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槽坑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233557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槽坑施工安全防护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槽坑施工安全防护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槽坑施工安全防护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基槽坑施工安全防护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基槽坑施工安全防护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槽坑施工安全防护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槽坑施工安全防护措施(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槽坑施工平安防护措施一、工程概况:介休市盛华美园A区7#住宅楼工程,位于北坛中路北侧,砖混结构,建筑物地上四层,建筑面积1132.34,由介休市建筑设计院设计。二、基槽坑和管沟边坡的规定一坑、槽、沟立壁垂直高度的规定当土质均匀无地下水时,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槽坑和管沟,可作直壁而不加支撑,但其深度不得超过以下规定:在堆填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内1.0m在亚砂土和亚粘土内1.25m在粘土内1.50m在特别坚实的粘土内2.00m二基槽坑和管沟边坡规定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良好且无地下水时,挖方深度在5m以内,不加支撑的基槽坑和管沟,其边坡的最大坡度见下表。边坡可以做成斜坡式,变可做

2、成台阶式。土的名称边坡坡度高宽比人工挖土并将土抛于坑槽或沟的上边机械挖土在坑(槽)或沟底挖土在坑糟或沟上边挖土砂土1:11:0.751:1.0亚砂土1:0.671:0.51:0.75亚粘土1:0.51:0.331:0.75粘土1:0.331:0.251:0.67含石、卵石土1:0.671:0.51:0.75泥炭岩、白垩土1:0.331:0.251:0.67干黄土1:0.251:0.11:0.33注:1、如人工挖土不把土抛于基坑槽或管沟上边而随时把土运往弃土场时,那么应采用机械在坑槽或沟底挖土的坡度。2、表中砂土不包括细砂和粉砂:干黄土不包括黄土。三、土方工程施工平安防护要点1、挖土方应从上而下

3、分层进行,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2.5m,禁止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2、开挖坑槽,沟深度超过1.5m时,一定要按土质和挖的深度按规定进行放坡或加可靠支撑。如果即未放坡,也不加可靠支撑,不得施工;3、坑槽、沟边1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和停放机具。1m以外推土,其高度不宜超过1.5m。坑槽、沟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m,危险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一、工程概况介休市盛华美园B区3#商住楼工程,位于北坛中路北侧,框剪结构,建筑物地下一层,地上十七层,建筑面积27550.32,由介休市建筑设计院设计。二、土方开挖顺序和方法平整场地mdash;mdash;定位放线mdash;mdash;基坑开挖根据土方

4、工程开挖深度和工程量大小,选择机械挖土。三、基坑支护措施1、根据本工程特点,基坑须放坡,边坡坡度为1:0.3m,挖出的土一局部留作回填土,置于坑边,距基坑边缘不少于1.2m,堆置高度不超过1.5m,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得少于1.2m。2、开挖深度超过2m的基坑,必须在距离坑边1.0mmdash;1.2m加设平安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0mmdash;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mdash;0.6m,栏杆柱每2m加设一道。3、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密目网封闭并悬挂危险标志。4、操作时应随时注意上方土壤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

5、局部塌落应及时加大放坡或采用顶杆加固等方法进行支护。四、平安技术措施1、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有单项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对施工准备开挖方法、放坡应根据有关要求进行设计。2、机械开挖,挖土要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挖坡脚危险作业。3、挖土前要对周围环境认真检查,不能在危险岩石或建筑物下面进行挖土。4、基坑开挖应根据要求放坡,操作时应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做加固处理。5、运土道路的坡度要符合平安规定。6、在雨期挖土必须排水畅通,并特别注意边坡的稳定,下大雨时应停止土方施工。内容总结1基槽坑施工平安防护措施一、工程概况:介休市盛华美园A区7#住宅楼工程,位于北坛中路北侧,砖混结构,建筑物地上四层,建筑面积1132.34,由介休市建筑设计院设计23、挖土前要对周围环境认真检查,不能在危险岩石或建筑物下面进行挖土内容总结(1)基槽坑施工平安防护措施一、工程概况:介休市盛华美园A区7#住宅楼工程,位于北坛中路北侧,砖混结构,建筑物地上四层,建筑面积1132.34,由介休市建筑设计院设计(2)3、挖土前要对周围环境认真检查,不能在危险岩石或建筑物下面进行挖土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