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游戏教案100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233259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485 大小:4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科学游戏教案10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85页
大班科学游戏教案10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85页
大班科学游戏教案10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85页
大班科学游戏教案10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85页
大班科学游戏教案10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科学游戏教案10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游戏教案100篇(4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班科学游戏教案100篇正文(1)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影子游戏含反思活动目标1.让幼儿探索影子,获取有关影子形成、变化的具体体验。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活动准备1.一只灯或幻灯机等光源。(做手影游戏用)2.材料纸“这些手影像什么”。活动过程1.激发幼儿对影子的注意。“小朋友,你见过影子吗?”“什么时候会有影子?”(太阳光,电灯光照着我们的时候就有影子)“还有什么东西有影子?”(树、花、房子、动物等)“为什么会有影子呢?”(幼儿猜测并讨论)用幻灯机做实验,使幼儿知道因为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2.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影子及变化。“请你到外面看看自己的影子是什么样的?”“请你在找一找、看一看,

2、还发现了哪些影子?;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他们是什么样的?会不会变?怎么样就使自己没有影子了?”(我们把光的位置改变了,影子就会改变,躲到阴暗处,就没有影子了。让幼儿改变光照的位置观察影子的变化)3.引导幼儿阅读材料纸,玩手影游戏。“下面我们来玩手影游戏。老师用手做一个影子,让你们猜这是什然后在跟老师学着做好吗?”师生共同做手影游戏。“我们变了这么多手影,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手影呢?”(手的不同姿势形成了不同的影子)活动建议启发幼儿注意晚上在马路上,路灯照着自己的影子有什么变化。活动延伸1.玩踩影子游戏“怎样使别人踩不到自己的影子”。2.早晨在一个物体的影子上做记号,观察整个上午它会有

3、什么变化。活动反思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2)大班科学优秀教案什么时候球滚得快含反思设计意图幼儿都很喜欢玩球,在比赛滚球的游戏中,幼儿感觉到每次的输赢结果都不相同,有时他赢、有时我赢,有的幼儿就对其产生了疑问。为了解决他们的疑惑,我们对球滚动的快慢进行了研究。本活动采取小朋友动手操作尝试的方式,力求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自我实验、自我探索的兴趣,并掌握探索滚球的基本方法。2.通过探索活动,了解同样大的球,用的力量越大,球滚得越快,而用同样的力量,大球滚得快。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

4、兴趣。活动准备1.同样大的皮球、乒乓球、木板,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2.平坦的场地。活动一轻轻推,慢慢跑;重重推,快快跑活动过程1.幼儿自由滚球,让他们在游戏中自己发现:轻轻推,球就慢慢跑;重重推,球就快快跑。注意:先让幼儿比较球的大小,让他们清楚游戏是在球同样大小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师在幼儿自由游戏中,与幼儿个别交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并得出结论。2.全体幼儿共同讨论。以大部分小朋友的尝试结果为暂时结论,让幼儿根据此结论再次进行实验(自由活动),看一看:是轻轻推,慢慢跑,还是重重推,快快跑。注意:用正确的方法滚球,不能使球跳起来而影响实验结果;提醒幼儿力量差别越大,实验的结果越明显。3.游戏:

5、谁的球最听话。幼儿按教师发出的命令(谁的球最先滚到或谁的球最后滚到)进行滚球,再次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和掌握力量和球速的关系。活动二不同大小的球滚动得快与慢活动过程1.每位幼儿拿一个皮球、一个乒乓球,比较两个球滚动的快慢。注意:要求同时滚出去两个球。2.全体幼儿讨论,找出意见不统一的原因。(不管球的大小,只要用的力量大,球就滚得快,因此会出现有的是大球快,有的是小球快。)(1)讨论为什么有的时候是大球快,有的时候是小球快。(2)讨论我们用什么方法能比出到底是大球快还是小球快。3.幼儿尝试用一块木板同时推动大小两个球,找到用同样的力量时,大球、小球滚动的快慢情况。;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教师进

6、行个别指导,帮助幼儿总结试验结果。4.全体幼儿共同讨论探索结果,并得出结论。活动延伸带领幼儿到户外,在有斜面的大型玩具上继续研究、探讨:1.除了球大、用的力量大可以使球滚得快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球滚得更快?2.除了球小、用的力量小可以使球滚得慢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球滚得更慢?活动反思由于幼儿解决自己所发现问题的兴致要比解决老师、家长提出的问题的兴致高,探索的主动性强,所以此活动教师根据幼儿在自由活动中自发产生的问题而设计。同时,教师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材料和探索环境,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实验和探索方法,让其在得出正确答案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第一个活动中,在老师提出基本的要求下,幼儿通

7、过自己积极的尝试、反复的实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从中积累了探索的经验,掌握了实验的方法,为第二个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第二个活动中,幼儿能不断进行实验结论再实验,完全投入到自我学习的乐趣中。(3)大班科学详案教案和轮子玩游戏含反思设计意图我园的户外活动场地上新置了一些废旧轮胎供幼儿操作、玩耍,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或滚动或搭建,百玩不厌。在一次活动中浩然小朋友忽然问我:“老师,这些轮子这么好玩,是怎么做出来的?”这句话使我陷入了思考。幼儿对轮子并不陌生,从咿呀学语时的玩具汽车到路上的车水马龙,可以说轮子遍布在幼儿生活的各个角落。但越是熟悉的东西就越容易被忽视。轮子有什么小秘密,以前没有轮子时人们怎

8、么运送物品,轮子是怎样演进来的,幼儿都无从知晓。因此我设计了“和轮子玩游戏”的教育活动,通过玩游戏、看动画,帮助幼儿在探索、实践中了解、认识他们熟悉但不熟知的轮子,知道轮子的演进过程。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能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2.认识轮子的演进过程,了解轮子的材质。活动准备1.自制多媒体课件、废旧轮胎、三个装有沙袋的纸箱、圆柱形积木。2.课前适量运动。活动过程一、实践活动运箱子1.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师:刚刚做完运动,小朋友还有没有劲?(有)那太好了,今天老师就请你们帮一个忙。看,这儿有三个箱子,很重,老师想把它们运到那边,可怎么也弄不动,你们可以想出各种办法运送,看能不能运送

9、成功。有信心吗?开始!2.幼儿自由尝试运送箱子。3.通过比较知道滚动省力。“刚才你们是怎样运送箱子的?”请幼儿演示。“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方法。(推动箱子、拉动箱子、用圆柱形积木滚动箱子)哪种方法好?为什么?4.想一想生活中更省力的办法。幼儿讲述自己的办法。(用车)师:用有轮子的车子运送非常省力,但在以前没有轮子的时候人们就是用刚才的办法运东西,轮子是怎样一步一步变化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轮子的故事吧!(评析:通过实践,幼儿非常感性地认识到了滚动省力。这一环节幼儿非常活跃,积极地想各种办法,推、拉、用积木撬-由于箱子很。重还自发合作。最后想到将圆柱形积木放到箱子下滚动运送。教师

10、有意限制了材料的投放,即只有箱子和圆柱形积木,这是因为生活中装载工具先进,只有限制材料的投放.幼儿才能抛掉习惯思维,想到并感受人们最原始的运输方法。)二、看课件认识轮子的演进1.看课件轮子的故事,以生、动形象的动画认识轮子的演进。大滚木实心木轮拼接的实心木轮轮辐轮铁皮轮橡胶轮钢圈轮。2.第二次看课件轮子的故事,观察比较每个阶段轮子的不同。以前没有轮子,人们发现什么能省力,用它运送巨大的石头?最早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用什么做成的?后来为了分散重力所以有轮辐,它是什么形状呢?最后为了增加硬度和弹性,又有哪些变化?(评析:轮子的演进过程以直观、生动的动画形式展现,比

11、枯燥的讲解或静止的图片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幼儿很轻松地知道了轮子的演进过程和轮子材质的变化。)三、和轮子玩游戏谈话:现在的轮子不但用处大,还非常好玩,大家可以和轮子玩游戏。1.每人一个轮子实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2.说一说轮胎的小秘密。是什么形状和颜色的?摸一摸什么感觉?猜一猜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它为什么会凹凸不平?(评析:通过与轮子亲密接触和以前玩轮子的经验,幼儿能找到轮子的秘密,了解轮子的特征黑颜色、有弹性、表面有花纹幼儿之间共同分享自己的发现,并现场验证是否正确,最后对轮子有了较完整的认识。)四、游戏练习1.看课件请你帮我找到家,示范玩法。2.幼儿上机操作游戏。先按教师的要

12、求找到相应的轮子,然后操作鼠标送轮子回家。反复游戏,给不同水平的幼儿同等机会。(评析:信息化技术开始应用在幼儿园,具有其他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课件并非只是一个“教具”,它也是幼儿的“学具”。它能实现人机互动,幼儿亲自操作鼠标以游戏的方式巩固所学,回顾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各种轮子,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活动延伸谈话:我们认识了以前的轮子和现在的轮子,那未来的轮子会是什么样子的,请你们当小小设计师,一起设计未来的轮子,好不好?说不定将来的汽车上会安装上小朋友设计的轮子呢!活动反思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

13、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4)大班科学优秀教案认识弹性含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什么是弹性,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有弹性的。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每人座位靠背上系一根松紧带。2、教室桌面:弹簧、海绵、弹跳熊、高弹棉绒布玩具、橡皮筋、圆珠笔、软橡胶玩具等。3、室内:小沙发、高弹棉靠垫等。4、室外:蹦蹦床、跳跳球、橡皮筋、皮球等。活动过程(一)探索游戏:教师交待要求和注意事项:今天带小朋友到活动室玩游戏,桌子上有许多有趣的东西,你们每一个人可以去取一样玩,玩了以后你们发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1、启发提问引导幼儿认识弹性。请小朋友告诉大家,你是

14、怎么玩的?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发言。(教师)你们按一按、压一压后发现这些东西会弹回来。教师小结:一样东西,用了力气压下去和按下去。手松掉后,它又会弹起来,这就叫弹性。2、请小朋友回头找找自己椅子背后有什么东西?(松紧带)请你们去拉拉,发现它会怎样?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什么道理呢?小结:对了,有力拉拉,它变长了,放松后,它又弹回来,所以说松紧带也是又弹性的东西。3、现在小朋友用压一压、拉一拉、按一按的方法找找身上那些地方和那些东西也是有弹性的。(皮肤、头发、毛衣、袜子、松紧袖口等)辅助提问:你是怎么发现和感觉到的?(启发幼儿说出自己的感觉)(二)启发幼儿发现弹性与自己周围生活的联系。刚才

15、,小朋友在自己身上找到了许多东西是有弹性的,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有弹性的物品,接下来请小朋友自己想办法去发现活动室时还有哪些东西有弹性,然后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去掉遮布,幼儿分散活动寻找,给幼儿一定时间找一找、玩一玩)1、老师请小朋友回到座位上组织大家一一讲自己的感受,引导幼儿说出用拉、按、压、捏、坐、跳、踩等动作感受到的弹性物品。2、教师小结:刚才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找到了许多有弹性的东西,有的是拉的、有的是压的、有的是按的、有的是跳的、有的是坐的,不管哪一种方法,都是用了力气,所以说都是用了力后,这些东西才会有弹性。(三)最后请大家到外面游戏场上去找一找哪些东西也是有弹性的。(带领幼儿到场地上去玩有弹性的运动器具)活动延伸1、把一些小的有弹性的东西放在科学区,让幼儿进一步探索。2、回家后找找还有哪些有弹性的东西。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弹性物体,这些物体都是幼儿生活中常接触的,他们很感兴趣。通过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实践,让他们感知弹性物体的特征,探索弹性的秘密,从而使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5)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