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法律笔记考点总结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241826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安全工程师法律笔记考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法律笔记考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法律笔记考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法律笔记考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法律笔记考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安全工程师法律笔记考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安全工程师法律笔记考点总结(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第一章 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义务的决定,这是依法行政和合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依法行政应遵循权责统一的基本要求。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有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安全生产执法的原则是指执法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我国安全生产立法的重要趋势是安全生产标

2、准法律化。安全生产法体现了人身安全、预防为主、权责一致、社会监督、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规定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法律责任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下列27种:1、 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命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3、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4、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5、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

3、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未按照规定如实告知从业人员有关的安全生产事项的;6、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7、生产经营单位的矿山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者安全设施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8、矿山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未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的,9、矿山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10、生产经营单位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11、安

4、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12、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的;13、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14、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未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投入使用的;15、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16、未经依法批准,擅自生产、经营、储存危险物品的;,17、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未建立专门安全管理制度、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或者不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的;18、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未进行评估

5、、监控,或者未制定应急预案的;19、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未安排专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的;20、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21、生产经营单位未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或者未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统一协调、管理的;22、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生产经营活动,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的;2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

6、仓库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内,或者与员工宿舍的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的;24、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未设有符合紧急疏散需要、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或者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出口的;25、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揽的责任的。26、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27、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安全生产法对上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设定的法律责任是实施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限期改正、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止建设

7、、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吊销证照、关闭等行政处罚;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或者其他违法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承担赔偿责任或者连带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法行为来源关键词1未保证安全投入安法80条限期改正、停产停业整顿、主要负责人撤职、罚款2-20万2主要负责人未履责安法81条刑责、撤职、罚款2-20万、5年内不得任主要负责人3未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安法82条限期改正、停产停业整顿、罚款2-20万4主要负责人安员人员未考核合格5从业人员未教育培训6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7安全设施设计未报审安法83条限期改正、停止建设停产停业整顿、罚款5万以下、刑责8未按安全设计施工9安全设施未

8、验收10未挂警示标识11不符合国标行标12安全设备未保养13劳动防护用品不达标14未取得安全使用证、安全标志15使用淘汰工艺设备16擅自经营危险物品安法84条停止违法行为、关闭、没收、罚1-5倍17无危险品管理制度措施安法85条限期改正、停产停业整顿、罚款2-10万、刑责18重大危险源监控、预案19爆破吊装无专人管理20项目设备发包出租安法86条限期改正、停产停业整顿、罚款1-5倍、连带赔偿21无安全管理协议22交叉作业未签协议安法87条限期改正、停产停业整顿23与员工宿舍安全距离不足安法88条限期改正、停产停业整顿、刑责24无紧急疏散出口25与从业人员订免责协议安法89条协议无效、罚主要负责

9、人投资人2-10万26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安法93条停产停业、关闭、吊销证照27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安法95条赔偿、强制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定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法律责任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下列7种:(1)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3)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4)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

10、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5)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6)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7)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未依法承揽赔偿责任,经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执行措施后,仍不能对受害人给予足额赔偿的。安全生产法对上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设定的法律责任为实施降职、撤职、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序号违法行为来源关键词1未保证安全投入安法80条限期改正、停产停业整顿、主要负责人撤职、罚款2-20万2主要负责人未履责安法81条刑责、撤职、罚款2-20万、5年内不得任主要负责人3与从业人员订立免责协议安法8

11、9协议无效、罚主要负责人投资人2-10万4主要负责人逃匿安法91条降职、撤职、拘留15日、刑责5瞒报、谎报、不报事故6违章操作安法90条批评教育、处分、刑责7责任人未赔偿受害者安法95条法院执行、继续随时执行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属于安全生产法调整范围的是上海某个体独资纺织厂的生产活动,不属于安全生产法调整范围的是澳门某外资企业的生产活动。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包括(建立、落实、追究)不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

12、。 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特征:(1)独立性。(2)服务性。(3)客观性。(4)有偿性。(5)专业性。安全生产法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以使举报监督制度化、法定化。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承租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凭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声场做统一协调、管理。(不能签订委托书委托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3、的职权不包括对主要负责人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分。(包括:进入单位了解情况、对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对事故隐患责令排除、撤出人员、责令停产等对有关设施、设备、器材进行查封、扣押)。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最终目的之一,是为了保证生产经营单位不出或少出事故,从而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监督检查不得影响被检查生产经营单位的活动的正常进行。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上岗证书而上岗作业,行政执法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应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未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导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尚未构成刑事处罚的,应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行

14、政执法机关责令生产经营单位限期改正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机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而生产经营单位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建设或停产停业整顿,并可处5万元以下罚款。未经依法批准,擅自生产、经营、储存危险物品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或者予以关闭,没收违法所得,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0万元的,处2-10万罚款。违法所得在1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生死合同”,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处2-10万元的罚款。该单位承担的法律责任是:该协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以罚款。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

15、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建筑内,并应当与宿舍保持安全距离,该宿舍应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违反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停产停业直至符合安全要求才能重新开始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单位逾期未安排专门人员对爆破、吊装作业进行现场安全管理,应责令停产停业整顿。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查明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班组长是生产经营作业的直接执行者,负责一线安全生产管理,其安全生产责任不包括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依法被追究安全生产违法犯罪刑事责任的主体可以是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主管人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对生产安全事故负有失职、渎职和应负领导责任的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人,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负责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人员等。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