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制度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229008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6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6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6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6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制度(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 生产工艺质量治理制度 1蒸馏车间工艺质量治理制度为了保证生产的合格率,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水平, 特制定中间产品、产品质量计量治理制度。此制度以班组为单位进展考核治理。每月班组总分 100 分,此项分数的 25%作为月星级班组的评比分数。质量治理制度一、处理量车间安排至各班组的焦油处理量,未完成的每 50 吨扣 0.5分,超产的每 50 吨嘉奖 0.5 分。一、产率蒸馏车间综合回收率为焦油的 95%以上,蒽油、闪蒸油、轻油、三混、沥青以日产量为准,总产率每上升 0.5%嘉奖 1 分, 降低 0.5%考核 1 分。二、质量每月月底对各种产品质量进展考核,一个不合格样,扣 1 分;槽样不

2、合扣 2 分;蒽油合格率要求 95%以上,每低 1%考核 100 元,每高 1%嘉奖 100 元;蒽油槽样合格率要求 98%以上,每低1%考核 100 元,每高 1%嘉奖 100 元;三混合格率要求 95%以上, 每低1%考核100 元,每高1%嘉奖100 元;沥青合格率要求100%, 每低 1%考核 100 元,合格率 100%依据当月沥青做样数量进展奖励。质量标准一蒸馏装置1.轻油:依据本地焦油现状,轻质馏份少,要求每班轻油产量不能大于 0.5 吨,也不能亏库,80以前流出量95%,每低或超一次扣班组 1 分;2.一蒽油:一蒽油初馏点 285305,360前馏出量 5070%,每低或超一次

3、扣班组 1 分;3.三混:初点 195210,干点 290305每低或超一次扣班组 1 分。含萘量掌握在 40%55%之间;4.中温沥青:中温沥青是最终产品要求沥青软化点7590;二沥青装置1.改质沥青:要求软化点在 105-120;2.各班质量治理员在每月 26 日对本班一月内的生产状况进展统计,统计结果上报车间。未按时上报的考核班组 2 分。生产工艺治理制度一、蒸馏装置1温度指标1. 二段出口温度 370-410,每高过或低于指标范围 1, 考核 1 分;2. 二段塔顶温度无一蒽油回流时 340-370、一蒽油回流时 330-355每高过或低于指标范围 1,考核 1 分;3. 馏分塔顶温度

4、 105-120,每高过或低于指标范围 1, 考核 1 分;4. 三混冷却器出口温度 75-100,每高过或低于指标范围1,考核 1 分;5. 蒽油冷却器出口温度 75-100,每高过或低于指标范围1,考核 1 分;6.槽区各槽温度在75-90,除轻油槽轻油槽20-40,每高过或低于指标范围 1,考核 1 分;2、液位指标1. 一段蒸发器液位 1.0m-1.7m,每超过或低于指标 0.1m,考核 1 分;2. 二端蒸发器液位 0.8m-1.5m,每超过或低于指标 0.1m,考核 1 分;3. 馏分塔液位1.5m,每超过指标 0.1m,考核 1 分;4. 槽区各槽液位掌握在总容积的 85%,每超

5、高0.1m,考核1分;3、压力指标1. 一段蒸发器底压力30kPa,每超高指标 1kPa,考核 1 分;2. 二段蒸发器底压力70kPa,每超高指标 1kPa,考核 1 分;3. 馏分塔底压力60kPa;每超高指标 1kPa,考核 1 分;4、其他指标1. 碳酸钠均匀足量连续参加,缺乏量、不连续、不均匀一次, 考核 1 分;2. 无水焦油槽焦油水分 0.5%,每超高指标 0.1%,考核 1分;二、沥青装置1、温度指标1.气化冷却器出口温度 190-220,每超高或低于 10,考核 1 分;2.反响釜釜低温度: 1#、3#380-405,2#4#390-418每超高或低于 2,考核 1 分;3.

6、反响釜炉膛温度750每超高或低于 10,考核 1 分;2、液位指标1. 沥青中间槽液位 0.95-1.3 米,每超高或低于 0.1 米,考核1 分;2. 沥青汽化器水位:总液位 90.0%,每超高或低于 0.1 米, 考核 1 分;3. 每个高置槽液位不能超过总容积的 85%,每超过 0.1m 一次,考核 1 分;3、压力指标1.反响釜顶压力5kPa,每超过 1kPa,考核 1 分;各班工艺治理员在每月 26 日对本班一月内的工艺运行状况进展统计,统计结果上报车间。未按时上报的考核班组 2 分。蒸馏车间蒸馏车间改质沥青工段开工前检查二段至汽化冷却器至高置槽至四号高置槽放空是否畅通是或否,三号反

7、响釜入料管前放空管线是否畅通是或否,检查人。2、反响釜搅拌润滑油是否加到位是或否,搅拌电源是否接通是或否,釜顶集气管阀门开闭是否正确是或否,反响釜人孔螺丝是否齐全是或否,反响釜压力表是否完好是或否,检查人。3、检查炉膛气动调整阀是否好使是或否,检查烟道翻板是否符合开工生产要求是或否,预备使用的反响釜底管线、阀门法兰连接处螺丝是否紧固是或否,阀门是否好使是或否,阀门开闭是否正确是或否,检查人。4、沥青中间槽人孔螺丝是否齐全是或否,沥青中间槽烟气管线是否畅通是或否,沥青中间槽两台液下泵是否手动盘动车是或否,两台液下泵电源是否接通是或否,两台液下泵是否检查了正反转是或否,两台液下泵是否进展了润滑是或

8、否,沥青中间槽液位计是否和中控核对是或否,中间槽上全部入料、出料阀门是否好使是或否,检查人。5、闪蒸油中间槽两台液下泵是否进展了润滑是或否,两台液下泵是否能盘动车是或否,闪蒸油送油管线是否畅通是或否,闪蒸油中间槽液位计是否和中控核对是或否,检查人。6、闪蒸油冷却器至闪蒸油中间槽管线是否畅通是或否,闪蒸油冷却器所有入料、出料阀门开闭是否正确是或否,闪蒸油冷却器补水、回水线路是否畅通是或否,检查人。7、汽化冷却器全部入料、出料考克阀门是否切换正确符合生产要求是或否,放散阀门是否开启是或否、有无堵塞有或无,汽化器液位计是否好使是或否,检查人。8、高置槽放料管线是否畅通是或否,液位、槽温是否与中控核对

9、是或否,链板机减速机是否润滑到位是或否,链板机全部链板连接处是否认真检查是或否,浊循环水系统是否正常是或否,布料器下料小槽是否清理干净符合放料条件是或否,检查人。9、天车是否正常好使是或否。天车下端水泵是否正常好使是或否,检查人。检查日期年月日16- 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治理制度 20231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治理制度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工序质量的前提,是保证工程顺当施工的主要步骤之一。为了使建设、监理、承包单位了解工程的设计特点和设计意图,全面把握、深入了解各专业、各系统的设计状况,熟知工程各关键局部的质量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各有关单

10、位应认真组织、参与设计技术交底工作,为此特制定本制度。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工程尚未开工之前的设计技术交底。1.3 施工图设计交底分类:a) 主体工程开工前进展的设计总交底设计总交底及专业交底;b) 主体工程开工后,重要及特别工程工程开工前进展的专业设计交底。2. 编制依据2.1 现行的国家、行业设计技术治理的有关标准、规定。2.2 水利勘测设计技术治理制度的有关规定。2.3 工程设计合同、监理合同的有关规定。3. 工作内容和运行程序3.1 运行程序3.1.1 设计单位根本上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并将设计文件交付给建设单位,即具备了设计技术交底的前提条件。3.1.2 设计单

11、位应在完成施工图设计 15 天之内,由工程设计总工程师以书面形式,向建设监理单位提交设计总交底大纲及各专业技术交底摘要。3.1.3 (建设)监理单位应将建设、监理、施工各单位对总交底大纲、交底摘要的意见进展汇总、整理,在设计总交底前 15 天将意见交主要设计单位。设计单位按意见补充完善交底内容。3.1.4 设计技术总交底应在主体工程开工前 20 天或重要特别工程工程开工前 15 天进展。3.1.5 设计技术总交底工作,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主持。开会时间由建设单位打算,提前 7 天通知有关单位。3.1.6 参与单位与人员:3.1.6.1 主体工程开工前的设计总交底:a) 设计单位:工程设计负

12、责人设总,各专业主要设计负责人、工代组长及了解设计状况的工地代表。b) 建设单位:主要技术负责人总工、副总工、各专业工程师及有关技术人员。c) 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副总监、专业监理工程师。d) 施工单位:主要技术负责人总工、副总工,各工地专业工程师,技术治理科室专业工程师,主要关键专业班组技术员。3.1.6.2 主体工程开工后,重要及特别工程工程开工前的专业设计交底:a)设计单位:专业设计负责人、工地专业代表; b)建设单位:专业副总、专业工程师;c) 监理单位:分管副总监、专业组长、专业监理工程师;d) 施工单位:专业副总、科室专业工程师、工地专工、专业班组技术员。3.2 工作内容3.2

13、.1 设计总交底3.2.1.1 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主持,由设计单位工程设计总工程师按交底大纲进展交底,各有关单位人员参与。3.2.1.2 设计总工程师交底后,按专业分组进展专业设计技术交底。由设计单位各专业主要设计人或了解设计状况的工地代表按交底摘要进展交底,有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3.2.1.3 设计单位工程设计总工程师设计交底重点内容见附件 1。3.2.1.4 专业设计技术交底主要内容见附件 2。3.2.2 重要及特别工程施工前专业设计交底。3.2.2.1 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主持,各有关施工单位专业人员参与,由该专业工程工程设计人或代表进展交底。3.2.2.2 监理、建设、施

14、工单位专业工程师在交底前应认真审图,了解设计意图、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对有疑义、不理解、不清楚的问题及意见做好记录,并在交底会上提出,由交底人进展解释、答疑或对设计作必要的修改。3.2.2.3 专业设计交底的内容可参照设计总交底时的专业交底内容见附件 2,结合该专业设计作具体的交底。3.2.3 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由监理单位形成会议纪要交底方帮助形成,作为对设计说明的补充内容。3.2.4 监理单位对设计总交底的内容、深度应提出监理意见, 并应报送建设单位,抄送设计与施工单位。4. 记录、表式4.1 会议纪要C2 表。4.2 监理意见B9 表。附件 1:设计总工程师设计交底重点内容。附件 2:专业设计技术交底主要内容。附件 1:设计总工程师设计交底重点内容a、工程的全貌,自然条件;b、工程的外部条件,与外部协作条件、关系; c、主要生产工艺系统的布置及流程;d、各主要专业的设计范围、分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e、工程实施中还需解决的技术问题;f、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初步设计提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