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课程论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239905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库设计课程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数据库设计课程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数据库设计课程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数据库设计课程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数据库设计课程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据库设计课程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设计课程论文(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信息工程学院数据库课程设计论文题 目:眼镜行管理数据库设计学 号:专业班级:姓 名:指导老师:完成日期:2011/7/15眼镜行数据库设计摘 要随着网络和电子产品的发展,青少年一代的视力明显的下降,仔细观察,在大学的一个班级里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学都带着眼镜。所以眼镜行的发展日趋壮大,同一个眼镜行在不同的学校周围都有其不同的分店,为了能够迎接市场的挑战,和业务的壮大,一个高效的眼镜行系统对该眼镜行的运行情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字:眼镜;进销存;购买;供应目录数据库课程设计论文11.引言12需求分析12.1处理对象及组织12.2信息处理及系统功能12.3数据库系统性能需要,数据库系统开发环境

2、需求22.4 数据流程图22.4.1顶层数据流程图22.4.2第二层数据流程图22.4.3第2层数据流程图33数据库结构设计53.1 概念设计53.1.1 分E-R图建立63.1.2 全局/整体E-R图83.2 逻辑设计93.2.1 建立关系模式103.2.2 关系模式规范化处理113.2.3 用户子模式建立113.2.4 关系模式逻辑结构定义114 数据库物理设计115数据库实施与测试125.1 数据库实施135.1.1 数据库及数据库对象建立135.1.2 数据入库145.2 数据库测试146总结147附录15附录1151.数据字典152.关系模式说明20附录2 数据定义语句及截图211.

3、1.各基本表211.2.视图26附录3303.1触发器303.2存储过程33附录4404.1基本表404.2视图434.3.触发器444.4存储461.引言随着眼镜销售规模的扩大,原来的人工管理变的越来越困难,我们只能通过不停的记录一些数据,才能够了解关于手机的一些信息,但是这样不但耗费人力,而且很难准确的把握眼镜的库存情况和各类眼镜的销售的情况,容易造成顾客需要某种眼镜而我们库存中没有。眼镜行管理系统是针对以上的人工管理的情况而设计的通过系统来管理的眼镜进销存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我们可以查询到商品的具体情况,供应商的具体情况,及各种商品的销售情况,库存情况也可以通过盘存及时的得到盘存清单对不

4、符商品进行一定的处理,通过报损对损坏的商品进行报损处理。我们可以根据库存情况及时的进货而不会出现缺货的情况。这样我们可以节省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2需求分析2.1处理对象及组织处理对象及组织如下:眼镜:眼镜的编号,名称,价格,颜色顾客:顾客的编号,名称,地址,电话,会员编号,积分。仓库:仓库编号,名称,面积。供应商:供应商的编号,供应商名称,地址,联系方式。2.2信息处理及系统功能本系统有进货管理模块,销售管理模块,盘存处理模块,报损管理模块,还有眼镜的售后服务模块。本系统可以直接掌握商品的进销存管理还可以管理商品的维修情况。我们可以对每个月的每款眼镜的销售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来决定我们是否继续购

5、进该种眼镜。我们也可以通过对会员信息进行查询,对经常消费的顾客进行回访,增加我们的信誉度。通过维修情况观察眼镜的质量问题,给我们的进货提供一个参考条件。我们可以及时的对库存的情况进行了解,决定下一期每种商品的进货量。2.3数据库系统性能需要,数据库系统开发环境需求开发的数据库软件:SQL Server和Oracle开发环境:windows 7或者windows xp2.4 数据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根据系统结构图自顶向下对系统进行分解,导出了手机销售管理系统的顶层数据流程图、第二层数据流

6、程图和第三层数据流程图。首先建立系统结构图(如下图)2.4.1顶层数据流程图2.4.2第二层数据流程图根据系统的主要处理功能,可以将系统分为进货管理、销售管理、盘存管理、报损管理和售后服务五个大的模块。根据各个处理过程涉及到的数据流和存储信息及与之相关的数据结构,为各个处理、存储、数据流起一定的名字,从而得到眼睛销售系统的第一次数据流程图,见下图:图2.4.2第1层数据流程图2.4.3第2层数据流程图将第二层中的每一个处理过程单独出来,进行其内部功能的细化,加上一定的处理过程便可得到第二层数据流程图。主要包括进货管理模块(P1),销售管理模块(P2),盘存管理模块(P3),报损管理模块(P4)

7、,售后管理模块(P5)的数据流程图。(1)进货管理模块(2.4.3.1)2.4.3.1进货流程图(2)销售管理模块(图2.4.3.2)图2.4.3.2销售流程图(3)盘存管理模块(图2.4.3.3)图2.4.3.3盘存流程图(4)报损管理模块(图2.4.3.4)图2.4.3.4报损流程图(5)售后管理模块(图2.4.3.5)图2.4.3.5售后流程图3数据库结构设计主要包括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两个部分。3.1 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将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概念模型的过程,这个阶段主要的目标是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DBMS的概念模型(E-R图)。对这个阶段的要求有:(

8、1)能真实、充分地反映现实世界,包括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能满足用户对数据的处理要求,是对现实世界的一个真实模型;(2)易于理解,因此可以用它和不熟悉计算机的用户交换意见;(3)易于更改,当应用环境和应用要求改变时,容易对概念模型修改和扩充;(4)易于向关系、网状、层次等各种数据模型转换。实现概念设计的任务和方法:(1)设计分E-R图,生成初步E-R图;(2)通过合并等方法,消除冲突、冗余等,生成全局E-R图。3.1.1 分E-R图建立设计分E-R图的步骤是: 选择局部应用 在需求分析阶段,通过对应用环境和要求进行详尽的调查分析,用多层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描述了整个系统。设计分E-R图的第一步,

9、就是要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在多层的数据流图中选择一个适当层次的(经验很重要)数据流图,让这组图中每一部分对应一个局部应用,我们即可以以这一层次的数据流图为出发点,设计分E-R图。 一般而言,中层的数据流图能较好地反映系统中各局部应用的子系统组成,因此人们往往以中层数据流图作为设计分E-R图的依据 逐一设计分E-R图 每个局部应用都对应了一组数据流图,局部应用涉及的数据都已经收集在数据字典中了。现在就是要将这些数据从数据字典中抽取出来,参照数据流图, 标定局部应用中的实体, 实体的属性、标识实体的码, 确定实体之间的联系及其类型(1:1、1:n、m:n)。(1) 进货E-R图(图3.1.1.1)

10、图3.1.1.1进货E-R(2)销售E-R图(图3.1.1.2)图3.1.1.2销售E-R图(3)盘存商品E-R图图3.1.1.3盘存E-R图(4)报损E-R图(图3.1.1.4)图3.1.1.4报损E-R图(5)售后E-R图(图3.1.1.5)图3.1.1.5维修E-R图3.1.2 全局/整体E-R图由分E-R图形成全局E-R图的方法和步骤(一)合并分E-R图,生成初步E-R图。 各分E-R图之间的冲突主要有三类:属性冲突、命名冲突和结构冲突。 1属性冲突 (1)属性域冲突,即属性值的类型、取值范围或取值集合不同。 例如:属性“零件号”有的定义为字符型,有的为数值型。 (2)属性取值单位冲突

11、。2命名冲突(1)同名异义,不同意义对象相同名称。 (2)异名同义(一义多名)。同意义对象不相同名称。“项目”和“课题” 3结构冲突 (1)同一对象在不同应用中具有不同的抽象。例如 课程 在某一局部应用中被当作实体,而在另一局部应用中则被当作属性。 (2)同一实体在不同局部视图中所包含的属性不完全相同,或者属性的排列次序不完全相同。 (3) 实体之间的联系在不同局部视图中呈现不同的类型。 (二)修改与重构,生成基本E-R图 分E-R图经过合并生成的是初步E-R图。之所以称其为初步E-R图,是因为其中可能存在冗余的数据和冗余的实体间联系,即存在可由基本数据导出的数据和可由其他联系导出的联系。冗余

12、数据和冗余联系容易破坏数据库的完整性,给数据库维护增加困难,因此得到初步E-R图后,还应当进一步检查E-R图中是否存在冗余,如果存在,应设法予以消除。修改、重构初步E-R图以消除冗余,主要采用分析方法。除此外,还可以用规范化理论来消除冗余。总E-R图(图3.1.2)图3.1.2总E-R图3.2 逻辑设计阐述逻辑设计阶段目标、任务和方法,重点介绍逻辑设计的主要内容。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就是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基本ER图转换为与选用的DBMS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实现逻辑设计的任务和方法:(1)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明确关系模式的属性和码;(2)利用规范化理论对现有数据模

13、型进行优化;(3)完成数据库模式定义,包括各模式的逻辑结构定义、关系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等内容;(4)完成用户子模式的设计。3.2.1 建立关系模式关系模式的逻辑结构是一组关系模式的集合。ER图则是由实体型、实体的属性和实体型之间的联系3个要素组成的。所以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实际上就是要将实体型、实体的属性和和实体型之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型,这种转换一般遵循如下原则: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对于实体型间的联系则有以下不同情况。(1)一个1:1的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一端的关系模式合并。如果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则

14、与该关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为转化关系的属性吗,每个实体的码均为该关系的候选码。如果与某一端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则需要在该关系模式的属性中加入另一个关系模式的码和联系本身的属性。(2)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如果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则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而关系的码为n端实体的码。(3)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各实体的码组成关系的码或关系码的一部分。(4)3个或3个以上实体间的一个多元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与该多元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各实体的码组成关系的码或关系码的一部分。关系模式如下所示:(下划线标注的为主码,灰色标注的为外码)供应商(供应商编号,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供应(供应商编号,商品编号,商品数量)商品(商品编号,商品名称,颜色,价格,入库日期,入库商品数量,打折信息,仓库编号)仓库(仓库编号,仓库名称,仓库大小)顾客(顾客编号,顾客姓名,电话,会员编号,会员积分)购买(顾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