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243119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doc(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的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2.联络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化的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形象。3.领会保护家园、保护环境、保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含义深化的句子,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难点:联络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化道理;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三、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回忆导入1.师生一起回忆那迷人的风景。2.检查新词:郁郁葱葱、湛蓝深远。3.问题导入: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变化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二)深化理

2、解,体会内涵1.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把小村庄消失的原因从课文中找出来,动笔画一画有关语句。2.集体交流:请同学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都来读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体会“拎”:你想怎么读?(师评读。)把体会读出来。(2)村民们这样的行为使得小村庄出现了什么变化?看图,体会读。(3)还有什么原因使小村庄发生了变化?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都来读一读,你知道什么了?从这些词语中,你又感受到什么?请同学们再读读。可是,这样做小村庄又出现怎样的变

3、化?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体会反义词的用法。交流资料。展开想象。带着这体会完好读第三自然段。(4)但是,作者却说“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这句话再次提到了那锋利的斧头。就让我们看看靠着斧头,这里的人们得到了什么,能联络前面的内容说说吗?(5)还有什么原因使小村庄变化了?解决书中“黄泡泡”的问题。(6)什么都没了,指的是什么没有了呢?体会着读一读。(三)表达感受,总结升华1.表达感受:我对这小村庄的人们说我想对还在破坏环境的人们说我想对我们全人类说2.重温单元导读。四、板书设计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美丽消失锋利的斧头f132.小学三年级下

4、册语文教案范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一 引入新课 1 播放背景音乐和大屏幕美丽的小村庄环境优美,小动物们在快乐地玩耍,人们在快乐地耕种和收割2 师:在这样一个鸟语花香,美丽的小村庄,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二 学生初步感知课文1 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2 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指名答复3 检查自学情况,分段朗读。4 齐读最后1段。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师相机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5 带着问题继续看课文,边读边画,找小伙伴讨论。三 带着问题分析p 课文1 师:那你们都明白了什么?2 出示第2段,问:哪些词语表示砍的数目非常大?一间间 一栋栋 应有尽有 各

5、种各样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3 出示第3段,解决第个问题。“裸露”是什么意思?4 出示第4段。指名读 男生读 女生读解决了第个问题。5 播放美丽村庄被破坏过程的录象,并小结,照应第2段。师小结: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把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树木变成了房子,变成了家具,山坡上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裸露的土地。四 体会课文并深化主题师: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学生畅所欲言师:是啊,你们的心情老师可以理解,就请你们在大 声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情吧!集体朗读课文五 拓展延伸师:美丽的小村庄因为不加节制地乱砍乱伐,就被洪水卷走了,我感到痛心,感到可

6、惜,同学们,你们肯定有很多的话说,就把它写在课题的旁边吧!六 发散思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小村庄的感情和对保护环境的感想。说 画 写 唱 等等附 板书 10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美丽的小村庄乱砍树木减少土地裸露洪水卷走了一切问题:人们为什么砍柴?为什么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为什么什么都没有了呢?小学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 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2 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络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化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3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 领会保护家园、保护环境、保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7、 理解小村庄消失的过程和原因。2 理解含义深化的句子。教学难点:联络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化道理三、教学方法:图文结合、小组合作。四、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课件出示:山谷中,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的图片。(课件一)你觉得这个小村庄及周围的环境怎么样?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7课,二 品读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课文中是怎样描绘这个小村庄的?引出第一自然段:1 自由读, 画出并体会优美的词语: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2 读出小村庄的美丽。(把戏读)过渡:是呀!多么美丽得意的一个小村庄,那里绿树成荫,树木成林。绿茵茵的草坪上雪白的羊群撒欢地玩耍、嬉戏

8、;牧羊人吹着笛子,悠扬的乐曲声在碧蓝的空中回荡。不远处有所小学校,从校园里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大人们都在辛勤地建造着自己的家园。整个山村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和勃勃的活力。可是最后却消失了,什么都没有了引出第五自然段:(二)齐读第五自然段(出示课件二:一片荒芜的场景)1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 这个小村庄到底是被什么消灭的?(这时同学们有的说是被村民,有的说是被斧头借此引出第2-4自然段。)(三)请同学们默读第2-4自然段。考虑: 这个小村庄到底是被什么消灭的?把你读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并作简单批注。不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可在小组学习中解决,假如小组解决不了,提到班上解决。1。学习第二自然段:

9、(1)指名读,质疑师: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因为村里人砍树,山坡上才出现了裸露的土地。师:你从哪些句子知道是村里人砍树的?课件三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2)相机指导理解用词:A “谁”B 理解“拎”换词方法C 理解“裸露”出示图片比照理解3句子训练课件四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做家具,谁家想烧饭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砍树。4小结 板书:随意砍树2 学习第三自然段师:人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他们停顿砍树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生:人们在拥有了这些东西后并没有停顿砍树。课文中说: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

10、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1(课件五)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2理解“不断砍树” 板书:不断砍树3理解“柴烟”柴烟是指木柴燃烧后所产生的气体。人们把这些树木砍下来后干什么了?这里指树木被人们砍下来,用来生火做饭、取暖。在我们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4指导朗读3 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我们虽然生气、我们虽然难过,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可是最后,那个小村庄却被一场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1理解“不错”是真正的不错吗?2情境再现美丽的村庄,想象: 洪水降临时小村庄什么样?洪水过后又是什么样?3谈感受:生:我知道这样不错的日子不会太长

11、,因为在他们随意砍伐树木的同时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生:我仿佛看到了万马奔腾般的洪水把仅剩下的几棵树连根拔掉。汹涌奔腾的洪水已冲垮了他们的房屋,冲走了他们辛辛苦苦换来的一切。生:我仿佛听到了经过这里的人们的叹息道:目光短浅也!罪有应得也!生:他们在慢性自杀。当洪水降临时,他们来不及呼救,就已经辞别了人世,辞别了美妙的将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 总结全文齐读全文,说说你学习了这一课懂得了什么?生:我懂得了我们不能随意砍伐树木。生:我懂得了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树木。生:我懂得了不保护大自然,就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学习了这一课,我们知道了由于村民的无知与自私,他们过度砍

12、伐树木,忽略了树能防风、固沙,不让水土流失的作用,造成了山坡上的植被被破坏,环境在不断地恶化,最终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一切都没有了。我们要汲取这个沉痛的教训,就让我们一起保护森林。保护大自然!共同来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吧!( 课件六: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四 延伸作业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面对如此怵目惊心的环保问题,我们小学生能做什么呢?就请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出一份“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吧!五 板书设计:随意砍树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什么都没有了 保护环境不断砍树山东省章丘市白云湖镇石珩小学 三年级 李霞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13、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5册的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那个美丽而宁静的小村庄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它告诉了人们要保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整组课文都是围绕着“保护环境”为主题,通过质朴、深蕴的语言,优美真实的课件演示,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视野窗口,从这个窗口里他们看到了历史环境的宏大变迁,激发了他们内心强烈的的情感共鸣,深深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深化了主题。下面我把它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个方面进展说课。一、教材分析p

14、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的。知识目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化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技能目的: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络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才能情感目的: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开展目的:培养学生保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二、教学重点它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我们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三、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四、教法和学法在这堂课中,我们综合了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随机通达教学、自上而下教学设计及情境性教

15、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五、教学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理论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良好的课堂气氛。为到达本课的教学目的,主要从四个方面进展教学。(一)创设情境,激活情感在这里,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小村庄在老师的故事中娓娓而来,通过直观画面,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首先学生感受到“美”的气氛。然后画面急剧变化,突如其来的洪水毁掉了这个美丽的村庄,从声音、画面方面激活学生潜在的情感。让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张开的状态,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感受到村庄从“美丽”到“消灭”的过程给他们带来的那种震撼心灵的感觉。第一次与大自然进展心灵碰撞为他们理解村庄的消失奠定了情感根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