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24607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及反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及反思1、 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学习书写生字:幸、肯、吉、祥、如2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文3 、 理解生字新词,理解课文,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了解泼水所表示的象征意义,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重点、难点】1 、朗读描写泼水欢乐场面的第二自然段,想象人们泼水的欢乐情景,感受泼水的欢乐气氛4 、 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正确书写生字:幸、肯、离、吉、祥、如【教学过程】一、复习1 、齐读课题2 、(随着讲述,出示相应图片:地图、傣族人民、凤凰花开、泼水节)在我们伟大祖国的西南边疆,有一个四季如春的好地方,那就是西双版纳(出示词卡,齐读) ,那里生活着一个能歌善舞

2、的民族傣族(出示词卡,齐读) ,在每年的四月份,在火红的凤凰花(出示词卡,齐读)盛开的季节,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他们的新年泼水节(出示词卡,齐读,板书,重点复习生字“泼” )二、细读课文,感受泼水节带给人们的欢乐。1、播放泼水节视频看了这段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视频,请你用一个词来说说泼水节带给你的感受指名交流 是呀,大家的感受都是相同的, 课文中用了哪个词?欢乐 (板书:欢乐的)2 、请你轻声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泼水节带给人们的欢乐的呢。仔细地找一找,划一划相关的词句,等会儿,老师要请你来谈一谈你的感受,你的看法。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3 、指名交流:(1) 早早地:

3、迫不及待生怕来晚了(2) 早已:急切(3) 互相泼水、灌、泼:动作表演(4) 笑开了花:表情1 人人脸上湿淋淋,为什么会个个脸上笑开了花?用“因为 ? 所以 ?”句式来说一说原来,这清水不仅仅是水,而是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的是我向你身子上泼的也是怪不得人们要在清水中滴上, 要让泼出去的祝福更, 要在清水中撒上, 要让泼出去的祝福更同学们,这样的清水谁不想多得一点呢?因为分男女生齐读(出示词卡:吉祥如意 幸福)2 同学们,如果也去参加泼水节了,你会把这吉祥如意的清水泼给谁呢? 出示:我把清水泼向老人,祝福他(她).我把清水泼向孩子,祝福他(她).我把清水泼向司机,祝福他(她).我把清水泼向商人,祝

4、福他(她).我把清水泼向农民伯伯,祝福他(她).我把清水泼向一对刚结婚的新人,祝福他们.千言万语,化成了一句句祝福的话,这一句句美好的祝福,凝聚成一个词,那就是吉祥如意(出示词卡,齐读)3 板书:吉祥如意 边写边讲讲生字“吉、祥、如”的书写注意点生书空。4 、同学们,有了这吉祥如意的清水,之前漫长的等待、期盼都是幸福的;有了这吉祥如意的清水,这灌这泼这浑身上下的湿淋淋都是幸福的 ! (齐读第二自然段)5 、欢乐的泼水结束了,欢乐的泼水节结束了吗?请你继续交流,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泼水节带给人们的欢乐的?( 6)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瓣 , 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出示图片,满地是火红的凤凰

5、花花瓣,真是喜气洋洋呀!播放音乐,听,连回响的鼓点也是欢乐的!(7) 唱着歌、跳着舞、赛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活动丰富多彩(8)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6 、把这些美好的瞬间,把这些欢乐的时光留在心中。齐读全第三自然段(排成诗句样式出现 配乐)三、指导写字幸1 、 记字形:下部是货币的标志 我们的古人认为有土地耕种,还有钱花,那就是幸福的生活2 、 写漂亮:横画多:横要有长短变化之美横的排列要均匀上下两竖都在竖中线上,上下对齐欢乐的泼水节教后反思:欢乐的泼水节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美文。课文紧扣“欢乐” 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写凤凰花开了,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 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共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 其中第二自然段是重点段落。 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朗读、想象,让学生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