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病护理手册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239953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常见病护理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儿童常见病护理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儿童常见病护理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儿童常见病护理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儿童常见病护理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常见病护理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常见病护理手册(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常见病护理手册1.前言1.1如何判断小孩是否生病了婴幼儿生病时不见得会告诉大人,父母应保持警觉,注意其平时的外观与行为。如果突然有异常的情况,多半表示孩子生病了。以下是孩子生病时常见的征兆: 烦躁不安(尤其在三岁以下) 特别疲惫、精神不济(肺炎) 特别爱哭闹(婴儿期常见) 脸色潮红或苍白(可能是发烧) 头疼或耳朵疼(可能是感冒引起的中耳炎) 皮疹 冒冷汗、寒颤 前额发冷或发热 胃口变差 肚子痛 大便的次数或形状有改变 小便量减少或增加 睡不安稳一旦有上述的情况,家长首先应该让小孩在家休息并量体温肛温最接近体内温度真实值;口温不易测得;腋温较低。耳温与液温差不多。注意!体温正常值:口腔舌下温

2、度为37范围在(36.3-37.2)直肠温度为36.5-37.7(比口腔温度高0.3-0.5),腋下温度为36.0-37.0(比口腔温度低0.3-0.5)一定要用温度计测量,对医师而言,准确的体温是很重要的数据,不要使用空手道,不可偷懒!1.2 什么时候应去看医生 在多半的情况下,父母可以相信自己对孩子是否生病的判断,因为你们对孩子平时的习惯、脾气、健康状况最为清楚。但是出现下列情况时,最好去看医生:刚出生的几个月,婴儿生病不见得会发烧或有特别症状而且变化很快,家长不见得能掌握生病的状况: 观察情况后觉得不太放心时 急性难忍的腹痛 大便、小便或呕吐物中带血时 眼睛红肿发炎 全身性的红疹 喷射性

3、的呕吐 呼吸不顺畅、脸色变白或青紫 有抽筋现象 神智不清、昏睡不醒 流血不止(家长必须先施行直接加压止血法) 高烧发烧只是免疫系统对疾病的正常反应,发烧的高度并不代表疾病的严重度,发烧本身并不会对身体产生任何永久性的伤害。38以下,无需服用退热药,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冷敷或酒精降温。不退并且有上述任一情形时1.3 小儿用药常识宝宝生病时,父母都急于治病,不经医生指导,就凭自己一点点医药常识,擅自用药,殊不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甚至是危险的。生活中,用药不当的现象屡有发生。以下是一些用药误区,在这里提醒您引起注意。 感冒时忌乱用抗生素一般人们将抗生素类药统称为“消炎药”,但是消炎药却不等于抗生素。

4、宝宝患感冒的原因,大多数都是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根本不起作用。天气变化大时,应给宝宝多吃锌、VC咀嚼片、益生菌冲剂或用板兰根等中成药预防感冒。 用药时忌半途而废:宝宝有炎症时,一些父母在用抗生素儿科常用、相对安全的抗生素只有两大类,一是红霉素类,二是青霉素类。红霉素红霉素类抗生素代表药物有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对青霉素过敏的孩子,红霉素是一个替代选择;近年来非典型致病菌所致的支原体肺炎、新生儿结膜炎、婴儿肺炎等越来越多,红霉素对此类感染均有良好的效果,属于首选药物之一。红霉素不良反应比较轻,常见的有胃肠道不适,或出现荨麻疹等过敏反应,但肝肾毒性很少见,相对来说,属于儿童适

5、用的、安全的抗生素类型。青霉素对孩子而言,青霉素的最大优势就是毒性低,肝肾损害小,不影响生长发育。只要孩子对青霉素不过敏,青霉素是一个很理想的抗生素选择。每次注射最好做皮试青霉素家族还有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内酰胺类广谱抗生素,也叫头孢或先锋类抗生素,代表药物有头孢氨苄、头孢呋辛、头孢噻圬钠等。这类药物也很安全,过敏发生率比青霉素低。其他抗生素要谨慎使用如氟哌酸等喹诺酮类药物,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软骨发育,造成个头长不高;四环素类会引起四环素牙,肝肾毒性也不小;氯霉素引起骨髓抑制,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新生儿还可能发生灰婴综合征;庆大霉素等则可能会导致耳聋,给孩子带来严重的残障。类药时,急于见到药效,用

6、一两天不见效果,立刻另换新药。孰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只能培养细菌的耐药性。因为无论哪种抗生素,杀灭细菌都有一个时间过程。 腹痛时忌乱用止泻药腹泻是幼儿的常见病,多由胃肠功能不健全、肠道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细菌感染及内分泌障碍等原因所引起,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的用药是很不相同的。然而,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大全稍有稀薄,就急于盲目应用止泻药。止泻药具有强有力的收敛作用,服用后虽可暂时缓解腹泻症状,但存留于肠道内的有害菌和毒素思密达(蒙脱石制剂),主要作用就是吸附毒素,排除体外。酵母多糖也有类似作用却不能排出体外,这些有害菌和毒素在肠道内迅速增加,继发多种冷热病,严重威胁幼儿健康。故对幼儿腹泻的治疗绝

7、不能一概而论,应对症治疗。 咳嗽时忌乱用止咳药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过咳嗽而排出体外,起着清洁呼吸道并使其保持通畅的作用。然而,有些年轻父母发现孩子稍有咳嗽,便急于给孩子喂各种止咳药、止咳糖浆,止咳药进入人体后能迅速作用于咳嗽中枢,产生强有力的止咳效果。这种做法虽可暂时缓解咳嗽症状,但它可使大量痰液和病菌堆积于呼吸道内,继发细菌感染,天生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甚至引起肺不张、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所以,在未明确孩子咳嗽原因之前,切莫乱喂止咳药。 忌给宝宝用成人药宝宝体内器官组织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肝、肾及神经系统极易受到药物的损害。因此一些成人药不要轻易给宝宝服用。

8、如:氟哌酸类药、复方阿司匹林、复方新诺明等。 忌滥用丙种球蛋白有人把丙种球蛋白当成补药,其实丙种球蛋白主要用途是预防麻疹、甲型肝炎、腮腺炎和脊髓灰质炎,对其他传染病的防治效果不可靠。由于两种球蛋白是用人血或胎盘制成,滥用可能出现荨麻疹等副作用,所以不能把它当成补药滥用。 煎汤药时不宜多加水汤药性苦,孩子一般不肯接受汤药,因此药量必须少而精。煎时要少加水,煎药时间略长一些,煎得浓稠量少,便于喂药。 服中药时不宜滥放糖中医学讲究药与食同源,所有的食物均可按四气五味来分类。红糖性温,可以祛寒;白糖性凉,可以败火。服中药时先了解药物的性状。 服西药时忌用果汁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质,能使药物提前分解,或使药

9、衣提前溶化,不得肠胃的吸收。而一些碱性药品更不能用果汁送服,因为二者中的酸碱中和会使药效大减。 忌用茶水和牛奶服药 因为茶叶中含有咖啡因、茶碱、鞣酸、硅酸等,如与药中万分发生反应,会使药物失效或产生不良后果。牛奶中含蛋白质、脂肪酸较多,可在药片周围形成一层薄膜将药物包裹起来,从而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吸收。1.4 儿童计划免疫孩子出生后6个月以内具有来自母体的抗体,一般不易患传染病。6个月后,孩子体内来自母体的抗体逐渐消失,自己产生的抗体很少,所以这时抵抗力很差,患传染病的可能性很大,若不进行预防接种,一旦染上冷热病会严重危害孩子的健康,甚至造成终身残疾和死亡。因此,要按期进行预防接种。 出生后第一

10、年应按顺序进行计划免疫,请注意按时带孩子接种。 孩子进行预防接种后,身体受到了外来抗源刺激,会产生免疫反应这反应是难免的,也是有益的。如果接种后发热在38孕妇怀孕期间,尽量不要接种疫苗。如麻疹疫苗,是减毒活疫苗,对胎儿发育可能有影响;霍乱疫苗是死疫苗,但注射后引起的发热对胎儿不利;乙肝疫苗是基因重组疫苗,相对较安全,但孕妇仍应避免接种。以下,一般不需要作任何处理,过1-2天会自然恢复正常。2. 呼吸道疾病2.1 发烧2.1.1 引起发烧的原因主要的症状可能的病因发烧同时流鼻涕感冒咽喉痛咽喉炎、扁桃体炎持续发烧39,白眼珠充血,有眼屎结膜炎在高温场所发烧同时,筋疲力尽中暑半边脸到脖子肿胀腮腺炎耳

11、朵流水,情绪不稳中耳炎中耳炎是感冒易并发的病症,小儿感冒就医时,可要求医生一并检查耳朵咳嗽得喘不过气,鼻翼煽动、呼吸困难肺炎尿的次数多,血尿尿路感染呕吐、抽风、前囟门突起脑膜炎发烧同时,抽筋高热惊厥2.1.2 发烧的护理 衣着包婴儿不要太紧,穿衣服不要太厚。当发高烧而身体发烫时,衣着可比平时稍微少一点,只是当孩子觉得冷,手脚凉的时候,可稍微多穿一层。刚开始退烧时可能会出汗,如果出汗较多,要及时换衣服,保持干爽。 降温只让孩子身体凉快并不能退烧,但可以让孩子感觉舒服点。可以用冰、湿毛巾给孩子擦身体,若用酒精,需兑等量水稀释。擦浴时可以擦孩子手、足、额头及有大血管搏动如腹股沟、脖子、手腕等。处,而

12、颜面、胸口禁止用酒精擦洗。室内温度如超过35,可使用空调,但温度不得低于28,且空调出风口或风扇不得正对孩子。 食物发烧时会感觉口渴,且身体也容易排出水分,应及时给孩子补充水份及富含水分的食物。2.1.3 需要退烧药吗?发热的原因很复杂,是一种疾病的症状而非疾病本身。也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最重要的及时就诊,找出病因,针对发烧的病因进行治疗。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特别是幼儿高热时,如果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还会引起出汗增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发生虚脱。2.2 咳嗽2.2.1 引起咳嗽的原因主要的症状可能的病因伴

13、随发烧、流鼻涕感冒、咽喉炎、扁桃体炎感冒后持续咳嗽支气管炎晚上咽喉出现异常情况,咳嗽加重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也叫哮喘性支气管炎,是一种过敏性质的、常与呼吸道感染有关的疾病。多发生在3岁以内的婴幼儿,常有温疹及其他过敏史,尤以肥胖者多发。病程较长有反复发作史。喘息性支气管炎发病2次后,如果再次发生我们可以诊断哮喘了。虽然目前倾向于取消“喘息性支气管炎”及“婴幼儿哮喘”的诊断,但婴幼儿喘息有一种类型是:无特应性体质及特应性家族史,反复喘息发作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喘息症状通常在学龄前期消失。这种类型的婴幼儿喘息能否诊断为哮喘?内科认为哮喘是不能根治的,这种喘息能自愈,且没有过敏体质,是

14、不能诊断为哮喘。还有哮喘的第一次发作时该如何诊断?还没有出现反复发作,不符合哮喘的诊断标准,这时不诊断“喘息性支气管炎”,那么诊断什么?虽不发烧,但呼吸困难,每次呼吸肋间陷下支气管炎、哮喘发烧并伴有呼吸困难毛细支气管炎此病多见于1岁内小婴儿,冬春两季发病较多。第一次婴幼儿喘息可能是毛细支气管炎,而1岁时出现多次喘息就要能是哮喘,如根据哮喘治疗有效,则有助于诊断。呼吸困难,咳声似狗吠急性喉炎发烧、脸色难看、呼吸困难肺炎突然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脸色不好可能误吞异物2.2.2 咳嗽的家庭护理 室内环境不要扬起灰尘,不要在婴儿房内吸烟,打扫卫生可以用湿布轻擦或拖布拖地,空调使用前要清洁干净。室内温度保

15、持相对稳定,因为当室温突然变化时,咳嗽或咽部异样感会加重。加大室内湿度,可使用加湿器,或在室内悬挂湿毛巾、放置水盆。 咳嗽发作咳嗽剧烈发作时,应抬起上身坐立婴幼儿咳嗽一般是夜间加重,原因之一在于痰液刺激咽喉,引发咳嗽。可以将肺想象成一个储满痰液的桶,当倒放时,液体会流出,而竖直放立时,液体就不会刺激咽喉,或在被子下垫一些毛巾,让孩子感觉舒服。并轻拍背部手成空心拱形状,由下至上拍击背部,帮助痰液排出。 食物当痰堵住喉咙时,可给孩子喝凉开水或果汁,少量多次,有助于化痰。咳嗽而伴有呕吐时,可选择易消化的食物给孩子吃。2.3 感冒感冒又称上感,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据统计,婴幼儿每年感冒次数高达4-6次,尤其是刚上幼儿园时。宝宝的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宝宝断奶后,从母体继承的抗体开始减弱,而本身的免疫功能尚未建立,呼吸道分泌的sIgA的量很少,不能保护呼吸道粘膜免受细菌、病毒侵袭,加上幼儿园复杂的环境,使宝宝易患感冒。2.3.1 感冒的分类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