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第五单元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245432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第五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第五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第五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第五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第五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第五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第五单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计划(教材分析)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教材简析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米和厘米,本单元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这样,学生就认识了常用的各个长度单位。教学分米和毫米要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知道它们有多长;要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根据具体物体选用恰当的单位表达长度;要知道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全单元内容分三部分编排,先教学分米,再教学毫米,最后教学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

2、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活动,激活参与学习的意识。4、在测量活动中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且学会估算,提高估算能力。 5、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3、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且学会估算,提高估算能力。教学措施1.设计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会1分米和1毫米,逐步建立正确的概念。2.结合测量教学单位间的换算。3. 教学长度单位

3、时首先要引出单位,教材在原有认知背景和新的认知冲突中引出分米和毫米,力求使学生产生比较清晰、深刻的第一印象。4.看直尺首次感知1个单位有多长。直尺是度量长度的工具,尺上的刻度比较准确。因此,通过看直尺上的1分米和1毫米能让学生准确地感知它们的实际长度。5.找相关的物体丰富感性认识。课时安排3第五单元 分米和毫米科 目数学年 级本二教 者黎超宇课 题认识分米和毫米52-54页课 时第课时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4、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活动,激活参与学习的意识。教 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教具准备每人一条1分米长的纸条,1分硬币,磁卡,1厘米、1米的纸条,直尺,白纸1叠、米尺 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情境导入:1、出示身高图。 问:你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吗?(量身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是多少,齐读:1米32厘米 这里面用到了两个什么单位?(长度单位)分别是什么?(板书:米 厘米) 2、复习米和厘米。 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贴出1米纸条。问:你感觉1

5、米比较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贴出1厘米的纸条。问:你感觉1厘米的长度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导入。 我们感觉1米和1厘米的长度相差太大了。如果我们要去量课桌的长,用米作单位太大了,用厘米作单位又太小了,所以我们今天要认识米和厘米之间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一)认识分米 1、师贴出纸条,指出:这张纸条的长就是1分米。 请学生也拿出相同的纸条,问:这张纸条的长就是什么? 2、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举例说明。(插座的四条边、软盘的边)

6、3、师:分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怎样证实你的猜测?用直尺量一量纸条。得出结论,板书:1分米10厘米 4、判断:读: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你能换种说法吗? 5、你能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指名在实物投影仪画线段。 问:1分米可以从刻度0画到刻度10,还可以几开始画?如果从2开始呢?从3呢? 6、用大拇指和食指在直尺上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比划给同桌看,让同桌用尺量一量,看看估计得对不对。 7、拿出彩纸条,估计一下1分米的长度,剪下1分米,再量一量,看看自己估计得对不对,还差多少。 8、我们知道了分米和厘米的关系,那么分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在米

7、尺上能不能找到1分米呢?出示米尺图,指名回答。 数一数,米尺上一共有几个1分米?出示:1米里面有()个1分米。回答后演示:10。 指名说说米和分米的关系。板书:1米10分米 (二)认识毫米 1、导入。 师:你能说说数学书厚多少吗? 师演示操作方法,学生合作量一量。得出结论:数学书厚度不到1厘米。 2、揭示。 为了看得更清楚,老师拿来了一个放大镜(出示),发现数学书的厚度连一厘米第五单元 分米和毫米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都不到,说明我们还需要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毫米。板书:毫米。 3、认识。 放大1厘米。 师:在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一些比较短的刻度线,把1厘米分成了一

8、些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演示从刻度线0到第一根小短线就是1毫米。 4、进率。 一格一格数,数到5毫米时停下,问:这根刻度线有什么不同之处?指出:从刻度线0到这根刻度线就是5毫米。演示5毫米。继续往下数。填空:1厘米里面有( )个1毫米。 你知道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了吗?板书:1厘米10毫米 在你的直尺上找一找1毫米,你感觉1毫米比较怎样?怎样数比较方便?(用笔尖数)学生数一数。 5、举例。 什么东西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呢? 师示范量1分硬币的方法,学生同桌合作。用同样的方法量1元硬币、银行卡的厚度,再量一量多少张白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三、反馈完善: 基础练习1、想想做做第1、2

9、、3题。 (1)说出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想想怎样看更方便。 (2)第2题,量出下面图形每条边的长。 学生独立测量。汇报交流。(3)第3题。先估一估自己的课桌和凳子的高大约是几分米,然后小组合作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各接近几分米? 综合练习2、想想做做第4题。先估计,再测量,把数据记录下来。(1) 学生测量,记录数据。(2) 汇报交流。3、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1)铁钉长2( )。(2)床长2( )。 (3)大米宽2( )。(4)黄瓜长2( )。让小朋友独立选择,在交流时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自己选择的长度单位,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为何选这样的

10、长度单位。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都是什么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你知道吗?读一读。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五单元 分米和毫米科 目数学年 级本二教 者黎超宇课 题简单的换算55-56页课 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在测量活动中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且学会估算,提高估算能力。 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教 学重点、难点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且学会估算,提高估算能力。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情境导入:多媒体演示小兔和小猫在比赛跳远,分别留下一条线段。小兔:“

11、我跳了9分米”,小猫:“我跳了80厘米”。两个小动物争论不休。 师:小兔和小猫谁跳得远呢?(学生自由说) 师:到底谁跳得远,小朋友们谁说得正确呢?学了“简单的单位换算”,你们就能找到答案!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1、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支笔芯,用直尺量一量,有多长? 师:同样的笔芯,有的小朋友量得是6厘米,有的小朋友量得是60毫米,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自由说Z) 小结:许多小朋友都说6厘米和60毫米是一样长的,6厘米就等于60毫米。那为什么6厘米=60毫米呢?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 师:因为1厘米=10毫米,6厘米就有6个10毫米,也就是60毫米。所以6厘米=60毫米。 2、试一

12、试师:一张电脑桌的高是多少厘米呢?同桌合作,量一量。(学生活动) 师:小朋友量得电脑桌的高是70厘米,如果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呢?你是怎么想的?(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小结:1分米=10厘米,70厘米有7个10厘米,就是7分米。 3、师:我这儿还有一块橡皮,量得它的长度是50毫米;教室的门量得它的高度是20分米。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 50毫米=( )厘米 20分米=( )米 (同桌交流,选一题说说自己的想法,相互作出评价,全班交流。) 三、反馈完善:基础练习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第五单元 分米和毫米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2、“想想做做”2先量一量每个图形中各条

13、边长是多少厘米,再说一说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填写在书上。 3、“想想做做”3 独立完成,做完后跟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4、“想想做做”4。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换算的? 5、“想想做做”5 哪条线段长?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学生独立估计、测量。汇报交流。综合练习6、“想想做做”6 先估计这两条线段各长几厘米,跟同桌说说,然后量一量,看谁估计得准?最后再同桌交流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四、全课总结: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吗?你跟你小组的同学合作得怎样? 2、课外实践活动:拿一瓣蒜头,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盘子里。先看看它几天后开始发芽,再记录发芽后一周内蒜叶的生长情况。完成蒜叶生长情况记录表,过一段时间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五单元 分米和毫米科 目数学年 级本二教 者黎超宇课 题练习五57-58页课 时第3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毫米、厘米、分米、米这几个长度单位。2.通过对比建立长度的表象,学会单位之间的换算,选择合适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巩固各长度单位的概念。教 学重点、难点1.测量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2.学会估测,提高估算能力。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 知识再现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又认识了哪个新朋友?(毫米、分米)那你能用手比划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吗?这节课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