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再创新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23444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再创新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再创新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再创新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再创新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再创新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再创新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再创新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再创新高刘 春国内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77.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3%;出口保持迅速稳定增长,进口增长明显放缓,顺差迅速扩大;与世界机电产品贸易强国的差距不断缩小。一、 机电产品进出口概况(一)机电产品出口既快且稳我机电产品出口已持续4年实现迅速稳定增长,日益成为外贸出口的中坚力量。以来,特别是当年7月后来至底的0个月各月增幅均在0%左右;出口增速略有减少,但仍达32%,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幅6个百分点。全年机电产品出口总额7.5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的%,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净增10334亿美元,拉动外贸增长7.4个百分点。(二)进口增长趋缓但8月以来有

2、所加速机电产品进口在前年迅速增长,则增势趋缓,仅增长16%,低于全国外贸进口增速1.6个百分点,也较上年同期的342有很大下滑。进口总额3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净增48.8亿美元;占所有商品进口的比重为531%,减少0.个百分点。从各月增幅看,人民币升值的7月恰是进口由缓转快的分水岭,1-7月进口增幅为.,而8-2月各月增长均在%以上,2月份更是达到2.5%。(三)贸易顺差迅速扩大因出口迅速增长,进口增速放缓,贸易顺差凸现:全年机电产品顺差增至73.7亿美元,远超上年21.1亿美元的水平;顺差接近机电产品贸易额的10%,月均顺差达63.亿美元。(四)贸易规模世界排名第三从10月全球重点国家和

3、地区机电产品贸易额比较来看,我机电产品进出口额以16.8亿美元排在第三位,同期美国进出口额约1075亿美元,德国约750亿美元。国内出口以392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与美国的4274亿美元和德国的4492亿美元差距较大,但与日本的差距缩小到0亿美元以内,同步高于法、英、韩等出口大国50亿美元以上;国内进口以294.9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同期美国进口6500亿美元,德国以6亿美元居第三,日、法、英进口额在1400亿-1900亿美元之间。 二、机电产品进出口呈五大特性(一)进出口商品构造不断优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商品带动整体增长1-11月重点商品出口中,自动数据解决设备出口940.4亿美元,净

4、增14亿美元;通信产品出口2.3亿美元,净增13亿美元;家电及消费类电子产品出口41亿美元,净增113.4亿美元;电子元器件出口261亿美元,净增54.4亿美元。以上四类商品构成出口主体,合计出口占比达55.3,净增额占比2。此外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且增长突出的重点商品有:复印设备增长85,游戏用品增长59%,船舶增长47%,农用机械及零件增长41%,医疗仪器及器械增长2%,汽车及核心件零部件增长3%。进口中,电气电子产品和仪器仪表增长相对迅速,而大部分商品增幅回落。1-1月电气电子产品增长21.7%,回落6.个百分点;仪器仪表增长1.8,回落43.6个百分点;机械设备增长45%,回落5个百分

5、点;运送工具下降.6,回落13.2个百分点。从具体商品来看,进口额最大的电子元器件为96.1亿美元,增长5%,其来源地已从美国、欧盟转移到东亚、东南亚地区;汽车及零部件进口16亿美元,下降0%,其中整车(含成套散件)进口下降6,零部件进口下滑33%;其她大类商品中,自动数据解决设备增长2%、航空航天器增长33%、金属加工机床增长1%、医疗仪器及器械增长12%,而起重工程机械、纺织机械、橡胶或塑料加工机械、船舶等进口下滑。(二)机电产品一般贸易首现顺差,加工贸易进出两旺111月机电产品一般贸易出口89.8亿美元,增长7.;进口19.5亿美元,同比下降2.3%;机电产品一般贸易首现顺差,且金额逐月

6、扩大,-1月达到5.亿美元,而同期为逆差189亿美元。机电产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高达422亿美元,增长28;其中出口27亿美元,增长31.1%,占比.1%;进口125亿美元,增长27.,高于机电产品进口增幅个百分点,初次占比过半,达到5.8%;加工增值率(出口进口)/出口为.9%,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三)外商投资公司为外贸重要增长点,国有公司增长乏力-1月国有公司机电产品贸易仅增长71%:进出口金额大体平衡,均在540亿美元左右,出口增长13.%,进口仅增长%。外商投资公司拉动整体增长,进出口额达526亿美元,占比突破四分之三,顺差达到464亿美元。其中出口832亿美元,增长41%

7、,占比.2,是带动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的主体;进口289.8亿美元,增长7.8,高于平均增幅3个百分点,占比7.1%。民营公司出口增长迅速,出口额44.7亿美元,增长52%,占比11.7%;进口额24.1亿美元,增长8.9,占比6.8%。(四)东部地区仍然主导机电产品贸易整体走势东部地区占机电产品贸易额的96%,出口前十位、进口前九位的省市均在东部地区;其中出口增长32.4%,进口增长.%,基本体现了机电产品贸易的增长状况。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占比分别为2.3%和.%,份额小且增幅不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贸易额位于前列,特别是广东、江苏和上海在进出口方面均列前三位,出口总计占比达72.3%,

8、进口总计占比70.。同期浙江、天津和北京等进出口额也已超过00亿美元。从增幅看,北京、黑龙江、吉林等6省市出口增幅超过60%,江苏、山东、河北等8省市出口增长在40%以上;进口中湖北、山西等份额较小的4省增长超过40%,重点省市中江苏省增长2.%,而广东、北京、山东等增幅在2%左右,此外浙江、辽宁、安徽等13个省市进口下滑。 (五)对欧美日等重点市场的贸易稳定增长;与部分新兴市场贸易关系发展迅速111月我机电产品出口对各大洲全面增长,特别对亚洲、北美洲和欧洲出口占比总计达到93.9%,增幅在303之间。我机电产品共出口到22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超过0亿美元的有个。十大出口市场分别是美国(9

9、.9亿美元)、欧盟(15.4亿美元)、香港(74亿美元)、日本(34.2亿美元)、东盟(272亿美元)、韩国(131亿美元)、台湾省(88.4亿美元)、加拿大(56亿美元)、澳大利亚(8.9亿美元)和阿联酋(36.亿美元),总计占比9.%。其中对加拿大出口增长50.2%、对阿联酋增长41%,发展较快,对美国、欧盟和香港出口增长也超过了30。此外对部分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长迅速,我出口超过5亿美元且增长超过的有印度、巴基斯坦、沙特、俄罗斯、土耳其、南非、尼日利亚、苏丹、巴西等1个市场。进口方面,自亚洲进口份额大且增长较快,金额增长9.2,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76%;自欧洲进口下滑,降幅为,占比

10、15.%;自北美洲进口小幅增长,增幅为10.1%,占比7.。11月我机电产品进口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进口额超过10亿美元的来源地有2个。十大进口来源地为日本(603.6亿美元)、欧盟(442.4亿美元)、台湾省(44.4亿美元)、韩国(431亿美元)、东盟(422.7亿美元)、中国(重要是自保税区进口的转口货品)、美国、香港、瑞士和加拿大,总计占比达到98.3%;其中自韩国、东盟和中国进口增长较快,自欧盟进口下滑.7%。此外,自印度、罗马尼亚、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哥斯达黎加等市场进口增长较快。 三、需要关注七个重点问题(一)机电产品贸易顺差大幅增长1-1月机电产品顺差684.6亿美元,对于贸

11、易顺差的超常规增长,我们应有全方位的结识。一是从与具体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平衡来看,我与重要顺差国家和地区顺差增长的同步,与重要逆差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逆差也在迅速扩大。即我对香港、美国和欧盟顺差迅速增长的同步,与东亚和东南亚却呈现较为普遍的逆差增势。如1-1月与香港顺差68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与美国顺差662.亿美元(提高39.2%)和与欧盟顺差亿美元(提高1%);而对台湾省逆差33.8亿美元(提高12.6)、对韩国逆差30亿美元(提高28.2亿美元)和对东盟逆差150.7亿美元(提高23.%)。二是从重点商品来看,自动数据解决设备、家电及消费类电子、通信设备等领域特别是整机部分顺

12、差较大,而逆差重要集中在电子元器件方面。11月自动数据解决设备及零部件顺差6亿美元,家电及消费类电子产品顺差30亿美元,通信设备及零件顺差266亿美元;而电子元器件逆差达到708亿美元,电工器材逆差15.2亿美元,汽车类逆差1.7亿美元。三是外商投资、国际产业转移使国际贸易顺差随之向国内转移。从对重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商品、经营公司的分析可看出,正是占比四分之三的外商投资公司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从东亚和东南亚进口零配件,经加工后出口到欧美等地,由此带动国内顺差迅速增长。四是加工贸易份额的迅速扩大必将带来贸易顺差的增长。在一般贸易项下,根据目前国内的居民消费水平、国内生产能力、投资建设状况与进口规模

13、的对比,单纯满足平常生活需要的电子电器类产品进口将进入稳定期,顺差会有所扩大;而满足投资、建设需要的机械设备将保持一定期期的增长,仍会有一定逆差。但顺差更大的增长动力来自加工贸易,目迈进口中加工贸易所占份额已超过%,但由于加工增值率的存在,这部分产品在将来一段时间会带动更多金额的出口,从而也带来相称规模的顺差。1-1月加工贸易的顺差达到111.9亿美元,为机电产品顺差总额的1.7倍,是顺差最重要成因。五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我出口管制范畴不断扩大。许多大型设备、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受限较多甚至无法进口,导致进口不畅。(二)许多重点产品出口量价齐增,但生产及出口成本上升需引起关注1-1月份,许多重点产品

14、在出口数量增长的同步,出口价格指数超过了100。如光通信设备、电子游戏机、印刷电路和调制解调器等价格指数在10-150之间;扫描仪、缝纫机、吸尘器以及电电扇等价格指数超过了1。出口价格上扬重要是受生产及出口成本上升影响,一方面能源、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对生产成本特别是能源、资源密集型产品和粗加工产品的生产成本影响较大;另一方面欧盟两指令加大了公司出口成本,对家电、IT产品、电动工具、照明设备等领域多项产品产生影响,受影响范畴占我对欧盟出口机电产品的71。(三)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初以来,因普遍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公司出口加速而进口放缓。7月1日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虽然2%的升值幅度不不小于预

15、期的5,但因大多数公司特别是民营公司金融风险、汇率风险意识淡薄,未采用金融避险工具进行防备,直接遭受%的汇兑损失。据预测,机电产品一般贸易出口的损失在50亿美元左右;同步,出口自主品牌占比较大的大型单机和成套设备因出口时间跨度长、资金占有量大和收汇周期长而受到很大影响,大量未收汇资金受到损失。人民币升值无疑加大了公司的出口成本,特别是对某些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剧烈、利润薄(5%)的行业,在一段时间内出口价格难以提高,公司利润下滑,只能通过本年度利润来消化升值影响。(四)整机进口放缓,电子类产品零配件进口相对较旺随着国内加工制造能力的提高,有关产业链逐渐完善,多种电器、设备和装备的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制造”替代进口高价产品趋势增强,特别是电子产品的整机、汽车等进口有所下降。如手机下降11、打印机下降13%、小轿车下降22%等。而国内无法供应的高档零配件进口增长旺盛,按商品八位海关税号的进口排序看,前十位所有是电子元器件、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配件和零件,合计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83%,增长3%,如其她线宽.18微米数字单片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