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航空机械公司人员招聘管理制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244749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航空机械公司人员招聘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某航空机械公司人员招聘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某航空机械公司人员招聘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某航空机械公司人员招聘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某航空机械公司人员招聘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航空机械公司人员招聘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航空机械公司人员招聘管理制度(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永红航空机械XX公司招聘管理制度 / 目录第一章 总 则2第二章招聘组织管理3第三章招聘计划4第四章人员招聘5第五章人员选拔8第六章人员录用10第七章人才特区11第八章临时用工12第九章招聘工作评估12第十章 附 则14附件一:招聘流程15附件二:临时招聘申请表16附件三:竞聘管理办法17附件四:内部招聘公告20附件五:应聘申请书22附件六:应聘人员初试测评表23第一章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第一条 目的为满足公司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规范员工招聘流程,健全人才选用机制,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第二条 原则坚持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用、先内后外的原则。第三条 第三条 归口管理一般

2、员工的招聘工作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干部的内部竞聘工作由公司思想政治部负责。第四条 第四条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部与军、民品事业部员工的招聘管理(董事、监事、党、工、团系统管理人员不在本制度范围内)。第二章 第二章招聘组织管理第五条 第五条 招聘工作分为如下几个环节:提出人力资源需求、拟定招聘计划、人员招聘、人员甄选录用、招聘工作评估,流程如附件一所示。用人部门提出人员需求,人力资源部或思想政治部根据人员需求和人员供给状况拟定招聘计划、发布招聘信息,并协助用人部门进行甄选录用,最后对招聘工作进行评估,用以改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第六条 第六条 除董事、监事与党、工、团系统管理人

3、员外,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一般员工的招聘组织,思想政治部负责公司干部的招聘组织、人力资源部协助。第七条 第七条 人力资源部或思想政治部在招聘前负责组织有关专家和用人部门根据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进行测评内容的设计。第八条 第八条 一般管理岗位的招聘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或思想政治部组织,用人部门部长和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组织测试与初试,本单位负责人(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复试,公司主管领导审批。第九条 第九条 事业部副部长以上岗位的招聘由公司总经理负责测试,党政联系会负责审批。第十条 第十条 对公司总部与事业部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高级专业人员进行招聘测试时,思想政治部部应组建初试、复试测评小组。(一) (一)测评

4、小组的组建原则:知识互补、能力互补、气质互补、年龄互补、性别互补。(二) (二)测评小组的培训:所有测评小组成员在测评开始前应参加人力资源部组织的测评培训,培训内容为测评内容、测评方式、测评过程与其控制、测评结果的处理等。第三章 第三章招聘计划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一) (一) 各部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与 公司总部与事业部各部门每年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编制年度计划时,应同时制订本部门年度人员需求预测,内容包括实现本部门年度目标所需人员总数与结构、现有人员总数与结构、流出人数与方式(退休、辞退、轮岗等)、流入人数、时间与方式(内招、外招)与其原因分析等;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各

5、部门的人员需求预测进行审核。(二) (二) 公司年度需求预测:人力资源部综合考虑公司发展、组织结构调整、员工内部流动、员工流失、竞争对手的人才政策等因素,对各部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进行综合平衡,分别制订年度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三) (三) 临时人力资源需求:各部门对于未列入年度预测的人员需求,由部门部长填写临时招聘申请表(详见附件二),说明未列入年度预测的原因,经人力资源部审核,报公司办公会讨论,总经理审核,董事会审批,人力资源部组织实施。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招聘计划(一) (一)人力资源部/思想政治部负责根据需求和供给预测制订年度招聘计划和具体行动计划,招聘计划应包括招聘岗位、人数与资格要求(

6、年龄、性别、学历、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个性品质等)、招聘渠道和方式、招聘测试内容和实施部门、招聘结束时间和新员工到位时间、以与招聘预算,招聘预算具体包括:招聘广告费、交通费、场地费、住宿费、招待费、出差津贴与其他费用等。(二) (二)公司总部与各事业部招聘计划由总经理审核,董事会审批。招聘计划报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三) (三) 公司副总工程师以上、财务负责人、董秘等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命以与人员的进入与离开必须经过董事会审批通过后执行。第四章 第四章人员招聘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招聘的来源与方法(一) (一)为提高员工对公司的积极性、忠诚度和满意度,公司原则上采取以内部招聘为主,外部招聘为辅的政策

7、。同时根据岗位特点、人才需求数量、新员工到位时间和招聘费用等因素综合考虑。(二) (二)在尊重用人部门、应聘员工与其目前所在部门意见的前提下,进行内部招聘,为供求双方提供双向选择的机会。1. 1. 内部招聘对象的主要来源有提升、工作轮换、内部人员重新聘用(下岗人员)等。内部招聘的主要方法有推荐法(经本组织个别员工推荐)、公告法(使全体员工了解岗位空缺,通过竞聘选拔)等。2. 2. 公司总部与各事业部管理岗位可试行竞聘方式。经各用人单位申请,公司人力资源部/思想政治部审核后认为可行,可对空缺岗位进行竞聘。竞聘管理办法详见附件三。3. 3. 内部招聘管理公司总部与各事业部在内部进行招聘,由人力资源

8、部/思想政治部负责组织;公司人力资源部/思想政治部根据招聘岗位要求,对公司人员供给状况进行评估,认为可行,可在整个公司内部进行招聘。(三) (三)公司将在内部招聘不能满足岗位要求时进行外部招聘。1. 1. 外部招聘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 (1) 员工推荐:公司鼓励员工推荐优秀人才,由人力资源部本着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按程序考核录用。(2) (2) 媒体招聘:通过大众媒体、专业刊物广告、相关网站发布招聘信息。(3) (3) 招聘会招聘:通过参加各地人才招聘会招聘。(4) (4) 校园招聘:每年春季,公司将招聘信息与时发往有关学校毕业分配办公室,并有选择地参加专业对口的院校人才交流会。

9、(5) (5) 委托猎头公司招聘:公司和事业部高级管理和技术岗位可委托猎头公司招聘。2. 2. 外部招聘管理:公司人力资源部统一协调管理总部和事业部的外部招聘工作,包括整体宣传、与相关单位或部门的联系、外出招聘人员的组织等。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招聘信息的发布不同招聘岗位、数量和任职资格要求,招聘对象的来源与范围不同;同时受新员工到位时间和招聘预算的限制,招聘信息发布时间、方式、渠道与范围不同。(一) (一)招聘广告1. 1. 招聘广告的设计原则:广告要吸引潜在应聘者的注意,培养潜在应聘者对岗位的兴趣,使潜在应聘者对空缺岗位产生欲望,并马上采取行动,招聘广告应与公司整体形象一致。2. 2. 招聘

10、广告的责任人:招聘广告由人力资源部提出要求,由公司形象宣传部门负责制作。3. 3. 招聘广告的形式:根据需要采取内部招聘公告(详见附件四)、招聘现场海报、公司形象宣传资料、媒体广告等一种形式或多种组合。(二) (二)信息发布范围:由招聘对象的范围决定。(三) (三)信息发布时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招聘信息尽早发布。(四) (四)招聘对象的层次性:招聘对象是处在社会的某个层次上的,要根据招聘岗位的要求与特点,向特定的人员发布招聘信息。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应聘者提出申请(一) (一)应聘者向人力资源部提出应聘申请可以采用三种方式:一是通过信函提出申请;二是直接填写应聘申请表(详见附件五);三是通

11、过电子邮件提出申请。(二) (二)应聘者需向人力资源部提供以下个人资料:1. 1. 应聘申请表(函),且注明应聘岗位;2. 2. 个人简历,注明联系方式、学历、工作经验、技能、成果、个人兴趣爱好、品格等信息;3. 3. 各种学历、技能、成果(包括奖励)证明(复印件);4. 4. XX(复印件)。第五章 第五章人员选拔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个人资料收集人力资源部/思想政治部负责从各种招聘渠道收集应聘者个人信息资料。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资料审查用人单位根据招聘岗位的要求,对收集到的应聘者个人资料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年龄、学历、工作经历、专业技能、语言等,将不符合要求的资料剔出,其中适合其他岗位的

12、资料推荐给相关岗位的部门,对符合要求的资料送交用人部门进行审核,审核认可的应聘者由人力资源部/思想政治部负责通知初试。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初试初试负责人/测评小组根据事先设计的内容对应聘者进行测试,作好初试记录,初试负责人综合小组意见,在应聘人员初试测评表(参见附件六)意见栏中填写评语和意见。初试合格者,给予“同意复试”意见,进入复试;初试不合格者,给予“不予考虑”意见,应聘者被淘汰。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复试复试负责人/测评小组根据事先设计的测评内容对应聘者进行复试,作好复试记录。复试负责人综合小组意见在应聘人员复试测评表意见栏填写评语与意见。复试意见分为“同意聘用”、“不同意聘用”、“建议考虑其他岗位”三种。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审批有关责任人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审批。同意聘用的应聘者由人力资源部负责通知;不同意聘用者淘汰;建议考虑其他岗位者,由人力资源部与推荐岗位所在部门协调,另外安排测试。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报到同意聘用的应聘者应在规定时间内来公司报到,特殊原因需延迟的须向公司提前申请批准。如在通知规定时间内不能报到又未申请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