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校园》习作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228847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天的校园》习作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秋天的校园》习作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秋天的校园》习作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秋天的校园》习作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天的校园》习作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天的校园习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懂得任何景物都有自身的特点,能找出最显眼、最有趣、最不同于他物的地方,抓住事物的特点,并展开想象。2.学会由总体到局部,按一定的顺序实行观察的方法。3.在观察的过程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教学重、难点:把观察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教学准备:课前带同学们参观校园,重点观察校园的大槐树、小花园、爬山虎、柳树等。教学过程:一、结合本单元课文,提出要求。师:这个单元,我们领略了三峡壮丽的风光,看到了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庐山的云雾,走进了美丽而又广阔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感受到了坚固而且美观的赵州桥,作者们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把祖国山河景观的秀

2、美壮丽体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每天与我们的校园朝夕相处,能够说是最好的朋友了。今天,我们就以校园为题,写一篇关于校园美景的文章秋天的校园。(设计意图:以谈话的方式,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回忆,激发起学生对校园的热爱,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观察与写作的氛围中,也为学生在写作中借鉴本单元的写作方法做好铺垫。)二、 选择校园重点景物,练说片段。课件出示学校大槐树、小花园、爬山虎、柳树等景物。师:现在已经是秋天了,我们校园里的景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我们来仔细地观察校园中的这棵大槐树,看看它发生了什么变化。1. 引导学生按照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远看,近看,整体按从下到上的顺序观察树干、树枝、树

3、叶。)2.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实行观察。(把注意力集中在大槐树的树叶上。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飘落的样子,然后再展开想象。)3. 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不但,也”“有,也有”等关联词语练习说话。师:如果仅仅是把你看到实实在在地说出来,老师觉得你眼中的大槐树还不够美。还得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它像什么?想想它们在干什么?它和你有什么话想说?我们能够仿照锡林郭勒大草原这篇课文,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展开想象。4. 学生交流观察所得,教师再取舍、提示、连缀、补充,最后再由表达水平较强的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观察,在让学生练说。实现由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转化,为学生“我手写我心”做好准

4、备。)三、回归习作整体,合理安排全文。师:大槐树使我们校园美丽景物的一个代表,能够把它作为一个重点来详写。但如果只写大槐树行吗?对,不行。因为作文的题目是秋天的校园,而不是美丽的大槐树。所以,我们还要写一写校园里其他的景物,写这些景物时,能够略写,这叫有详有略。师:文章的中间部分我们已经心中有数了,但一篇文章要写好,还得有精彩的开头和结尾。写开头时,想一想怎样写才能吸引别人来看你的介绍,如果我们用友好、善良的眼光来观察,那么我们的文章也一定是富有情趣的。(设计意图:从说过渡到写,仍然要有明确的写作目的,激发写作兴趣,并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技能,打开学生写作思路,让学生产生顿悟,品尝到写作的乐趣。)四、 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五、 修改习作,誊抄。六、 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