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一中07-08上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243993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漳浦一中07-08上高二语文期末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漳浦一中07-08上高二语文期末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漳浦一中07-08上高二语文期末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漳浦一中07-08上高二语文期末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漳浦一中07-08上高二语文期末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漳浦一中07-08上高二语文期末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漳浦一中07-08上高二语文期末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漳浦一中2007-200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 高二语文试卷 2008.1. 命题、审核:蔡志贤请注意自己的书写,要求使用黑色签字笔,清爽整洁的卷面对自己以及阅卷老师都是一种美好的享受。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傍(bng)晚 粗糙(co) 屏(bng)息 床蓐(r) 茕(qing)茕孑(ji)立 猥(wi)以微贱 逋(p)慢 陨(yn)首 犹蒙矜(jn)育 负荆(jng) 渑(Min)池 避匿(n)2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3分)A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B童子何知,躬逢胜饯C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2、 D引壶觞以自酌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上书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 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B遂通五经,贯六艺: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见周礼,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种经书。C举孝廉不行:孝廉,汉朝由地方官( 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D天子射上林中:上林,即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西汉司马相如曾作上林赋。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 (3分) 生孩六月,慈父见( )背 寻蒙国恩,除( )臣洗马 臣之辛苦( ) 5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典故。(2分)典故是各民族传统文

3、化中的精华,凝聚着璀璨的艺术光彩。为了表达相同的意思,中西方会联想到不同的典故。如说某人“惨遭失败”,中国人会联想到三国演义中“ ”,英美人则会联想到拿破仑的滑铁卢之战;说到一个“令人无忧无虑、安居乐业的地方”,中国人会想起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英美人则会向往“ ”。6下面是一些历史人物的名字,请根据名与字的不同关系加以分类(只填序号)。(4分)A班固,字孟坚 B陆羽,字鸿渐 C韩愈,字退之 D杜牧,字牧之 E张衡,字平子 F吕蒙,字子明(1)相同关系 (2)相反关系 7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台湾省某中学生旅行团所作的解说词,表述有不妥之处。请推敲一下,提出3点修改意见。(3分) 先生们,女

4、士们:欢迎大家第一次来中山陵游览!今天我为大家导游,感到很荣幸。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长眠之处,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心中的圣地。苍松翠柏环抱着它,霞光丽日辉映着它,青山绿水依傍着它。去年连战先生曾来这里拜谒,表达了对中山先生的缅怀敬仰之情。现在,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登上台阶,故地重游,瞻仰中山先生的陵寝,重温先生的教诲吧!答: 8补写下列诗文名句。(9分)(1)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 。(王勃滕王阁序)(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4)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

5、疾登建康赏心亭)(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二、阅读与鉴赏(50分)(一)古诗鉴赏9阅读这首题画咏物诗,回答问题。 (6分)一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3分)答: 。本诗四句中,你最喜欢其中哪一句?简要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分) 答: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佝偻承蜩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枸;吾执臂也,若槁木

6、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部分注释】选自庄子达生。佝偻(),驼背的人。承:用长竿取东西。掇():用手拾取东西。累丸:指为了用竿粘蝉,在竿头累积大球不使落地,以锻炼手臂。锱铢():古代一两为二十四铢 ,六铢为一锱。这里指很少的意思。处身:立身。厥:同 “橛”,断木,本桩子。枸:树根。不反不侧:不偏不倚,丝毫不变动。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3分) 译: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4分) 译: 11上述 “佝偻承蜩”

7、的故事对我们的学习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10分)李白传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

8、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

9、,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节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读本,个别字词从其他版本)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十岁通五经 通: (2)白益傲放 益: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因以命之 衡因上疏陈事B以所业投贺知章 何面目以归汉C遂荐于玄宗 而君幸于赵王D白长笑而去 天苍苍而高也14从文中找出体现李白“傲放”个性的一个事例。(用原文回答)(2分)答: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

10、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6-17题。(6分)说“木叶”(节选) 林 庚“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

11、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16“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中的“普遍的性格”指什么?(2分)答: 17请简要分析“木叶”的形象“如此生动”的原因。(4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