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必修一第4课习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234476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学科必修一第4课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学科必修一第4课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学科必修一第4课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学科必修一第4课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学科必修一第4课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学科必修一第4课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科必修一第4课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0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1、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度 B、察举制 C、刺史制度 D、郡县制2、史载: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觐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个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通通提升为王。对于这一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 ( )A、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B、皇帝用提升梁王子孙爵位的方法来削弱封国实力C、皇帝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的屏障功能以

2、抵御外患D、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境国梁国得到发展3、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其目的是( )A、壮大皇族力量 B、保证列侯利益 C、加强中央集权 D、笼络王侯人心4、下列图片所示的哪位皇帝在位时,丞相的权力受到中朝的严重制约( )5、刘邦建立西汉后,将异姓王铲除,设置许多同姓王。并约定此后“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在这里,刘邦特别看重的是 ( )A、血缘亲族关系 B、古代的分封制度 C、西周礼乐文明 D、文字契约的承诺6、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

3、口,废列侯106人。这则材料说明了( )A、列侯所献酎金的金子有问题 B、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汉武帝削弱了相权 D、汉武帝贪财暴虐7、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 )A、分封建国 B、剥夺王侯爵位 C、推恩令 D、监察制度8、刘邦建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最大的不同表现在( )A、中央机构方面 B、地方制度方面 C、皇帝权力方面 D、剥削方式方面9、主父偃劝说汉武帝“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汉武帝从其计( )A、推行“推恩令” B、设置刺史 C、建立中朝 D、酎金夺爵10、下列关于唐代

4、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藩镇割据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B、藩镇割据使唐朝后期政局动荡不安C、藩镇割据出现在黄河流域的北方 D、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力量11、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 ( )A、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 B、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C、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D、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突出表现12、北宋初期开始改变“长枪大剑”局面的事件是 ( )A、杯酒释兵权 B、文臣做知州 C、设转运使 D、设通判13、“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典故,源自宋代的政府告示。此时的“州官” ( )A、只能由文官担任 B、其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C、只

5、能由有军功的人担任 D、文官、武将均可担任14、宋太祖“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采取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唐末五代以来的哪一社会问题 ( )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政 C、朋党之争 D、农民起义15、有人说“宋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其中“财也收了”是指 ( )A、设置通判 B、设枢密院 C、制钱谷 D、设三司16、为削弱唐末以来的藩镇的权力,北宋采取的措施是:州郡直属中央 设通判 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控制地方财政( )A、 B、 C、 D、 17、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

6、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18、据东方今报报道,2009年1月15 日封博物馆集体创作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包拯亮相,包拯(公元999公元1062年),天圣朝进士,北宋时曾经担任河北路转运使。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对加强中央集权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保证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B、使地方丧失了割据的经济基础C、避免了地方官吏的贪污腐败 D、使北宋政府有足够的财力议和19、宋太祖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官俸和军费开支却越来越大,导致了北宋中期严重的财政危机,由此得出的教训是 ( )A、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 B、机构改革必须增加财政开支C、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扩大政府机构和军队 D

7、、改革必须重视精兵简政20、宋太祖从哪些方面加强中央集权( ) A、权、兵、人 B、权、钱、兵 C、权、兵 D、权、钱21、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22、“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23、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到21日八天内送

8、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的讲一件事,有的讲两三件事,共计3291件事情,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有效处理政务,明朝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中朝 B、设立丞相 C、设立殿阁大学士 D、设立军机处24、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25、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

9、正确的是 (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26、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 ( )A、实行了内阁制 B、设立了军机处 C、实行了分封制 D、郡县制受到挑战27、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 ( )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28、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 )A、清 B、明 C、汉 D、秦29、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此令出自( )A、汉武

10、帝 B、宋太祖 C、明太祖 D、清雍正帝30、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后来发展为军机处),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从中可以看出( )A、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 B、明太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C、明清皇帝推行重视文人的政策 D、两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31、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下列观点与材料相符的是 ( )A、明代阁臣是位高权重的丞相 B、明代阁臣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C、明代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 D、阁臣是明代祸乱的根源32、“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

11、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这一历史现象出现于 (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33、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里真正的领袖”是因为 ( )A、唐朝设政事堂 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清朝设军机处34、春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取名为“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

12、举用意在于(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C、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35、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36、清朝初期,承袭明制,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是 ( )A、殿阁大学士 B、议政王大臣会议 C、内阁 D、

13、军机处37、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38、下列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表述,正确的是雍正皇帝设立只能参与处理军务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军机大臣只能跪奏笔录( ) A、 B、 C、 D、39、军机处自设立以来,到1912年清王朝灭亡,经历了180余年。自雍正王朝起,所有王公、大臣、贝子、贝勒及历史名臣无不光顾此处,议论朝政,指点江山,可谓饱经了历史沧桑。下列关于军机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设立者为清朝雍正帝 B、其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C、在一定时期是有决策权的,是可以决定国家政务的D、执掌着每日觐见皇帝,共商处理军国大事,并奉旨对各部门、各地方负责官员发布指示的重要使命40、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