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的十种设错方式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23933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点符的十种设错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标点符的十种设错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标点符的十种设错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点符的十种设错方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点符号的十种设错方式(网友来稿) 1 概数中间加顿号。例如1995年全国高考题5题A项: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解析:根据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领近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其间不能用顿号隔开。此题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能加顿号。值得提醒的是这里的数字表示的是概数,如果是数字表示的是确数,则需要加顿号。例如句子: 今天下午一、二组的同学打扫教室,三、四组的同学打扫清洁区。 2 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例如: 小道理,是指站在个人的立场,局部的立场,眼前的立场上看,有道理;而大道理,是指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整体的立场

2、,长远的立场上看有道理。 解析:从顿号的概念可知,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因此,“个人的立场”“局部的立场”“眼前的立场”这三个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下句中的“大多数人的立场”“整体的立场”“长远的立场”之间也应用顿号。注意区分的是较为复杂的句子中,有的看似词语,实则是独立分句,中间不能用顿号,应用逗号隔开。例如1997年全国高考题3题D项: 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3非疑问用问号。例如1994年全国高考题6题B项: 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解

3、析:从问号的概念可知,整个句子有疑问才用问号,即需要人回答(或反问中)才用问号。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应该用句号,而不应用问号。该句是陈述语气,因而该句中的前一问号应为逗号,后一问号应为句号。需要注意的是反问句的答案就在问句中,即无疑而问,但常需要表示强调,所以,句末要用问号。例如1995年全国高考题5题D项: “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4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例如1993年全国高考6题D项: 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解析: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

4、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果是由相关的几个疑问句组成的选择关系的句群,则各句的句末都要用问号,例如:站在他们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5“某某说(道、讲、问、答)”后标点滥用。其滥用的情形有以下两种类型: (1)在引用话语间插入动作神态,其后用冒号。例如: “他说得到做得到,”拿侬嚷道:“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解析:在一个人的话语间插入说话人的动作神态,说(道、讲、问、答)后要用逗号,不能用冒号。 (2)在话语的最后用逗号等。例如

5、下面的对话: 他(霍永诚)问:“有事?” “有事。”高旭初答,这两个字吐得很重,像两块石头,砸得霍永诚有些发蒙。 解析: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 6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句号位置不对。有两种情形: (1)全引句,句号放在引号外。例如: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 解析:这是全引句,句号在引号内部。 (2)部分引用句,句号放在引号内。例如: 抽签的结果,辩题为“儒家思想是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 解析:这是部分引用句,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部。 还需注意的是:句末是问号或感叹号,都应放在引号内。 7倒装成分之间用句末点号。

6、例如: 多美啊!济南的冬天。(主谓倒装)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没精打采的。(定语和中心语倒装) 你到哪儿去了?今天上午。(状语和中心语倒装) 解析:倒装句虽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用一个句末点号,倒装成分之间应用逗号。所以中叹号改为逗号, 中前一个句号改为逗号,中的问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 8标点与同它功能相同的字词并用。有两种情形: (1)省略号与“等”“等等”并用。例如: 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 解析:有省略号和“等”“等等”都可以表示列举的省略,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2)破折号与“即”“就是”

7、等词语并用。例如: 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解析:破折号和“即”“就是”等词语都可以表示解释说明,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9随意加引。常见的有两种情形: (1)加引范围不清。例如年全国高考题6题A项: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解析:此题两处错误:一处是加引范围不清。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从此句来看,加引的应是俗话“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另一处是“俗话说”后

8、冒号应删去。 (2)滥用加引。例如年全国高考题3题 B项: 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解析:根据标点符号引用法引号的加引范围可知,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因此加引不当,属于滥用,应去掉。 10滥用书名号。例如: 试以鲜花与鸦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王芳每天都收看中央电视台(第一套)主办的焦点访谈。 解析:书名号标示的有书名、篇名、报刊名、图画名、歌曲名等,并且都是已经存在的。报刊中的某个栏目或将要写的文章题目,不能用书名号。因此,中的书名号去掉,中的两个书名号去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