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设计技术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23881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2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布线设计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综合布线设计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综合布线设计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综合布线设计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综合布线设计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布线设计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设计技术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宏动力园区网项目综合布线技术条件1.1 项目概述微宏动力新建二期厂区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和调试,包括数据中心支各个建筑物间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针对各个建筑内的办公和生产职能系统(电脑及网络、话音设备等)的信号传输线路,它是整个网络系统的灵魂和骨干,需具有主干10G或1000Mbps和桌面交换1000Mbps的速度,以满足网络信息传输及各种网络应用的需要。此次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楼宇间总线:数据机房设置在研发大楼的二楼西侧位置,从数据机房至办公楼和试制中心用8芯多模和单模光纤各一条,从研发大楼至新食堂为24芯单模光纤;楼内垂直子网(包括研发楼自有的4层建筑内)用多模室内光纤,可满足千兆

2、、万兆的网络带宽。水平子网和工作子网用六类4对双绞电缆线,电话线线缆用六类2对电缆线。每办公桌设一网络一电话。无线AP水平部分采用6类UTP,支持1000Mbps的网络应用。项目的供货范围包括: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器保护设备和支持硬件(桥架和穿线管)。无线AP由业主自购,布线单位负责安装。1.2技术规范本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参照以下国际、国内标准规范: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07;商用建筑物布线标准TIA/EIA568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1985智能建筑设计标

3、准GB/T 50314-2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本工程项目的材料、设备、施工必须达到以上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及省、市、行业的一切有关法规、规范的要求,如上述标准及规范要求有出入则以较严格者为准。以上技术规范如有不足之处或未能达到国家最新标准时,承包人应使施工及选用的设备和材料符合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规范。所用材料必须是全新的,至少是国内一线品牌。提供合格证等相关证书,特别是六类4对双绞电缆线、六类2对双绞电缆和光纤必须提供原厂30年质保和原产地证明1.3针对本项目需求的技术方案本工程综合布线系统由工作区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及建筑群子系

4、统组成,详见综合布线系统图。以下为各单体详细设计需求介绍:1.3.1办公楼办公楼的配线间(ODF)位于一层楼梯间,详见甲方平面设计图。布置原则独立办公室:设置1个电话点和1个网络点,如配有休息区,在休息区再设置1个电话点和1个网络点;综合办公室:除每个工位设置1个电话点和1个网络点外,在靠近门口处设置1个网络点,以备将来安装打印机使用;影印室:除每个工位设置1个电话点和1个网络点外,在打印机安装处设置2个网络点,以备将来安装打印机使用;会议室:设置1个电话点和3个网络点;走廊:一层5个无线AP点,二层6个无线AP点,三层6个无线AP点,四层5个无线AP点;视频监控:协作施工,不在本项目界区内。

5、本次综合布线系统办公网络系统(含有线和无线)、办公语音系统组成,其中:所有办公数据信息节、视频监控和无线AP水平部分采用6类UTP,支持1000Mbps的网络应用,语音信息点同采用4对6类UTP,当某一线路出故障时可以互换使用,主干部分采用8芯室外单模光纤,可满足千兆、万兆的网络带宽。四楼的部分办公室设置数字电视布设同轴线缆和网线。一楼的展厅部分设置无线播音和放音系统,会议室预留视频会议系统的布线,包括投影的信号线等。具体线路、点位详见弱电平面设计图。1.3.2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的配线间(ODF)位于二层IT机房,也做总机房(MDF),详见弱电平面设计图。车间及实验室:设置1个电话点和1个网络点

6、;办公室:除每个工位设置1个电话点和1个网络点外,在靠近门口处设置1个网络点,以备将来安装打印机使用;独立办公室:设置1个电话点和1个网络点;仓库及其他房间:设置1个电话点和1个网络点;会议室:设置1个电话点和2个网络点,预留视频会议系统的布线,包括投影的信号线等;走廊:一层2个无线AP点,二层4个无线AP点,三层2个无线AP点,四层2个无线AP点;视频监控:不在本合同界区内,和其他供应商作业协同,或者共用布线的线槽。本次综合布线系统办公网络系统、办公语音系统组成,其中:所有办公数据信息节、视频监控和无线AP水平部分采用6类UTP,支持1000Mbps的网络应用,语音信息点同采用4对6类UTP

7、,当某一线路出故障时可以互换使用,主干部分采用8芯室外单模光纤,可满足千兆、万兆的网络带宽。其余建筑的主干光纤网络,通过电缆沟,电缆桥架和穿线管接入MDF,光纤尾纤的溶解和接入交换设备,由综合布线商负责。具体线路、点位详见弱电平面设计图。1.3.3设计试制中心设计试制中心的配线间(ODF)位于一层楼梯间,详见弱电平面设计图。独立办公室:设置1个电话点和1个网络点;综合办公室:除每个工位设置1个电话点和1个网络点外,在靠近门口处设置1个网络点,以备将来安装打印机使用;各车间及库房:设置1个电话点和1个网络点;会议室:设置1个电话点和3个网络点,预留视频会议系统的布线,包括投影的信号线等;走廊:一

8、层1个无线AP点,二层1个无线AP点,三层5个无线AP点;本次综合布线系统由办公网络系统、办公语音系统组成,其中:所有办公数据信息节和无线AP水平部分采用6类UTP,支持1000Mbps的网络应用,语音信息点同采用4对6类UTP,当某一线路出故障时可以互换使用,主干部分采用8芯室外单模光纤,可满足千兆、万兆的网络带宽。具体线路、点位详见弱电平面设计图。2系统解决方案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由单模光纤、大对数电缆、非屏蔽6类线缆组成。总配线间位于研究中心二层的IT机房内,通过室外单模光缆及大对数电缆连接至每栋楼的ODF间。单体内设计详见上一章节及弱电设计图纸。2.1 产品选型本工程综合布线系统按业主要

9、求采用国内或国际著名品牌综合布线产品进行工程设计和实施,提供原厂质保。2.2系统设计与构成综合布线是一个模块化、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是智能建筑的“信息高速公路”。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相连接。本项目的综合布线系统对其服务的设备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能互连许多不同应用系统的设备,如模拟式或数字式机的公共系统设备,也应能支持图像(电视会议、监视电视)等设备。2.3系统规划及工程界面本综合布线系统应按照国际标准的结构化综合布线方式,所有水平布线系统均采用6类非屏线缆的标准设计和施工,并能满足在水平链路应

10、用上的语音与数据信息点之间可通过跳线实现互换。分为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工作区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及建筑群子系统。2.4系统架构图数据息点系统图2.4.1工作区水平子系统本次综合布线系统由摄像监控系统、办公网络系统、办公语音系统组成,其中:所有办公数据信息节、视频监控和无线AP水平部分采用6类UTP,支持1000Mbps的网络应用,语音信息点同采用4对6类UTP,当某一线路出故障时可以互换使用,主干部分采用8芯室外单模光纤,可满足千兆、万兆的网络带宽。水平子系统是指位于工作区信息点与管理间的水平交连之间,负责将干线子系统经楼层配线间的管理区延伸到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如下

11、图所示。水平区子系统示意图具体线路、点位详见弱电平面设计图。工作区水平子系统配置:根据国际标准对综合布线系统的“综合性”要求,水平布线距离应不超过90M,信息插孔到终端设备连线不超过10M。2.4.2管理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和配线架及相关跳线组成。管理点为连接其他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通部分,以便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通过卡接或插接式跳线,交叉连接允许你将端接在配线架一端的通信线路与端接于另一端配线架上的线路相连。插入线为重新安排线路提供一种简易的方法,而且不需要安装跨接线时使用的专用工具。 配线间(ODF)的位置:办公楼在一层楼梯间,研究

12、中心在二层IT机房,设计试制中心在一层楼梯间。其余生产车间的配线间均布置在一楼的楼梯间内,配线间用于安装配线架和安装计算机网络通讯设备。 本项目共设了XX个ODF。 配线间分配请看系统图。u 设备间子系统 总配线架都放置在总机房内,主要用于汇接各个ODF,并放置ODF接入设备。 本方案可以满足各种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布线系统的要求。计算机网络可以通过光纤跳线可以组成结构上的线路连接,并通过各种网络协议支持着各种计算机网络。 所有光纤跳线都备用2芯,光纤跳线要符合的ANSIEIATIA491的要求,与网络设备的连接头都采用双工SC头的。 采用标准型机柜,所有信息点均通过一定的编码规则(该规则将根据布

13、线标准、用户想法和工程经验)和颜色规则,以方便用户的使用和管理方便。机柜的机壳和箱体。定购国产配套产品,其色彩和周围环境保持一致。u 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电缆延伸到建筑群的另外一些建筑物中的设备和装置上。u 系统设计界面 综合布线作为本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系统,和其它弱电子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综合布线是计算机网络传输的基本介质,在此次设计中我们不仅考虑了整个布线系统的连接配线架、模块和线缆等设备还包含了用来和网络设备连接的RJ45口跳线以及光纤跳线;另外,综合布线系统在防雷接地方面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而此次工程弱电设计在防雷接地系统中对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防雷做了统一的考虑。

14、u 配线架附近的环境要求 这里所指的配线架包括所有安装RJ45配线面板和电话配线架的地方。由于配线架使用管理子系统,因此它是整个布线系统的核心。它的布局、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是否恰当,都直接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使用的灵活性。在此,将对此提出以下要求: 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x; 系统是无源布线系统,本身不需要电源。但为了保证在安装、测试及今后维护时可能使用电源,要求安装若干电源插座,每一个电源插座的容量不小于300W(如有其他设备另加); 配线架应尽量靠近弱电竖井,以方便布线并节省投资; 配线架旁网络设备所在地的环境工作温度应保持在18-27之间; 配线架旁的湿度应保持在30%

15、-50%之间;为确保配线架上各种插座工作性能良好,要求配线间内具有良好的通风,并做到室内无尘。下图是管理间数据配线架的跳线连接方式:管理间子系统示意图管理间子系统配置:管理间规划如下:由于楼层的管理间面积比较小,所以,布线机柜尽量控制在12个,机柜最高的高度为42U。所有接入楼层管理间的水平铜缆,首先接入到24口铜缆配线架后,再分别通过RJ45-RJ45连接至网络交换机上。24口铜缆配线架模块化设计,施工安装时,可将模块托架整体向前抽出;同时,独特的设计允许单个模块从前端独立装卸,使得所有的维护和管理工作都能在配线架前端完成。并且,提供不同颜色的配线架固定座,对于水平链路的信息端口分类管理,更加直观和鲜明。光纤配线架也是24口模块化设计,外壳采用优质冷轧钢板材料。本项目采用单口SC耦合器接口类型,根据主干光缆的芯数来计算光纤配线架的数量。管理间内铜缆配线架上的数据跳线,按照数据信息点配置;楼层管理间的主干光纤跳线可根据每个网络系统的实际应用来配置。每一个铜缆配线架均占用1U的机柜空间,同时需要一个1U的理线器进行线缆管理;管理间的光纤交换机(暂定为LC端口)通过3米的SC-LC单模跳线连接到1U的24口光纤配线架上的SC单工单模耦合器,并通过1米的SC单模尾纤连接主干光缆。2.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