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厕纸项目绩效管理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24512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8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湿厕纸项目绩效管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湿厕纸项目绩效管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湿厕纸项目绩效管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湿厕纸项目绩效管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湿厕纸项目绩效管理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湿厕纸项目绩效管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厕纸项目绩效管理方案(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湿厕纸项目绩效管理方案xxx投资管理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5一、 项目概况5二、 结论分析5第二章 绩效管理系统8一、 绩效管理的直接理论基础8二、 一般理论基础19第三章 绩效管理概述22一、 绩效管理的重要作用22二、 兼顾公司业绩与个人发展25第四章 标杆管理27一、 标杆管理的含义27二、 标杆管理的实施28第五章 平衡计分卡32一、 平衡计分卡的提出32二、 平衡计分卡的实施流程34第六章 绩效计划概述38一、 绩效计划的含义及特征38二、 制订绩效计划的程序41第七章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46一、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46二、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步骤48第八章 职

2、位评价50一、 职位评价的含义50二、 职位评价的战略意义及作用51第九章 薪酬管理概述54一、 薪酬参数保持业内竞争力54二、 重酬精英员工55第十章 市场薪酬调查57一、 薪酬调查的内容57二、 薪酬调查的概念及类型59第十一章 薪酬水平及其外部竞争性63一、 薪酬水平及其外部竞争性的作用63二、 薪酬水平及其外部竞争性的策略选择64第十二章 宽带薪酬69一、 宽带薪酬的特点和作用69二、 宽带薪酬的局限性以及实施条件72第十三章 薪酬结构概述78一、 薪酬结构的概念及其构成78二、 薪酬等级80第十四章 员工福利概述83一、 员工福利的特点83二、 员工福利的定义83第十五章 员工福利设

3、计与管理85一、 非法定福利85二、 法定福利86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 项目概况(一)项目投资人xxx投资管理公司(二)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二、 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占地面积约38.00亩。(二)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三)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8393.3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4565.0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19%;建设期利息157.7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6%;流动资金3670.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96%。(四)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839

4、3.37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投资管理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1954.45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6438.92万元。(五)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384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29542.14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6493.37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8.08%。5、全部投资回收期(Pt):4.91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1733.23万元(产值)。(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25333.00约38.00

5、亩1.1总建筑面积51096.32容积率2.021.2基底面积15453.13建筑系数61.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64.242总投资万元18393.372.1建设投资万元14565.032.1.1工程费用万元12532.97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706.282.1.3预备费万元325.782.2建设期利息万元157.752.3流动资金万元3670.593资金筹措万元18393.373.1自筹资金万元11954.453.2银行贷款万元6438.924营业收入万元384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29542.146利润总额万元8657.827净利润万元6493.378所

6、得税万元2164.459增值税万元1666.9610税金及附加万元200.0411纳税总额万元4031.4512工业增加值万元13453.3713盈亏平衡点万元11733.23产值14回收期年4.91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8.08%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1161.92所得税后第二章 绩效管理系统一、 绩效管理的直接理论基础(一)目标设置理论目标设置理论(goalsettingtheory)由美国管理学家查尔斯.L.休斯和心理学家洛克(E.A.Locke)最早提出。目标设置理论认为,目标是人们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人们预先规定的、合乎自己需要的“诱因”,是激励人们的有形的、可以测

7、量的成功标准。达到目标是一种强有力的激励,是完成工作的最直接动机,也是提高激励水平的重要过程。成长、成就和责任感的需要都要通过目标的达成来满足。重视目标和争取达到目标是激发动机的重要过程。洛克认为,目标的难度与个人对目标获得的忠诚度这两个方面决定个体的努力程度;具有明确目标的人们,其绩效高于那些没有目标的或者具有空泛的“尽力做好”要求的人们。(二)激励理论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核心理论,是对如何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的过程是从个人的需要出发的.当需要

8、没有得到满足时,个人将寻求和选择满足这些需要的方法和途径。个人一般通过目标行为或工作来满足需要,个人实现目标方面的绩效成就,要由个人或别人(组织)来进行绩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最后,由个人来评价绩效与报酬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最初的需要,如果这个激励过程满足了需要,个人就会产生平衡感和满足感;反之激励过程就要重复,可能会选择一个不同的行为。它说明了为什么绩效评价能够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以及什么样的绩效评价机制才能够促进绩效的提高。激励理论根据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强化型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从激励的内容即需要出发,重点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主要包

9、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重点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海德的归因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强化型激励理论重点研究激励的目的(即改造、修正行为),主要包括挫折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等。激励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使得人们产生了综合、简化这些理论的倾向,试图找到一个能体现各个理论有效性和互补性的综合模型。较早做这种尝试的是波特和劳勒,他们提出的基于努力、绩效、奖酬、满足等变量的整合模型为人们普遍接受,随后又有包括聚合模型、混合模型、整合模型等的出现。这些综合激励模式成为分析解决组织当中的激励问题的重要理论工

10、具。(三)成本收益理论成本收益分析是指以货币单位为基础对投入与产出进行估算和衡量的方法。它是预先做出一种计划方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组织在进行经济活动时,都要考虑具体经济行为在经济价值上的得失,以便对投入与产出关系有一个尽可能科学的估计。成本收益分析是一种量入为出的经济理念,它要求对未来行动有预期目标,并对预期目标的概率有所把握。经济学通常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来研究各种条件下的行为与效果的关系,探究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其他社会科学也可运用这一方法来分析人的行为。事实上,人类的一切行为都蕴含着效用最大化的经济动机,都可以运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理论进行研究和说明。当代行为科学已用

11、大量事实证明,决定人的道德行为选择的最根本的动因是人们对其行为结果的预期,这种预期是建立在人们对行为结果的代价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而且,在这种行为结果的预期中,经济利益上的考虑通常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自利性、经济性、计算性是成本收益分析的基本特征。成本收益分析对效益的追求带有强烈的自利性,成本收益分析的出发点和目的是追求行为者自身的利益。成本收益分析追求的效用是行为者自己的效用,而不是他人的效用,行为者这种自利的动机,总是试图在经济活动中以最少地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使经济活动经济、高效。行为者由于自利动机及其对效益的追求,必然要对自己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计算。因此,成本收益分析蕴含着一种量入为出的计算

12、理性,没有这种精打细算的计算,经济活动要想获得好的效果是不大可能的。由此可见,成本收益的计算特性是达到经济性的必要手段,也是保证行为者行为自利目的的基本工具。(四)目标一致性理论目标一致性理论运用于绩效评价活动中时的具体含义,是指评价对象的系统运行目标、绩效评价的目的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三者之间的目标一致性,这三者之间的关系。(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对象的系统运行目标的一致性。绩效评价的目的,是帮助评价对象实现系统运行的最终目标,因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与评价对象的系统运行目标保持一致。这种一致性具体又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与系统运行目标的内容是否一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

13、内容应反映评价对象的系统运行目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能够引导评价对象产生符合系统运行目标的输出,促进评价对象实现其系统运行目标。二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是否完整地反映了评价对象的系统运行目标。系统运行的综合评价要求绩效评价指标不应是单一的,而是根据系统运行的总目标进行科学分析,建立一套能够反映系统运行总目标和整体效率的全面的、多层次的、有机联系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绩效评价目的的一致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组既独立又相关,并能较为完整地反映评价对象系统运行目标的评价因素,而绩效评价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系统运行目的的实现。因此,绩效评价目的同样也会影响绩效

14、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指标应充分体现评价目的对评价指标的要求。(3)绩效评价目的与评价对象的系统运行目标的一致性。绩效评价指标既要与评价对象的系统运行目标相一致,又要与绩效评价的目的相一致。这就对绩效评价的目的与评价对象的系统运行目标的一致性提出要求。否则,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就会因难以与两者同时保持一致而陷入困境,导致绩效评价工作的失败。另外,系统运行目标决定了切活动;绩效评价工作必须服务于系统目标。绩效评价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为评价而评价的活动是毫无价值的。因此,评价目的必然要服从评价对象的系统运行目标。(五)组织公平感理论组织公平感(perceivedorganizationaljustice)是一种心理建构,是员工在组织内所体会到的主观公正感受。对公平的探讨,始于亚当斯对分配公平问题的开创性研究。亚当斯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地模型来评估公平,提出公平感主要是研究报酬分配的合理性。亚当斯认为,人们将自己的结果或收益与自己的投入或贡献(如学历、智慧和经验)的比率与选作参照对象的这一比率进行比较,若两个比率相等则产生公平感;反之,则会产生不公平感。决策控制:即个体在对分配程序获得控制权之后,不论结果如何也能引发公平感。198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