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教学案第七章立体几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23467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教学案第七章立体几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三一轮教学案第七章立体几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三一轮教学案第七章立体几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三一轮教学案第七章立体几何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三一轮教学案第七章立体几何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教学案第七章立体几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教学案第七章立体几何(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阳四中高三数学一体化教学案 执教人: 执教日期: 编制人:范满 审核人:董海霞 教学内容第七章 第1节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及其三视图和直观图总第课时考纲要求1. 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2. 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3.会用平行投影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学习过程课堂笔记1写出下列简单多面体的结构特征,并简单画出示意图。(1)棱柱 (2)棱锥 (3)棱台2 圆柱、圆锥、圆台、球

2、各是由什么图形,怎么旋转得到的?3.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得到的呢?如何画三视图?4如何画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1(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棱柱()(2)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棱锥()(3)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A时,若A的两边分别平行于x轴和y轴,且A90,则在直观图中,A90.()图711(4)正方体、球、圆锥各自的三视图中,三视图均相同()2(教材改编)如图711,长方体ABCDABCD中被截去一部分,其中EHAD,则剩下的几何体是()A棱台B.四棱柱 C五棱柱

3、D.简单组合体3(2014全国卷)如图712,网格纸的各小格都是正方形,粗实线画出的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A. 三棱 B三棱柱 C四棱锥 D四棱柱图712题后总结4(2016天津高考)将一个长方体沿相邻三个面的对角线截去一个棱锥,得到的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俯视图如图713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侧(左)视图为() 图7135 以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将该正方形旋转一周所得圆柱的侧面积等于_。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多面体是棱柱规律总结B四棱锥的四个侧面都可以是直角三角形C有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

4、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D棱台的各侧棱延长后不一定交于一点(2)以下命题: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是圆锥;以直角梯形的一腰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是圆台;圆柱、圆锥、圆台的底面都是圆面;一个平面截圆锥,得到一个圆锥和一个圆台其中正确的命题为 变式训练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各个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三棱锥B夹在圆柱的两个平行截面间的几何体还是一个旋转体C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多边形的边长相等,则此棱锥可能是六棱锥D圆锥的顶点与底面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连线都是母线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角度1由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判断三视图一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714,下列给出的四个俯视图中正确的是

5、()规律总结A B CD图714(1)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715所示,该四棱锥最长棱棱长为()图715 A1 B. C. D.2(2)(2016全国卷)如图716是由圆柱与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20 B24 C28 D32图716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2017桂林模拟)已知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那么ABC的平面直观图ABC的面积为()规律总结A.a2 B.a2 C.a2 D.a2变式训练2(2017邯郸三次联考)有一块多边形的菜地,它的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直角梯形(如图717所示),ABC45,ABAD1,DCBC,则这块菜地的面积为_图7

6、17课堂小结:巩固练习:课时分层(三十八)知识框架教学内容第七章 第2节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总第课时考纲要求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习过程课堂笔记知识框架1 什么是多面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2画出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展开图,并写出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公式。3.如何求柱、锥、台和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写出公式。1(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锥体的体积等于底面面积与高之积()(2)球的体积之比等于半径比的平方()(3)台体的体积可转化为两个锥体的体积之差()(4)已知球O的半径为R,其内接正方体的边长为a,则Ra.()2(教材改编

7、)已知圆锥的表面积等于12 cm2,其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则底面圆的半径为()A1 cmB.2 cm C3 cm D. cm3(2015全国卷)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721,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的米约有()题后总结A14斛 B.22斛C36斛 D.66斛图7214(2016全国卷)体积为8的正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

8、面积为()A12 B. C8 D.45(2017郑州质检)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722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cm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图722(1)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723所示,则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A2 B.4 C.22 D.5 D.5图723规律总结(2)(2016全国卷)如图72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互相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则它的表面积是()A17 B.18 C20 D.28图724变式训练1(2016全国卷)如图725,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A1836 B.5418

9、 C9 0 D.81图725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规律总结 (1)在梯形ABCD中,ABC,ADBC,BC2AD2AB2.将梯形ABCD绕AD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A. B. C. D.2(2)(2016天津高考)已知一个四棱锥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该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726所示(单位:m),则该四棱锥的体积为_m3.图726变式训练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727所示(单位: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m3.图727多面体与球的切、接问题规律总结(2016全国卷)在封闭的直三棱柱ABCA1B1C1内有一个体积为V的球若ABBC,AB6,BC8,AA13,则V的最大值是(

10、)A4 B. C.6 D.迁移探究1若本例中的条件变为“直三棱柱ABCA1B1C1的6个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若AB3,AC4,ABAC,AA112,求球O的表面积迁移探究2若本例中的条件变为“正四棱锥的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若该棱锥的高为4,底面边长为2,求该球的体积变式训练3(2015全国卷)已知A,B是球O的球面上两点,AOB90,C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ABC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的表面积为()A36 B.64 C144 D.256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课时分层(三十九)教学内容第七章 第3节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总第课时考纲要求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

11、.2.了解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3.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学习过程课堂笔记1平面的基本性质有哪些?(写出公理1、2、3的内容)(1)公理1: (2)公理2: (3)公理3: 2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有哪些?请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加以阐释。 3.写出平行公理(公理4)和等角定理的内容。平行公理:等角定理:4 什么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范围是?1(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A,就说,相交于过A点的任意一条直线()(2)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最多可以确定三个平面()图731(3)如果两个平面

12、有三个公共点,则这两个平面重合()(4)若直线a不平行于平面,且a,则内的所有直线与a异面()2(教材改编)如图731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AB,AD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1C与EF所成的角的大小为()A30B.45 C60 D.903在下列命题中,不是公理的是()A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B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题后总结C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内D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4(2016山东高考)已知直线a,b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平面,内,则“直线a和直线b相交”是“平面和平面相交”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