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分章节复习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242799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X 页数:196 大小:8.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分章节复习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6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分章节复习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6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分章节复习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6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分章节复习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6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分章节复习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分章节复习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分章节复习学案(含答案)(1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比较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变化过程中_的变化变化过程中生成其他_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等实例冰水水蒸气,汽油挥发,木材制成桌椅钢铁生锈,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食物腐烂微观角度区别构成物质的分子_改变构成物质的分子分裂,构成它的原子_,形成了新的分子根本区别(判断依据)是否生成_联系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的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说明物质发生变化时常伴随着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

2、某一变化发生了,但不能作为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如电灯泡照明时既有发光现象又有热量放出,但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判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唯一依据是变化时有没有新物质生成。铁生锈的变化中,生成了与铁完全不同的铁锈,因此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例1(湖州中考)下列四幅漫画描述了生活和自然中的现象,其中一幅漫画所描述的物质变化类型与其他三幅不同,这幅漫画是()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利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探究物质发生的变化实验和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观察化学反应通常要注意以下三个阶段的现象:反应前的现象、反应中的现象、反应后的现象。通

3、过分析观察到的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比较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结合反应的条件,我们就可以得出有关结论,即可探究物质发生的变化。反应前,应记录物质的名称,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颜色等。反应中,应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颜色、能量变化等。反应后,应记录生成物的形态和颜色等。例2(雅安中考)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例如将燃料进行如下循环:燃料燃烧产物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B均为化学变化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D均为物理变化不知道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4、的本质区别例3(德阳中考)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将爆炸理解为全是化学变化例4(鄂尔多斯中考)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其中一种变化与其余三种变化类型不同的是()A电灯泡通电发光B玻璃破碎C轮胎爆炸 D纸张燃烧例5(威海中考)物质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电灯通电发光煤制成焦炭塑料老化干冰升华石油分馏海水制镁 石块粉碎成石子粮食酿酒A BC D1(南通中考)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有以下四个步骤,其中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2小明用电子秤进行如图所示的称量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活动1和活动2的电

5、子秤示数都减小了。两个活动中,只发生物理变化而导致电子秤示数减小的是_(填“活动1”或“活动2”)。第2题图参考答案【要点详解】知识点1:没有生成其他新物质新物质没有重新组合新物质例1C知识点2:例2B【易错点拨】例3D例4D【综合应用】例5A【巩固提升】1.A2.活动1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什么是酸1电离: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而形成_的过程,叫做电离。2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_。酸H_。常见的酸见表:酸的名称化学式溶液中的离子比较盐酸HClH、Cl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溶液中都含有_不同的酸,它们的_不同硫酸H2SO4H、SO硝酸HNO3H、NO磷酸H3PO4H、PO例1含有下列离

6、子的溶液中,溶质全部为酸的是()ANa、H、SO BCa2、OH、NaCH、SO、Cl DNH、Cl、CO什么是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_的化合物,叫做碱。说明:碱首先应是化合物,碱是化合物中的一类,其主要特征是电离时产生唯一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OH)。碱的溶液一定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Na2CO3、K2CO3都是盐,但其水溶液呈碱性。例2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溶质全部都是碱的是()ANa、OH、SOBCa2、K、OHCH、SO、ClDNH、Cl、CO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称_,通常简称指示剂。常用指示剂及其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指示剂酸

7、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石蕊试液(紫色)红色_酚酞试液(无色)无色_蓝色石蕊试纸红色不变色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蓝色说明酸碱指示剂遇酸性或碱性溶液发生颜色变化,而非酸性或碱性溶液发生了颜色变化。溶液的酸碱性指的是溶液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像盐酸等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这样的溶液就呈酸性,但不一定是酸或酸的溶液;像石灰水等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则这样的溶液就呈碱性,但不一定是碱或碱的溶液;像氯化钠溶液等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则这些溶液就呈中性。酸碱指示剂只能指示溶液的酸碱性,不能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例3化学兴趣学习小组的同学采集了三种植物的花瓣,将它们分别放在研钵中研磨,加入酒精充分浸泡

8、后过滤,得到了三种溶液。将三种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液体中,得到以下信息:花的种类所制成溶液的颜色在有关试剂中呈现的颜色白醋蒸馏水石灰水玫瑰粉红色红色粉红色绿色黄菊黄色黄色黄色黄色雏菊无色无色无色黄色试回答:(1)如果用所制得的溶液检验花盆中土壤的酸碱性,你会建议选择_花的酒精溶液来作酸碱指示剂;在上述三种酒精溶液中,酒精属于_(填“溶质”或“溶剂”)。(2)如果得知花盆中的土壤显酸性,不适合花卉的生长,你会建议选择上表中的_来进行改良。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1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指的是溶液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通常用酸碱指示剂来测定(只是较为粗略地测定)。2酸碱度:是定量地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的

9、一种方法,可用_来表示。(1)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25时):pH7,溶液呈_性;pH7,溶液呈_性;pH7,溶液呈_性。(2)测定pH的最简便方法:使用pH试纸。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将试纸显示的颜色跟_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这种方法只能测得pH的整数值。例4(株洲中考)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开展下列实验活动: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5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对测定结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测定时刻17:0517:1017:1517:2017:2517:3017:35pH4.954.944.944.884.864.854.

10、85A.在测定期间,该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 B该雨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没有影响C若在17:40测定,pH一定小于4.85 DpH4.95与某些工厂排放的酸性气体有关酸的概念例5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是()A酸都能电离出H B酸都含有酸根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例6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用下列花瓣压榨汁制作酸碱指示剂,实验记录如下:指示剂(花汁)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盐酸酒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红玫瑰粉红色粉红色绿色绿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黄色月季花浅红色红色黄色黄色根据以上信息在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内容:(1)不能作酸碱指示剂的是_,既能测出溶液酸性又能测出碱性的是_。(2)用_花汁测某无色碱

11、性溶液时,溶液颜色会变成_。(3)栀子花是家庭常养的一种花卉,此花在酸性土壤中可正常生长,在碱性土壤中则会枯死,在中性土壤中生长不良。若用月季花汁测得土壤浸出液变浅红色,则土壤显_性,这种土壤_(填“适合”或“不适合”)种植栀子花。1下列物质中,不能够直接证明稀硫酸是酸性溶液的是()ApH试纸 B无色酚酞试液C紫色石蕊试液D蓝色的石蕊试纸2(舟山中考)以下是某些同学在“测定土壤酸碱性”实验中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3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饱和澄清石灰水、稀盐酸、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向其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后四个烧杯中液体的颜色如图所示。则A溶液是()A澄清石灰水B稀盐酸

12、C氯化钠溶液D碳酸钠溶液4生活中一些花朵、蔬菜的汁液在不同溶液中呈现的颜色如下表所示。植物汁液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紫甘蓝红色紫色黄色胡萝卜橙色橙色橙色月季花瓣浅红色红色黄色三种植物汁液中最理想的酸碱指示剂是_,将该指示剂滴加到pH约为2.5的柠檬汁中,溶液变成_色。参考答案【要点详解】知识点1:自由移动离子氢离子(H)酸根离子H酸根离子例1C知识点2:氢氧根离子(OH)例2B知识点3:酸碱指示剂蓝色红色例3 (1)玫瑰溶剂(2)石灰水知识点4:pH中酸碱标准比色卡例4D【易错点拨】例5A【综合应用】例6(1)万寿菊月季花(2)红玫瑰(月季花)绿色(黄色)(3)酸适合【巩固提升】1.B2.B3.B4紫甘蓝红第3节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共性)1酸具有通性(共性)的原因酸在其水溶液中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_。2酸的通性(即H表现出的性质)(1)酸能使指示剂变色: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_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_色。(2)酸金属(某些)盐_举例:将铁、锌、镁等金属与酸混合,可以发现这些金属逐步溶解,同时在金属表面冒出气泡,经检验该气体为氢气,溶液中新生成的物质是对应的盐。反应方程式:ZnH2SO4=_H2,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由一种_和一种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