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商业与城市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238510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的商业与城市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古代的商业与城市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古代的商业与城市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古代的商业与城市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古代的商业与城市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的商业与城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的商业与城市(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 商业:从先秦大商到明清商帮l 都市: 从规范之美到自由之风 l 商路:从大漠驼铃到南海云帆l 政策:从重农抑商到闭关锁国【教学过程】情境创设:日升昌,创立于道光四年(公元4年),座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大街的繁华地段,分号遍及全国30余个都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日升昌票号创立后,极大地加速了商业运转和货币流通,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掀开了中国金融史的光辉一页。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商业经济和都市经历了一种什么样的发展历程?是亘古不变还是流变纷呈?在“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它们各自扮演着如何的角色?是商业的繁华推动了都市的发展,还是都

2、市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繁华?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历史,去探究商业、都市发展、繁华的因素和影响,以及历代统治者因对商业不同的态度而产生的不同后果。l 商业:从先秦大商到明清商帮情境探究:(展示乔家大院、“红顶商人”胡雪岩资料)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经历了如何的发展历程,具有哪些特点?设计意图:通过设立问题或图片情境,使学生懂得商人产生、春秋战国大商人的兴起和明清商帮的发展概况,理解商业的繁华发展,进而感悟日益丰富的优秀商业精神和源远流长的中国商业文明学生探讨:学生根据学案上的提示归纳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历程与特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历程:时 期 商业特点商周时期工商食官春秋战国私商成为主体隋唐时期南北经济 海上

3、“丝绸之路”宋元时期纸币 夜市明清时期商业新特点u 商业市镇的兴起u 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u 经济作物普遍种植u 浮现雇用关系,劳动力成为商品u 货币经济占重要地位u 形成地区性的商业集团商帮2、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特点: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繁华的前提。反过来,商业的进步,一定限度上增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发展艰难而曲折。中国古代商业和 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有关。商业活动在很大限度上受官府的控制,特别是海外贸易基本上由官府垄断,实行“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的贡赐贸易。发展呈现不平衡性,各个时期、不同地区发展都不

4、平衡。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 教师点拨:商业是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必然成果。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呈现出繁华景象。但这是相对的,商业活动受到官府严格限制,重要集中在都市进行。从全国范畴来看,“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电视持续剧走西口乔家大院说的都是明清时候的巨商,她们靠着勤快和智慧,把握住商机,从事着大宗买卖,她们的产品是在市场上销售的。因此,既体现了当时国内的商业经济的发展,又作为我们商业经济发展的构成部分,推动着商业经济的发展。“红顶商人”胡雪岩阐明了,当时的某些大商,亦商亦官,这种状况易于导致腐败。从商人发展的角度来说,经历了从先秦的个别大商人到明清商帮的发展过

5、程,表面上反映的是商人数量不断增多,深层的是商业资本越来越雄厚,商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这不是所有,由于,厚重起来的不只是物质财富,尚有商业活动留下的文化遗产,尚有商人千年的精神财富,这笔财富已经进入到中华文明的骨子里。l 都市: 从规范之美到自由之风 承转过渡:商业经济的繁华必然增进都市的兴起与发展。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互换的场合。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临淄,赵国的都城邯郸,楚国的都城郢都成为当时出名而繁华的商业中心。情境探究:引用木兰辞中的诗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提问:木兰为什么不在一种地方把东西买齐?为什么会浮现这种现象?

6、木兰能在短时间内把东西买齐,阐明了什么?观测比较仔细观测下列两幅图,分析长安城与东京城的布局各有什么特点?比较两者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多媒体演示国内古代各历史时期城乡布局,让学生形象而直观地理解都市格局和功能的演变过程。北宋东京城布局图北宋东京城布局图 参照史料长安城内有坊、有市,坊是住宅区,市是商业区,市坊分开。市有两个,东市和西市,东市有“二百二十行,四周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武则天时,洛阳更是“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道。” “(东京)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教师点拨:西周至唐,商品买卖均有固定的场合。政府的行政管理。集市地处交

7、通便利之处。北宋汴梁商业突破了隋唐时期坊、市严格分开和日中为市的制度,坊、市不再分开,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甚至浮现了夜市;浮现了娱乐场合瓦肆。变化的因素: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和政府采用了较为宽松的政策。情境创设:东京梦华录中的这段资料这样说:“遇仙正店、 中山正店、 高阳正店、 长庆楼、 八仙楼、 张八家园宅正店、王家正店、 李七家正店、 仁和正店、 会仙楼正店等大型高档酒楼七十二户”“夜市北州桥又盛百倍,车马阗拥,不可驻足水饭、爊肉,乾脯;王楼前,獾儿、野狐、肉脯、鸡;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每个但是十五文。蛤蜊、螃蟹、胡桃、鹅梨、石榴、盐豉汤之类。”情

8、境探究:(同步展示清明上河图)以北宋东京城为例的这段材料,同窗们感受到了什么?唐和唐此前的都市与宋与宋后来的都市所具有的不同?让我们穿越历史空间,去领略中国古代经济的昌盛与繁华!设计意图:都市发展波及内容比较复杂,在这里选用典型的两个都市、两个阶段作为代表进行比较,旨在勾勒出商业发展在都市变革这方面的体现。教学过程中,使用诗歌和图片资料等进行分析对比,有助于引导学生结识古代都市格局的变化反映了商业的繁华发展,理解商业的“自由”精神,体会商业对于民生的重要意义。学生探讨:学生根据学案上的提示归纳(比较式)()经营形态:街市制替代坊市制;(2)经营手段:使用广告、招牌、幌子、布旗、灯箱等()经营时

9、间:夜市、晓市开始昌盛,尚有彻夜达旦;(4)经营部门:服务性行业勃兴;(5)经营活动:辐辏八方,城乡结合,“草市”勃起;(6)经营理念:齐全、周到,上层、下层的兼顾;()交通手段:水路兼有,步行、骡马、大车等俱全;(8)商业风貌:街市繁华,居民稠密;(9)文化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繁华。教师点拨:如果说唐和唐此前体现的是都市布局的规范之美,那么宋元以来则体现的出自由之风。东京城的繁华,让我们感受到了唐和唐此前的都市那种政治功能和军事功能的地位随着经济领域的商业活动的增强,而显现出了商业中心地位的上升。从唐长安到宋忭京的都市格局变化,正反映都市职能发生的变化。唐长安是以往都市的总结,规范严谨,市场繁

10、华却受限制,其都市经济职能只是附属;而宋汴京却是新发展,打破时间、地点的限制,市场扩大,都市的经济职能增强,市民生活更加以便。我们也可以想象,天子脚下,哪里人多市场大,哪里就是商人活跃的地方,比起以往是何等的自由,政府放松控制也是商业发展的必然规定和必然成果呀!总结概括:学生根据学案上的提示归纳中国古代都市发展规律:()从都市功能看:唐代此前的都市重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都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都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市界线,且晓市、夜市浮现。(3)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都市增多,并且还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

11、市镇商业繁华,人口密集。(4)从地辨别布看:都市的地辨别布与经济重心南移成相应变化,明清时,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在江南地区。l 商路:从大漠驼铃到南海云帆承转过渡:古代经济的繁华为封建国家的强大奠定了雄厚的基本。特别汉唐、宋元时期凭借其强盛的国势,这期间的对外交往与海外贸易异常频繁而活跃。如果你生活在两宋时期,你想去地中海有也许吗?那么就当时交通条件来说能有几种途径?(学生:陆路、海路)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使学生理解古代海外贸易经历了从陆路为主到海路为主的变化。懂得古代海外贸易最远达到非洲东海岸和欧洲。体会古代海外贸易发达产生的影响,感悟商业传达出来的互通有无的“交融”内涵。情境探究:官府控制

12、下的对外贸易:(展示历史地图)陆路:丝绸之路 海路:陶瓷之路 (1)西汉: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3)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的既是个国家进行贸易。(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5)明清:中国对外贸易萎缩。(因素:海禁、闭关锁国)教师点拨:商人用脚丈量着每一段商路,也开拓着新的商路,在商路的两头和沿途,互换的不只是商品,尚有广泛交流着各地的文明。她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和增进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质疑过渡:中国古代政治强盛、经济繁华、文化璀璨,可为什么到了近代中国在世界上却落伍了?那么你觉得政府看待商业应当采用什么态度和政策?事实

13、上如何?情境创设:阅读材料,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识呢?史记平准书: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只渐,故商贾之事,而不录。”大明会典:卷六一洪武十四年(181年)令,“农民之家许穿绸纱绢布,商贾之家止许穿绢布。如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许穿绸纱。”设计意图:封建社会后期固守“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可以说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因素。不同历史时期的商人,针对自身遭遇,分别控诉政府的罪责。阐明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是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有关的,也从而理解“重农抑商”政策在国内古代所起的历史作用。学生探讨:学生根据学案上的提示归

14、纳中国古代商业政策。、商周:注重、鼓励2、战国:重农抑商3、汉代:限制、打击、重税4、中唐至宋:官商分利、鼓励贸易5、明清: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学生探讨:如何对的评价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1、农业是国内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重农抑商政策实质上是保护封建地主阶级经济。2、评价重农抑商政策,要注意它的历史阶段性。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予以客观对的的评价。在封建社会前期,它的实行对于增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产品的流通和交易又是必然的,而抑商政策阻碍了产品的流通,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到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悲观作用成了重要方

15、面明清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用多种措施竭力压抑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这些做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子国家落后,也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3、评价:封建社会前期:积极作用重要。注重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增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地主阶级的政权。封建社会后期:悲观作用重要。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中国社会发展滞后。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重要因素。教师点拨:这就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面临的政策环境,这种状况下,商业就象一种带着枷锁、脚镣,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种舞步都很沉重,她的每一种旋转都承受束缚的疼痛,但她仍在舞蹈,并且在积蓄力量,一次次的突破着身上的捆绳。打开的市场界线就是证明,南海远航的云帆就是证明,政府被迫时而放松的政策就是证明,尚有融入中华文明的商业精神就是证明!她告诉人们,虽然是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