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铜板的响声》课件及教学反思【三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242273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语文《铜板的响声》课件及教学反思【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铜板的响声》课件及教学反思【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铜板的响声》课件及教学反思【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铜板的响声》课件及教学反思【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铜板的响声》课件及教学反思【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语文《铜板的响声》课件及教学反思【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语文《铜板的响声》课件及教学反思【三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二年级语文铜板的响声课件及教学反思【三篇】【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铜板的响声课件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9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课前搜集阅读有关阿凡提的故事。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组表演课文。3、结合自己了解的阿凡提的故事展开讨论我眼中的阿凡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板的霸道与阿凡提的机智。课前准备:课件、搜集有关阿凡提的故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阿凡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阿凡提的故事。二、学文(一)揭示课题,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1、自读课文,老师提示要注意认读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读到自己满

2、意为止。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出示生字,会读的字多读读,不会读的字到课文中找一找念什么,并想想怎样记住它。4、齐读生字5、选择一个自己认为难记的字,说说怎样记住它,并用这个字组词或说一个句子。6、开火车识字。7、小组长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并在评价册上给以评价。(三)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1)指名阶段朗读。(2)重点段落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如:穷汉的委屈,老板的贪婪,阿凡提的机智幽默要通过朗读表现出来。(3)教师和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评价,指出优点,找到缺点,并用恰当的语言提出来。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注意解释文中的重点词语:智慧幽默感打抱不平抵消等。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二、分组表演

3、课文。1、分组准备,可根据人物性格加入自己的语言、动作等。2、指名在班上表演。3、教师和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评价。4、指导学生明白扭拉扯揪咧着等动词的意思。三、我眼中的阿凡提。学生给据自己的积累,讲讲阿凡提的故事,说说阿凡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四、写字1、开会车检查生字认读情况。2、出示要写的生字以各种形式和生字打招呼3、让学生挑出最难写的字进行指导。(1)老师范写(2)学生描红(3)讨论怎么记住这个字?4、让学生找其他生字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如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5、学生练写其他的生字。6、用这些字组词,或说一句话。五、学后总结老师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六、课后延展1、课后开展阿

4、凡提系列丛书阅读活动。2、将阅读后的感想写在小本本上。【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铜板的响声课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冀教版二年级下册19课铜板的响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写本课8个生字。正确认读文中1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丰富知识积累。过程与方法:1、课前搜集阅读有关阿凡提的故事。2、分组给课文配音。3、交流我眼中的阿凡提,举行故事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阿凡提喜欢打抱不平、同情弱者、帮助弱者的性格,体会和感受阿凡提的幽默与智慧。认识到面对强权也要毫不畏惧、勇于斗争。教学准备:1

5、、师生共同搜集阿凡提的故事。2、软件:方圆电子音像社出版、河北远程教育网制作的小学冀教版教学资源库(小学二年级下)铜板的响声(以下简称铜板的响声)优秀课件以及自制课件。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大屏幕显示铜板的响声图片集锦中阿凡提图像;阿凡提向同学们打招呼,教师配音:嘿,大家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同学们,他是谁呀?教师板书:阿凡提。你们了解阿凡提吗?谁来说说。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阿凡提的小故事铜板的响声。让我们进一步来了解我们的这位朋友。师板书课题。教学生字:铜、板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两个字的?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归类识

6、记有金字旁的字。利用铜板的响声优秀课件中的写生字课件指导书写板,学生扩词。学生齐读课题。二、识记生字。1、观看铜板的响声优秀课件中的动画片,初步了解故事的经过。2、自由读课文,注意同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打招呼。3、过关游戏检查生字词认读。第一关:我会认。铜板、智慧、幽默、穷汉、弱者、饭馆、分辨、扭打、交钱、拉扯、打抱不平、两相抵消、欠钱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它!教教我们大家吧!看谁的方法最巧妙,你就是大家的小老师!第二关:我会说。又骂又打说几个又又的词语,体会可以同时进行的两个动作、同时具有的两个特点能用又又的方式来表达。第三关:我会读。阿凡提是一个幽默、智慧的人,专门为弱者帮忙。有一个饭馆的老板

7、扭住一个穷汉又打又骂,讨要饭钱。阿凡提把那个老板拉扯开,用铜板的响声,帮助那个穷汉付了饭钱。三、理解感悟,指导朗读。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通过过关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认识了每一个生字,并且读准了字音。如果老师把他们放到课文中,你还会认识它们吗?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通顺、流利,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默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同学们,要想为动画配好音,必须了解动画中的人物形象,知道他们各自的性格。在我们这部动画片中有三个人物:阿凡提、穷汉和老板。请同学们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人物,默读课文,借助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一说他们各是什么样的人?预设:结合分析人物形语言、动作,理解

8、人物的个性特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1)阿凡提爱打抱不平。阿凡提看见一个饭馆老板在打骂穷汉,便走过去拉扯开,问是怎么回事。阿凡提把铜板贴近老板的耳朵使劲摇了一阵子。不料,阿凡提把铜板又还给了穷汉:你走吧。阿凡提不紧不慢地说:他闻了你饭菜的香味,你听了他铜板的响声,两相抵消,谁也不欠谁的了。(2)老板特别贪财,蛮横无理。老板说:他坐在我饭馆的门槛上闻了我店里的饭菜香味,当然得付钱。老板听到铜板的响声,咧着嘴笑了。老板急了说:阿凡提,他不给钱能走吗?3、想像:穷汉满肚子委屈地掏出兜里的几个铜板交给阿凡提。时穷汉在想什么?老板听到铜板的响声,咧着嘴笑了。,老板在想些什么?4、深化理解。学

9、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谁些什么?教师需指导学生对穷汉说话时,认识到要不畏强权、勇于斗争。四、配音表演,提升兴趣。利用铜板的响声优秀课件中的动画片我来读部分完成。同学们,我们的这篇课文,读通了,也读懂了,下面我们该做什么了?(为动画配音)(1)分配角色。老师播放动画,学生分组讨论,哪个角色的语言该由小组内的哪个同学来配音,要注意什么。(2)小组试配音。老师播放动画,每个小组的同学小声试一次。(3)分组比赛。挑选两个小组到前面为动画配音,师生共同评选出小组,授予配音荣誉。五、拓展延伸。1、课下继续搜集阿凡提的相关故事。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第二课时一、我眼中的阿凡提。1、你还了解到了有关阿凡提的那

10、些知识?师生交流,教师相机补充铜板的响声中文本资源中的相关知识。(阿凡提并非虚构,而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的本名叫霍加纳斯尔丁;也有人叫他纳斯尔丁阿凡提或毛拉纳斯尔丁。阿凡提不是人名,正同霍加和毛拉一样,都是对人的尊称。阿凡提意为先生、老师,霍加、毛拉则是伊斯兰教宗教人士的尊号。阿凡提的家乡不在新疆,而是十三世纪的土耳其。他于回历六零五年,也就是公元一零二八或一零二九年,出生在土耳其西南部的霍尔托村。他同父亲一样,都当过清真寺主持公众礼拜的领拜人,而且还是一位精通伊斯兰教的神学家。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博物馆里,至今还保存着他的一张画像。他长着很长的胡须,头上戴着很大的缠头,身子骑在一头瘦小的

11、毛驴上。据说,他骑毛驴的方法很特别,是背朝前,脸朝后。他对他的学生解释说,假如我面朝前骑在毛驴上,你们就会落在我的背后;假如你们走在我的前面,那我又只能看见你们的背脊,因此我选择了一种的骑毛驴的办法,就是背朝前,脸朝后,这样就解决了一切难题,而且能更方便地看着交谈的人,这样也就显得更有礼貌。)2、师生交流搜集来的关于阿凡提的故事。3、评选出讲故事的同学,评为故事大王。二、把阿凡提的故事讲给家长听。板书设计铜板的响声阿凡提智慧老板、穷汉饭菜的香味、铜板的响声两相抵消【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铜板的响声教学反思对于阿凡提这个人物学生们并不是很陌生,因为好多孩子都看到过这个动画片,或者看过这类的书籍,学

12、生对这片课文有着极大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就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爱好出发,使学生感受到阿凡提的智慧和幽默,打抱不平!阿凡提的形象:头戴一顶民族花帽,背朝前脸朝后地骑着一头小毛驴,也早已深入人心。阿凡提的笑声也富有特色:温和而极具某种穿透力。早已在孩子们的心中扎下了根。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想充分让孩子们在读中感受人物的形象特征,抓住文中关键词语理解人物心理特征,并通过指导朗读加深对人物的认识,从而走入角色,走入文章,与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当孩子们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的词语时,我都能充分抓住这个词语来体会人物心理动态,使孩子们设身处地的感受人物心理变化,从而达到理解人物的目的。以实物

13、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比如,找来铜板让孩子们看,并且通过摇铜板感受文章的.内容,这都是我认为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也许这样的学习方式比较适合高年级。因而出现了问题种种。孩子们年龄小,刚开始接触写事的文章,应该借助文本中轻松愉快的氛围,感染孩子,使孩子明白阿凡提的智慧、幽默。由此,喜欢阅读,喜欢语文。有表现自己的*,培养热爱语文课的习惯。但在教学中,考虑到孩子年龄小,可能演不出角色的特点,所以把演一演的环节直接删除掉了,看来这样的做法没有一点好处。没有直接的接触人物的过程,孩子们很难于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也直接影响到文章的理解。实际活动中,意图与实际产生了偏差。这主要是课堂上给予学生读的机会不多,没有抓住读的契机,充分调动学生读的劲头,主要在提问中使孩子来理解课文。结果背道而驰,越是问孩子,孩子们越不知道怎么说。反而使课堂变得沉闷,了无生趣。还有与自己备课的熟练程度有关,要想上好一节课,备课是关键。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把课草草背完之后,觉得没有问题,但还是缺少慎重的思考,在今后教学中应该引以为戒。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