地分析城市的结构,找到值得保护的对象,使其得到有效的保护,才能使潜在的经济效益得到发挥,从而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 (3)避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一是指理论没有超前性,不能适应迅速的城市发展;二是指理论对规划、建设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不能深入研究;三是规划与建设各行其是。一旦基础理论不能指导实践,就会导致保护规划与实际发展建设脱节。

13、结语: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我们今天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不仅仅是留住过去的时光,而是为了今天美好的生活和明天持续的发展。只有认清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以发展的眼光来平衡二者的矛盾。才能使保护真正地适应发展。使历史的河流平缓而流畅地流向明天。长沙在政府和规划师的努力下,积极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保护层次清晰、文化内涵丰富、城市形象突出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展现楚汉名城风采、山水洲城风貌,成为极具影响力、生机活力的文化名城。 参考文献:陈锦富.城市规划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杨宏烈.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长沙城乡规划局.长沙城乡规划局对长沙历史保护规划(2002-2020)长沙市城乡规划局长沙市政府网站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