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240371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高考诊断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4页,满分300分,考试 时间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 县市区、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必做,共140分) 注意事项: 1本大题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1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

2、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 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 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14.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统合功能”在政治上的主 要作用是 A维护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 D提高了官员素质15.起居注是职

3、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 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了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朝康熙帝甚至以“记 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撰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皇权呈现出不_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权力不再受到制约 D记注官的设立削弱了相权16.“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 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A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 B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C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7.“文革”结束后,从“

4、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邓小平南巡讲话,我国出现了 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这两次思想解放 A彻底清除了“左”倾错误 B破除了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崇拜 C提高了人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D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8. 加州大学教授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认力: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即“欧洲奇 迹”,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 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新大陆的关系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 西欧胜出。由此可见西欧得以胜出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D中国社会制度落后19.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

5、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 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 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20.俄罗斯著名的社会学家米罗诺夫写道:“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 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失 去了对民众的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A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B继续战争的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C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 D通过了和平法令21罗斯福提出了新“四大自由”,即:言论、信仰、免于匮乏和免于恐惧。前两项

6、是旧 四大自由的合并,在西方已是不言而喻的。实际上增加的核心就是“免于匮乏”的权 利。从此,有人挨饿不仅是私人的事,而是被剥夺了基本权利,政府和全社会有责任 改变这种不合理现象。从这一观念出发,罗斯福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作出的重大举 措是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D通过立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22.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阅读下图(“一”表示合作关系,“” 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分别指 A英法美 B英美苏 C中苏美 , D美中苏23.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 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

7、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 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第卷(必做140分+选做20分,共160分)【必做部分】38.中国古代没有雅典式的民主制度,近代也未建立起像样的民主国家。对于我们这 个封建历史漫长、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度来说,民主是个迷人的字眼,也是近百年来力追 不舍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等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 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 派。倡导维新的人物

8、,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 摘编自郭延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杈 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共和 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共和国是平等之国,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共和 国是自由之国,自由是人民的天赋人权。”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据材料一、二提供的历史信息,概括康有为和孙中山在追求民主道路上呈现的 异同点。(8分) 材料三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 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 作用。否则无生命力的

9、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成长。” (2)概括材料三作者对待学习外国制度所持的观点,并用材料一、材料二的信息及 实践结果论证作者观点的合理性。 (12分)39.历史证明经济全球化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全球化发展的过程具有明显的 阶段性,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使人类对地球有了真实的了解,拓展了人类活 动的空间,刺激了人类向海外开拓的愿望,打破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历史传统,致使 各民族的往来替代了各自的自给自足状态。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 高涨,当对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

10、产生 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因此,从“新大陆”发现开始才形成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 易”。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的开辟是如何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的形成? (8分) 材料二经过工业革命,英国工业生产量已远远超过了国内市场的容量。到19世纪中叶,英国一半以上的工业品要销往国外,国内生产所需的大部分原料也要靠国外供应。这种情况在英国最大、最主要的棉纺工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时英国所生产的棉织品的绝大部分销往国外,生产所需的棉花来自美国、印度、巴西、埃及等国家。在这一时期,英国不仅是世界消费品的主要供应者,也是生产资料机械设备的主要供应者。因此,这一时期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标

11、志着经济全球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并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一时期机器大生产在促进“经济全球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12分) 材料三1900-1981年世界贸易增长率比较表 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经济全球化发展角度分析导致1948-1981年世界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6分)【选做部分】45.(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的本质就是利益再分配的过程,这决定了改革的历程必定是 曲折艰难,充满斗争的。 材料一诚然,防止极贫极富,扶持中等阶层

12、,使富有的自由民和贫苦的自由民都 不致各走极端,是古典思想家们的政治信条。因此,他们对“贫富有所协调”的理论构 想,并非为了最终消灭穷人或富户,而是寻求社会力量的平衡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 (1)结合所学以史实说明梭伦改革是如何达到社会力量的“平衡”的?(4分) 材料二(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 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 苏辙栾城三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专以此为事”的表现,并分析“其不可也”+ 的原因,(6分)46.(10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正如战后丘吉尔所云,当其(日本)船只的

13、9/10都已沉没或不能行动,其 空中和海上的兵力都已被摧毁,其工业已经被破坏,其人民粮食补给已经日益缺乏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日本的崩溃实在是早已成为定局。美国的战略轰炸调查报告书也同 样地强调这一点,不过却又补充说:“假使日本的政治结构能够对于国家政策作比较迅 速有效的决定,那么在军事已经无能为力与政治承认无可避免的现实之间的时差也许即 可以缩短。” (1)概括材料一中关于导致“日本的崩溃”的因素。(要求:逐条列出,不得摘抄 原文)(4分) 材料二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华民族在上个世纪那场伟大的反 法西斯战争中承受过巨大牺牲,并为最终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抗战不仅是一 场中华民族自身谋求独立和解放的战争,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 部分。 (2)请结合史实从几个角度证明“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不可忽视的重 要组成部分”。(6分)文科综合能力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1.B 2.A 3.A 4.B 5.C 6.A 7.D 8.B 9.B 10.D 11.B 12.D13.C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